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辽宁省大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展开,涵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事件,以及部分世界历史。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选择题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影响及其相关背景的理解;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分析和阐述。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关键事件、重要改革、思想文化运动及其影响,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多个历史阶段。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说明: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某同学准备以“两汉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撰写文章。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史实依据的是( )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玄奘西行

C.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鉴真东渡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A;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排除BD。故选C。

2.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盛世局面形成与发展

C. 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 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A符合题意;题干史实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B;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与西藏、台湾无关,排除D。故选A。

3. 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到中国腹地 B.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左图是《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右图是《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故通商口岸示意图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故选A;《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错误;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4. 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戊戌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有孙中山、黄兴等;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陈独秀、鲁迅、胡适和李大钊等,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符,排除AB;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D。故选C。

6. 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D. 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可知反映了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而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入太空就为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故选C;AB都是核技术领域,排除;“辽宁舰”是航空母舰,属于军事领域,排除D。

7. 古代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表中的国家(地区)与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故①对应正确,符合题意;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故④对应正确,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②③对应错误,排除ACD。故选B。

8.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新航路开辟 C. 英国工业革命 D. 拿破仑远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让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交流,因此材料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排除。

9. 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 仿效唐朝制度 建中央集权制 B. 结束幕府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C. 废除农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D. 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俄国发展进程图”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C;A是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排除;B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排除;1861年俄国不是殖民地国家,所以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错误,排除D。

10. 历史课上,某小组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展开讨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两大对抗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故B符合题意;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指的是九一八事变,排除A;经济大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排除C;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故选B。

11.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文化科学等领域日益繁荣。下列选项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物种起源》 C. 《战争与和平》 D. 《人间喜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选A;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B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C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反映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各种社会现象,D错误。

12. “纽约证券交易所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灾难。1929年10月24日,有人忽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的政策是( )

A. 维持商品价格 B. 放任自由发展 C. 销毁大量商品 D. 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为了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总统罗斯福上台后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故选D;维持商品价格不符合史实,A错误;经济危机爆发后实行放任政策自由发展的是胡佛总统,B错误;罗斯福为了稳定物价,对农业和工业产品采取限制生产的策略,而不是销毁大量商品,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思想之光】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城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文史之萃】

(4)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别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答案】(1)商周时期;小篆;

(2)创办私学;百家争鸣;

(3)汉武帝(刘彻);

(4)司马迁;辛弃疾;《史记》;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因此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商周时期的历史;根据“图2统一文字”结合所学可知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2)根据材料“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创办私学;根据所学可知“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城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

(3)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4)根据信息卡1“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结合所学可知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史学巨著为《史记》;根据信息卡2“他是南宋著名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结合所学可知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14. 14世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序幕,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字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运动的先驱是谁?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图1 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 图2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3)图1人口发展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2反映了人类社会面临什么挑战?

【答案】(1)文艺复兴;但丁;

(2)君主立宪制;结束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以及选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结合所学可知是文艺复兴;根据所学可知但丁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2)根据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意义可从结束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进行回答。

(3)根据“图1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人口发展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口增长较快;根据“图2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结合所学可知因为全球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15.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以“小红船,大巨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大事业 小人物】

材料一 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陈独秀和李大钊恰好有事,一个在广州,一小在北京,没有来参加这次大会,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村料一中的“小人物”建立了什么政党?该政党建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小区域 大发展】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2)材料二中第一块“红色政权区域”建在哪里?“红色政权区域”的建立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小乒乓 大外交】

材料三 1971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是中美关系上一个重大突破,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乒兵外交”。“乒乓外交”获得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戏剧性效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请写出材料三中“小球转动大球”外交成果的具体表现。(写出一点即可)

【小尝试 大决策】

(4)从图1到图2的变化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小窗口 大世界】

(5)请写出图3中①处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名称。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可知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根据所学可从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来回答一大诞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块“红色政权区域”建在井冈山;根据所学可知“红色政权区域”的建立开辟了的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1971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是中美关系上一个重大突破”结合所学可知“小球转动大球”外交成果的具体表现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根据“图1小岗村责任承包书”是在秘密状态下签订的,“图2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则是在全国推行的,从图1到图2的变化得益于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根据“图3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开放深圳、汕头、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因此①处为深圳;根据图3“1980年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以上材料反映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创造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成就,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任选一条回答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76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