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一份面向小学生的综合历史试题,包含了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题目设计覆盖了中国近现代史(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世界近现代史(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试卷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关键人物及其影响,以及重大历史变革的背景和结果。其中包括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运动、抗日战争的关键节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西欧一体化进程以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等。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的口号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反对华北自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1949年4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 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可是在另一个国家的特定时代,就形同虚设,另一个国家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共和国 C. 罗马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4. 下列属于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是

A. 亚历山大灯塔 B. 宙斯像 C. 金字塔 D.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5. 西欧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的,在分封过程中, 接受土地的人称为

A. 封君 B. 封主 C. 封臣 D. 地主

6.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里的佃户包括

A. 农民和农奴 B. 农民和市民 C. 外邦人和奴隶 D. 市民和农奴

7. 《罗马民法大全》包括

①《法理概要》 ②《查士丁尼法典》 ③《十二铜表法》

④《法学会纂》 ⑤《新法典》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8. 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人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建立者是

A. 手工业者 B. 庄园主 C. 奴隶主 D. 富裕农民

9. 在不同历史阶段,下列属于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有

①文艺复兴 ②启蒙运动 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权”“法治”“自由“平等”的文献是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11. 下列属于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是

A. 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D.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

1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叶卡捷琳娜二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13. 下面的“发明者与成就”不相对应的是

A. 斯蒂芬森----火车 B. 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C. 夏尔多内----无烟炸药 D. 莱特兄弟----飞机

14. 《物种起源》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它的作者是

A. 达尔文 B. 牛顿 C. 居里夫人 D. 爱因斯坦

15.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

A. 凡尔赛体系 B. 两极格局 C. 多极化趋势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6. 1935年,美国国会以372票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颁布此法令的总统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威尔逊

17.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者是

A. 墨索里尼 B. 希特勒 C. 广田弘毅 D. 东条英机

18.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图①的历史事件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投降

1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分别是

A. 5月8日 12月7日 B. 9月2日 12月7日

C. 8月15日 12月13日 D. 9月3日 12月13日

20. 苏联时期,在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21. 东欧剧变在政治上的表现

A.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B.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C.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D.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22.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的标志是

A. 利比亚民族独立 B. 埃及民族独立

C. 南非民族独立 D. 纳米比亚民族独立

23. 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是由于2001年中国加入了

A. 世界贸易组织 B. 金砖国家 C. 二十国集团 D. 亚太经合组织

24. 2018年的圣诞节,美国人安妮发现,二十件礼物中,由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六个国家生产,这种现象是

A. 贸易自由化 B. 社会信息化 C. 经济全球化 D. 区域集团化

25. 今天的中国,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生活消费,微信支付;还可以线上办公,线下体验等,这说明中国充分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是

A. 内燃机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大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在进军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使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新道路。

(2)“走出一条新道路”什么?

材料三 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此次会议什么?

材料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延安就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战中,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4)“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共产党是怎样抗战的?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5)说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土地政策。

2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迪亚士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什么?英国殖民称霸后自诩的称号是什么?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王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把人类带入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独立的战争开始的。”

(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联邦政府审时度势,……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摘自《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4)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材料四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学校,聘请欧美教授任教,设有西洋式活动厅室,推广欧式生活。改革后,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达到了一次飞跃。

1968年,日本在美国扶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摘编自《脱亚论》和《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5)材料中“日本建立学校……推广欧式生活”反映明治维新的哪项具体措施? 1968年日本在世界经济上处于什么地位?

28.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苏维埃俄国进入了国家建设时期,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1928—1937年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1)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有什么变化?

材料二 一战时期,法国、德国分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二战后,法德关系开始缓和,首先观念发生了变化,由“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经济上推动着西欧各国逐步走上了合作共赢之路,法德关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西欧、北美等地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政治军事同盟,法、德先后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一些国家。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2)一战中,法、德分属于哪两个军事集团?西欧的“合作共赢之路”是什么?二战后,法、德两国成为哪个组织的成员国,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一些国家?

材料三 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

——摘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哪次会议提出的?德国分裂与冷战的关系是什么?

材料四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如:美国为维护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不断爆发等,必须依靠一个“全球性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4)一个“全球性组织”是什么?该组织所致力解决问题是什么?(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89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