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中学联合体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中学联合体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2分,共50分)

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 墨家的兼爱 B. 儒家的仁政

C. 法家法治 D. 道家的辩证

2. 歌曲《中国字》中唱到:“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中国人写中国字有中国心有中国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3.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

A. 创立皇帝制 B. 颁布“推恩令”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设立军机处

4.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5.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6. 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A.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B. ①《马关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南京条约》

C. 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

D. 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7.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国民大革命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事件中属于“学制度”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9. 《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A.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B.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0. 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撤出延安———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C.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围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11.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辽沈战役

12.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居民 C. 全体希腊人 D. 外邦人

13.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 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 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4. 14世纪前后,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A. 理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民族主义 D. 个性主义

15.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无条件投降

16.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下列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华盛顿 B. 明治维新一克伦威尔

C. 法国大革命一明治天皇 D. 美国南北战争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17.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图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对国家权力实行

A. 总统独裁 B. 君主立宪 C. 专制集权 D. 三权分立

18. 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多快好省”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20. 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 科学技术一把双刃剑

C. 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 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达尔文一——《物种起源》 B. 梵高一——《战争与和平》

C. 巴尔扎克一——《人间喜剧》 D. 列夫托尔斯泰一——《复活》

22. 有人说,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要归功于他的杂交水稻。“他”是

A. 焦裕禄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23.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调整农业政策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4. 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100多人,而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20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 区域化 B. 制度化

C. 多极化 D. 全球化

25.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史海图苑(本题共6分)

2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三、史海搜索(本题共10分)

27.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了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

(2)秦朝实行的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3)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唐朝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分别是什么?

(5)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什么?

(6)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什么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7)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以此为基础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8)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9)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四.史海纵横(28题 11分,29题9分,共20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由放任主义认为,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因此,自由放任主义认为,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防止暴力、偷窃、欺骗, 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相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主张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 他认为“民之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他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材料二中的“上”是谁? 为改变这种经济形势,他推行了哪一经济政策?

(3)材料三“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罗斯福新政时期, 采取哪一手段反其道而行之? 从而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哪一危机的影响?

(4)材料四邓小平讲话后,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这一改革目标在哪个会议上正式提出?

(5)综合上述材料,对于经济与民生, 政府应如何协调“放”与“管”的关系?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材料二: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蒸汽时代的旧技术”的代表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工业革命确立了哪一生产组织制度? 这种生产组织制度采取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世界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认识。

五.史海探究(本题共14分)

3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这场疫情必将改变世界,改变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完成探究。

【危机一转机】

14世纪中叶,欧洲的“黑死病”(鼠疫)漫延,这场“大病”让当时人们的目光由虚拟的来世投向现世。

材料一: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写道:“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总之…瘟疫严重的后果……显露出来。”

材料二:“黑死病”导致的最明显和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人口数量骤减”。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可知道,人口数量的大量减少必然会造成有限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劳工的薪水迅速上涨。1351年英国贵族影响国会通过“劳动法规”,把工资冻结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然而于事无补,因为劳动力价仍然在上涨。领主又企图把剩下的农奴束缚在土地上,但在高工资的吸引下,农奴纷纷逃跑。

(1)材料一中的宗教指哪一宗教? “祈求天主”徒劳无功后,以人为中心的哪一思潮开始在意大利流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是西欧乡村政哪一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黑死病”对劳动力价格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抗“疫”。灾难之下,更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哪一次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开创了怎样一条特色建设之路?

【前事一后师】

材料四: 欧洲最早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来自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所翻译过来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

(4)材料四中的“他”是中国古代哪位医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他获得了哪一美誉

材料五:

(5)材料五图一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志? 该组织是哪场战争胜利的成果? 这场战争中,爱好和平的国家正式合作的标志是哪个文件的签署?

(6)依据材料五图二漫画及所学知识,面对新冠疫情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构建我国提出的哪一共同体理念?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80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