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总分为10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涵盖了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世界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考察了学生对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社会制度变迁、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近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重要历史概念等。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

考生注意:

1.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2.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能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西周初期,周王朝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3.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4.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的起点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陇西 D. 阳关

5.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据“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可以知道的东汉名医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6.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 宋代时期商贸的繁荣促进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我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刀币 B. 五铢钱 C. “交子 D. “会子”

8. 诗词作为民族文化精粹,是中华文化极具韵味的精神和情感表达。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北宋文学家是( )

A. 李白 B. 苏轼 C. 辛弃疾 D. 关汉卿

9. 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11.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背春才会闪光。1919年,用行动让青春闪光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西安事变

12. 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919年,他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他就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13.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该材料叙述的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4.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 )

A.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B. 辽沈战役的胜利

C. 淮海战役的胜利 D. 平津战役的胜利

15. 下列事件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的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二大

16.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A.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建设大庆油田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7. 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就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18.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九二共识”

19.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开启。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杨利伟 D. 翟志刚

20.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 《荷马史诗》

C. 帕特农神庙 D. 《汉谟拉比法典》

21. 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庄园 B. 租地农场 C. 手工工场 D. 自由城市

22.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运动 D. 宪章运动

23.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B.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

C.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4.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这位德国人是( )

A. 狄塞尔 B. 斯蒂芬森 C. 奥托 D. 本茨

25.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的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欧洲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二、史林释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 材料一:

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材料三: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所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为巩固统一,他在经济、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后,英国逐渐形成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哪位历史人物?战争胜利后,美国通过哪部法律文献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956年底,该事件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写出一点即可)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7. 材料一: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和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中外历史纲要》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中外航海家的航海事迹(部分)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邓小平

材料四: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日本受唐朝“制度文化”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哪次改革?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哪位高僧?这位高僧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经历了千辛万苦,他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2)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二的A、B、C、D处填写完整。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指的是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列举一项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感悟。

28. 材料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什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什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哪部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为共同抗击法西斯,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4)世界人民共同维护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5)综上所述,请你谈一谈对战争或国际形势的认识。

三、探究空间(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9.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以“涵养情怀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请你运用所学参与其中。

【传承创新篇】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人物是毕异,他的重大发明是什么?图二人物是《本草纲目》的作者,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图三人物编写的哪一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早期探索篇】

(2)运用所学,将表格内①、②、③处填写完整。

【奋发实干篇】

(3)请运用所学完成时间轴上史实的梳理。中共一大召开于哪座城市?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写出A处的具体时间。列举一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B处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勾画蓝图篇】

(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现实感悟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悟?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306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