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3年天津市中考历史真题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
A. 粟 B. 水稻 C. 葡萄 D. 甘薯
2.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行省制
3.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
A. 公元2世纪初 B. 公元2世纪末 C. 公元3世纪初 D. 公元3世纪末
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可用于研究( )
A. 隋朝统一的条件 B. 赵州桥的艺术特点
C. 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D. 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5. 如图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秧马
6. 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7. 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削弱地方权力
C 抵御外来入侵 D. 加强君主专制
中华百年看天津。请完成下面小题
8. 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9. 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东局和西局。东局原址位于天津城东贾家洁道,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这一洋务企业创办目的是( )
A. 自强 B. 求富 C. 民主 D. 共和
10. “20世纪初,有一年份叫辛亥,有一壮举叫首义……”歌谣中辛亥年发生的“首义”是指( )
A. 安庆起义 B. 广西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11. 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下列时间轴所探究的主题推断,问号处对应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12.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13. 《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写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4.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15. 如图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画面。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宪法草案公布了(版画)
A.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C.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在油田大会战时,王进喜率领钻井队“人拉肩扛”“盆端桶提”:遇到险情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保家卫国 B. 艰苦创业 C. 助人为乐 D. 科技创新
17. 同学们要在暑期实地开展“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主题研学活动。他们应去( )
A. 北京 B. 重庆 C. 上海 D. 深圳
18. 下图为香港《大公报》1997年某一天的版面。“回归了开新篇”的大字设计是为了强调( )
A.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 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C.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 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9. 如图的建筑产生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罗马 D. 拜占庭帝国
20.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1775年来克星顿传出了枪声
C. 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 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性
21.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发明家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诺贝尔 D. 爱迪生
音乐作品可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请回答22~23题
22. 《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作曲家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这位德国天才作曲家是( )
A. 贝多芬 B. 列夫·托尔斯泰 C. 达尔文 D. 梵高
23. 《英雄交响曲》本来是为歌颂拿破仑而作,但在1804年正式发表时作者愤怒地去掉了拿破仑的名字。这是因为拿破仑( )
A. 发动政变 B. 加冕称帝 C. 远征俄国失败 D. 兵败滑铁卢
24. 有人说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大多只是“道具”,因为许多事情已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了。这说明巴黎和会( )
A. 被大国所操纵 B. 体现平等协商 C. 复苏德国经济 D. 挑起美苏冷战
25.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大题,共50分。
26.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研读史料,回答问题。
(1)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和数字化史料等类型。据此判断,史料一、史料二分别属于什么史料类型?这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
(2)结合所学,指出史料一、史料二所示发明是通过哪一地区的商人传到欧洲的?它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史料三海船的考古介绍,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据史籍记载,北宋元祐二年,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7. 天津海鸥表与中国工业化同命运共成长。结合以下时间轴进行探究。
(1)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这与时间轴上我国哪一经济发展计划有关?该计划实施对中国工业化有何影响?
(2)依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指出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改革开放以来海鸥表等中国王业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海鸥表和中国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领域科技创新。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以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成就。
28. 有学者认为,发现人、发现女性、发现儿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蒙娜丽莎》
(1)如上图是哪位画家的代表作?作品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指出20世纪初英国妇女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例如,英国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儿童接受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