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3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 )
A. 彩陶 B. 红陶 C. 灰陶 D. 黑陶
2.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到:“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 班勇出使西域
3.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
A. 汉文帝以德化民 B. 汉武帝独尊儒术
C. 光武帝释放奴婢 D. 孝文帝改用汉语
4. 如图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处应该填写( )
A. 分封制度 B. 军功爵制 C. 刺史制度 D. 科举制度
5. “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 如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它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出现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7. 元朝建立后,在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这一“中央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枢密院 D. 御史台
8. “1561年4月的一天,倭寇即将袭击台州。突然,一杆‘戚’字旗树起。随即,一声号令:‘布好鸳鸯阵!’直打得倭寇四处逃窜。”《中华军事五千年》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三元里人民抗英
9. “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开明民族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
10.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为此,他参与领导了(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护国战争
11. 如图是位于济南千佛山东麓的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这里埋葬着同盟会山东支部负责人。他是( )
A. 徐镜心 B. 刘冠三 C. 孙宝琦 D. 王永福
12.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白话文学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见,他倡导( )
A 政治革命 B. 文学革命 C. 军事革命 D. 科技革命
13. 血战湘江中,陈树湘自断肠子宁死不屈;翻越雪山时,军需处长宁可冻死也没先穿暖和点;借宿老乡家,红军战士把仅有的被子剪下半条留给老乡。这些感人故事体现了伟大的( )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14. 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 下图是毛泽东同志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题词。该厂建成于( )
A. 一五计划期间 B. “大跃进”运动中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6. 2023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稻作公园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石像揭幕仪式。石像纪念的人,为解决人类温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 )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17.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过程 D. 意义
18. 40多年来,它“先行先试”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如今,它“先行示范”正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它”指( )
A. 深圳 B. 汕头 C. 厦门 D. 珠海
19. 中英谈判的见证者罗宾·巴特勒回忆道:“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键构想,为谈判的成功和香港主权的和平移交打开大门”。文中的“关键构想”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20.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图像史料
21. “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与材料相关的法律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22. 下图描绘的是19世纪早期英国煤矿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把煤从井下运到地面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23. 这场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场革命”是( )
A. 光荣革命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国民革命
24. 1945年2月,为协调盟军行动,安排战后世界,一场重大的会议召开了。这场会议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也为联合国创建打下了基础。“这场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25.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和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合作,建设强劲的全球贸易体系,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顺应了( )
A. 政治多极化趋势 B. 农业专业化趋势 C. 区域一体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请将①②③④处的典籍名称补充完整。
材料二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如图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航行经过。(要求:描述完整的航行经过,包含关键的时间、地点)
材料二 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正反两面的文字(部分)
(2)表中纪念碑正反两面各是怎样评价麦哲伦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为代表的探寻新航路的看法。
29.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