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甘肃省天水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条约及其影响。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关键历史节点,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此外,试卷还涉及了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条约、人物以及重要思想运动,重点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1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你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英法联军在1860年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将园中的财物洗劫一空,B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侵略者是八个国家,排除D。故选B。

2.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活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这些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由材料“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活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可知出自《辛丑条约》,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均不包含以上内容,ABC排除。故选D。

3.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开启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 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皇帝倒了”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故A符合题意;B是从移风易俗而言,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破除封建守旧思想的信息,排除D。故选A。

4. 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的口号是( )

A. 救亡图存 B. 民主共和 C. 实业救国 D. 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故选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共同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排除AB;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在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排除C。

【点睛】

5. “我们被爆炸声惊起,紧接着炮火纷飞横空而过,向北大营驻军地点发射。天一亮,我和几个同学走到沈阳城西大门发现是日军侵占了沈阳。”这段回忆揭示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向北大营驻军地点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故A正确;题目考查的是东北,华北事变发生在华北、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故排除BCD项。故选A。

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平型关大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8~12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5个团,开展了百团大战,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故选C;1937年淞沪会战,1938年台儿庄战役,1937年平型关大捷,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7.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解放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由此可见,上述材料均与解放战争相关,故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从1926年到1927年,红军长征从1934年到1936年,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到1953年,均不包含上述史实,排除ABC。故选D。

8.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讲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国际会议应该是( )

A. 雅尔塔会议 B. 波茨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提出来“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促使会议圆满召开。故C正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召开时,是南京国民政府,周恩来没有去参加,故排除AB项;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排除D项。故选C。

9. 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中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可知,从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故D正确;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是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进行的,题目考查的是农业生产,故排除B项;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C项。故选D。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城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 是1947年5月1日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是1955年10月1日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是1958年3月5日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10月25日建立;西藏自治区 是1965年9月9日建立。因此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11. 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五号” D. “嫦娥五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属于我国太空探索的开端,B正确;“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排除A;“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是太空探索开端,排除C;2020年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不属于太空探索开端,排除D。故选B。

12. 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他是( )

A. 达·伽马 B. 迪亚士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开辟出到达美洲的新航线,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故选C;达·伽马开辟出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AB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不符合“发现新大陆”“种族灭绝的先锋”,排除D。

【点睛】

13. “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材料评论的是( )

A. 欧洲的大学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进化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故B正确;欧洲的大学学习的是自然科学,题目考查的是思想解放,故排除A项;启蒙运动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故排除C项;进化论是对人类的进化的理论,故排除D项。故选B。

14. “我们取消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断绝……同时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来支援这一宣言。”材料中的“宣言”是指(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故选A;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发表《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排除B;1862年美国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此时美国已经独立,不符合“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断绝”,排除C;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与“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断绝”无关,排除D。

【点睛】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事件是( )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建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以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C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加速了一战的爆发,不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故排除AB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故排除D项。故选C。

二、将内容前的字母填入与之相匹配的左边人物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6. (1)但丁 A.南美“解放者”

(2)列夫托尔斯泰 B.“杂交水稻之父”

(3)玻利瓦尔 C.“铁人”

(4)袁隆平 D.文艺复兴的先驱

(5)王进喜 E.“俄国革命的镜子”

【答案】DEABC

【解析】

【分析】

【详解】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先驱,被誉为南美“解放者”。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铁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故一一对应的是DEABC。

【点睛】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7.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

【答案】太平天国;

【解析】

【分析】

【详解】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点睛】

18. 从1861年开始,清政府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________,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答案】洋务运动;

【解析】

【分析】

【详解】从1861年开始,清政府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点睛】

19.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车上书;

【解析】

【分析】

【详解】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点睛】

20.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

【答案】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

21. 1950年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要求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彭德怀;

【解析】

【分析】

详解】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要求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点睛】

四、简述题(共10分)

22. 简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答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点睛】

23. 简述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如答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亦可)、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解析】

【详解】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可以列举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和1972年中日建交等。

24. 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五、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7分,第30题8分,共15分。)

25. “欲知大道,必先史。”结合材料,围绕“党史学习”这个主题回答下列问题。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乱云飞渡中把准航向,在凝心聚力中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的会议是哪次?

(4)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夺取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创新理论是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南昌起义。

(3)遵义会议。

(4)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创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6.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4倍以上。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生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杨共乐《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外国篇》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弹一星”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谈谈科技创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答案】(1)变化: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或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家的安全和国防的巩固。

(3)启示:言之成理即可。主要采分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造就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领重视科技创新。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家的安全和国防的巩固。

(3)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造就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领重视科技创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76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