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涉及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社会现象。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覆盖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广泛历史内容,而非选择题则侧重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涵盖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节点,重点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其中包括史前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 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下列能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为政以德 C. 民贵君轻 D. 以法治国

3. 与右侧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A. 司马迁《史记》 B. 王羲之《兰亭集序》

C. 顾恺之《洛神赋图》 D.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 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 工商业市镇兴起

C. 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 手工业工场涌现

5. 学者李治安评价道:“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他评价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节度使 D. 行省制

6. 下表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A B. B C. C D. D

7. 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总前委:“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此战”为(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8. 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罗马大竞技场 D. 帕特农神庙

9.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这一“进攻”( )

A. 标志着二战已全面爆发 B. 扭转了苏德战场形势

C. 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0.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B. 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

C.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D. 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11. 《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 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C. 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 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2.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甲午战败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B. 戊戌变法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被陆续颁布

C.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D. 1905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13. 下为1938年5月某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 )

A. 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争 B.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C. 中国军队同仇敌忾消灭日寇 D. 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胜利

14.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

A. 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 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D. 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15.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 摆脱了殖民统治 D. 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1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一结果( )

A.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民族自信 B. 鼓舞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C. 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 D. 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最终确立

17. “让世界经济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这一演讲针对的是( )

A. 霸权主义的恶劣行径 B. 恐怖主义的日渐抬头

C. 逆经济全球化的行为 D. 全球生态平衡的破坏

四、非选择题:

18. 某中学以“探寻丝绸之路”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依据收集的材料,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②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③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乙组探究唐朝“丝绸之路”后的结论

(1)材料一为甲组收集的材料,请逐条归纳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当时的发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结论史实依据。

(3)据上述两组的研究和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连云港的未来,有哪些期盼?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代以前综合国力一直居世界前列。但西方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政治、经济等发展模式仍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发起侵略战争。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压迫下,中国逐步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从被动型现代化(清朝末期现代化的开启)到自主型现代化(民国时期局部现代化的形成),最后到全面型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了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飞跃。其中,全面型现代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

——摘编自杨耕《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1)据材料一,选填方框①②③④的内容,并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示意图反映的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1978—2012年快速发展时期”的知识结构并分析这一时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制作

(1)据上表,指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事件。

(2)选择上表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9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