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代文明及近现代重大事件的理解。题目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史到近现代史的多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历史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其中包括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封建王朝的兴衰、近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渡江战役)、以及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冷战等)。同时,还包括了对重要历史概念和思想的理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极化趋势等。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体现的主题是(  )

A. 既定的国际规则不需要改变 B. 霸权主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C. 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世界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  )

A. 远古人类的产生 B. 原始农业的兴起 C. 盘古传说的真实 D. 早期国家的建立

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A. 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 武则天的承前启后 C.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

明朝将领戚继光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情况,发明了长短兵器协同作战、攻防两便的“鸳鸯阵”战斗阵形。该战斗阵形对付的敌人是(  )

A. 匈奴 B. 突厥 C. 金兵 D. 倭寇

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材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改善了人民生活 B. 完善了工业布局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忽视了经济规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 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 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 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 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 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 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 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 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  )

A. 恢复古希腊的公民大会 B. 开辟了欧美之间的新航路 C. 颁行罗马《十二铜表法》 D. 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历史学家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的开篇中指出:“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以上三部文献核心内容的共同点是(  )

A. 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B. 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先河 C. 体现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D. 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

如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A.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 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 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观察理解如图漫画。作者认为16-20世纪中期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直接因素是(  )

A. 英国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C.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 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从邮票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邮政纪念邮票 邮票1:《中华民国光复纪念》1912年12月15日发行 邮票2:《中华民国共和纪念》1912年12月15日发行 材料二:中国人民邮政纪念邮票 邮票3:《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10日发行 邮票4:《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1年10月10日发行

(1) 根据邮票1回答:邮票中的人物是谁?“光复”的含义是什么?

(2) 根据邮票2回答:邮票中的人物是谁?邮票发行时,此人的身份是什么?此人因何事废除了共和政体?

(3) 邮票3人物题词中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请你谈谈对邮票4中“天下为公”含义的理解。

(4) 联系上述邮票发行的时代背景,分别概述中华邮政和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上述邮票的积极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和平与战争、发展与动荡并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后国际局势】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走向

【二战后国际局势】 材料二:20世纪中期,英国和苏联的时政漫画 英国漫画:英国妇女脚踩的两只高跷上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STANDARDOFLIFE(更美好的生活)” 苏联漫画:马歇尔在兜售套索和军火。套索上写着法国、德国(西德)、意大利、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名称 【当今国际局势】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消亡,但世界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时刻威胁当今世界的和平稳定。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 材料二两幅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针对什么事件而创作的?这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两极格局消亡后的世界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这些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因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题干“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主题是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变不合理的国家政治格局,推动世界先多极化方向发展等。ABD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知,以上材料证明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原始农业遗存,证实我国六七千年前原始农业的兴起。 故选:B。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知道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反映了唐朝粮食丰收,社会安定的社会状况。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的表现和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清明,历史是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949年4月23日”判断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结束,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并结合所学知,材料中的“冒险”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C项符合题意。A项抗日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排除;D项与三大改造有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

7.【答案】A

【解析】“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使工人工资、农民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高,民生得到改善。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本题以一五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

8.【答案】A

【解析】据“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选项A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三通”无关,排除;题干与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无关,排除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国家对祖国统一的态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我们国家对祖国统一的态度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因此B表述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文明的史实。掌握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创始人和传播。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实。熟记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创始人和传播。

10.【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创新”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文艺复兴与的实质等知识。 重点掌握文艺复兴与的实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C

【解析】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选项A只适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只适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原则。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部人权文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据“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并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1917年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知,材料体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表格的内容是人类交通工具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联系快捷。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故引起材料中“16—20世纪‘地球由大变小’”的直接因素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明等。 故选:C。 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影响。

14.【答案】【小题1】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小题2】诸侯争霸战争使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评述:消极性: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性: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小题3】目的:如何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维护和巩固统治;思想文化方面。

【小题4】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春秋时期农业的新变化、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评价诸侯争霸战争、百家争鸣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时期农业的新变化、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评价诸侯争霸战争、百家争鸣等知识。

15.【答案】【小题1】孙中山;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恢复中华。

【小题2】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复辟帝制。

【小题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

【小题4】纪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功绩等;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丰功伟绩,继承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等。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16.【答案】【小题1】影响:彻底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奠定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给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安宁造成了严重威胁,从而导致国际政治力量的急剧分化和改组。史实: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并且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建立起庞大的军队,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小题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并最终爆发冷战。事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原因:美苏冷战对峙,两者政治立场不同。

【小题3】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解析】(1)本题考查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总结和对知识的掌握。要知道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政权,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他们都冲击和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考查了美苏冷战和马歇尔计划,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开始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措施,也是美国实施冷战的一个重要步骤。 (3)本题考查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要知道冷战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各种矛盾仍然威胁着世界和平。 本题考查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冷战,马歇尔计划,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总结能力,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美国的冷战政策、二战后国际局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发展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16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