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多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内容涵盖了抗日战争、新航路开辟、洋务运动、国际会议(如万隆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内容,并且还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如李大钊的生平及其思想贡献。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重要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测试其对历史人物思想转变的认识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理解。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舟山有本红色教育书籍--《红色印迹》。据其所述,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这段史实反映出

A. 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 B. 共产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 C.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 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渐推广。该史实可用于佐证(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 D. 明清时期,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资料内容。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古代欧亚国家的发展 B. 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展 C. 现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D. 世界各国的改革创新

“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引发了(  )

A. 中途岛战役 B. 阿拉曼战役 C. 太平洋战争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作了精彩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此次会议(  )

A.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C. 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某书按不同历史时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  )

A. 特区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1) 请分别写出展品①⑤所属的展区名称。 【解说文明】

(2) 请为展品④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聚焦展览主题,围绕展品④反映的科技发明展开。) 【感悟文明】

(3) 通过此次活动,你对中华古代文明有了哪些深刻认识?

信仰铸忠魂,人民写春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大钊在1918年-1924年的活动轨迹(部分)

----梳理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的红色基因》

(1) 依据活动轨迹①②③,指出李大钊在思想领域的历史贡献。

(2) 活动轨迹④反映了哪一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靠这一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 材料二:社会进化的历史由谁来写的呢?李大钊说,历史的主人是民众,“民彝者可以创造历史”。 -宋德宣《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新探》

(3) 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史实论证李大钊的观点。(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题干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共产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排除ABD。 故选: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渐推广。该史实可用于佐证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传播。AB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解析】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改革;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地主阶级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地主阶级改革;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改革。故某同学探究的主题是世界各国的改革创新。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罗斯福新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据“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性战役,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太平洋战争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周恩来的发言可知“国际会议”指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选:D。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内容和影响。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7.【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属于改革开放初期,C属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D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小题1】①夏商周文明;⑤隋唐文明。

【小题2】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展品佐证了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小题3】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历史上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并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等。

【解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等相关史实。

9.【答案】【小题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青年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小题2】革命统一战线;帮助国民党传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勇猛作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小题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各行各业劳动者苦干实干的辛勤劳动下,一五计划的绝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逐步推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等相关史实。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16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