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历史
1.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
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中国和朝鲜同属于东方范畴,没有反映东西方交流,①不符合题意;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罗马属于西方范畴,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符合题意;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美洲在当时还没有被发现。③不符合题意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能佐证题干观点,故选C。
2. 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A.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正确;“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排除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是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无关,排除D。故选A。
3.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最恰当的是
A. 将世界连为整体 B. 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 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 享誉史册航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可知,这些历史事件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D正确;将世界连为整体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A;进行殖民掠夺扩张与“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B;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只有“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排除C。故选D。
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其共同点是
A. 维护封建统治 B. 挽救民族危机
C. 推行君主立宪 D. 建立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难探索,B正确;维护封建统治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推行君主立宪的是戊戌变法,排除C;建立民主共和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故选B。
5. 口号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口号按照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停止内战,-致抗日”.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提出于1949年的渡江战役;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提出于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于1936年的西安事变;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提出于1926开始的北伐战争。综上所述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D。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②形成了党中央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两次会议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党面临困难局面时召开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其中第21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50分)
7.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判断________
理由________
【答案】正确。中国代表团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尊严(或这是爱国行为,体现了不妥协态度等)。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后拒接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故本题表述是正确的。原因中国代表团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尊严。
8. 宁波,八千年来,向海而生;-千二百年间,临水而建;四十多年来,以港兴市。通江达海,因水得名宁波,谱写了-部城市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推测宁波先民所处的历史时代及生产生活状况。
【答案】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掌握制陶等技术,可以储存与烹煮食物:先民捕捞或食用海产品等。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耜,铲、刀、内等贝器。”可推测出宁波先民所处的历史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可推测出生产状况:先民使用磨制的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材料一“……出土了多件陶器、木器……”可得出生活状况:握制陶等技术,可以储存与烹煮食物:根据材料一“………用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耜,铲、刀、内等贝器”可得出生活状况:先民捕捞或食用海产品等。
9.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古籍记载历史】
《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记载。
(1)《史记》记载这些举措出现在哪--朝代?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物见证历史】
(2)上述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答案】(1)秦朝。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2)①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实行唐著联姻,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或国家归属感、民族认同感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统一文字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统一文字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2)根据“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实行唐著联姻,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土尔扈特银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界碑"】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
(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历史性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历史性事件说明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
【答案】(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很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本问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说明成立“里程碑”的理由即可。如: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很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