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生物部分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与地理同堂共90分钟。(建议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单上,必须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在 单,草稿纸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1、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10倍物镜观察,后换40倍物镜,目镜不变,若不调整粗、细准焦螺旋,视野中清晰度和亮度是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没动,说明污点物镜上
C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我们一般选用高倍物镜,较大光圈
D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3.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的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B )
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
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
4、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
6.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C.合理密植D.延长光照时间
7.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校园里的这些提示语随时提醒大家不要践踏草坪,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影响了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8、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溃疡(俗称“烂嘴”)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机盐 D.维生素
9、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全(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0. 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之有关的结构发生相应变化正确的是( )
A.胸廓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B.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肺的容积缩小
C.肋骨、膈肌上移,肌肉舒张D.膈上移、肋骨下移
11、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动脉
12、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1 D.0、0 13、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14.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下列哪项不是气囊的作用( )
A.减轻身体比重 B.辅助呼吸 C.进行气体交换 D.散热降温
15.关于生活中生物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发酵技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乳酸制品
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C.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D.厨师常在夏天将做好的菜肴放在冰箱中冷藏,其目的是为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用大棚播种育秧的方式繁殖水稻 B.月季通过扦插的方式繁殖新个体
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 D.家鸽以孵卵育雏的方式繁殖后代
17.关于染色体,DNA和因其关系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B.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基因
C.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D.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18、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C、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D、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1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给初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B.患过天花的人一般不会再患天花
C.给健康人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流感D.白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20. 有人构想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基因“嫁接”到人的基因组里,人就会象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了。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是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细胞核移植技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图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含有 条食物链。
(2)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示的生物外,还有作为分解者的 和非生物部分的阳光、空气和水等。
(3)由于人们连续不断地围猎狼和狐,使得鼠、兔的数量大增、啃食大量牧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狐重新大量繁殖,生态系统恢复了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2、下图是桃花、桃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最重要的结构是 (填数字)
(2)果农为增加果实的质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约1cm,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这样就导致图二中的桃D比桃B大。请问桃B和D都是由图一中的 发育而来的。(填数字)
(3)枝条是由图三发育成的,那么图三中的a将来发育成图二中 。(填字母)
2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E分别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h分别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体内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生理过程是_____(填图中相关字母).
(2)若通过d过程排出的液体中检测出了较多的红细胞,可推测认为是参与_____(填图中相关字母)过程的相关结构出现病变所致.
(3)图示发生在C系统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作用实现的
(4 )A中淀粉通过b过程后,B中______(填物质名称)的含量将明显升高
24、在生物圈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A、蚯蚓B、蜜蜂C、青蛙D家兔E家鸽
(1)A、B与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
(2)在发育方面,B和C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有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5、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单眼皮为_______性状。
(3)若第3组中某家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
(4)从第2组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有的是单眼皮,有的是双眼皮,双眼皮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26、疟疾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请回答: (1)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传染源是______ (2)人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三、探究与实验 (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认真观察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甲所示装置好后,光照2—3小时。取下叶片a、b和c,用图丙所示装置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②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乙装置,其他处理见下图。
③将乙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④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⑤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两装置脱色。
⑥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步骤①和⑤用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 。
(2)图甲装置经上述步骤①后,其中不能变蓝的叶片是 。
(3)若用装置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甲同学的做法是把有b叶片的锥形瓶中的水倒掉,乙同学的做法是用一个透明大塑料袋套住整个装置,请你想一想,哪个同学的操作正确? 。
(4)丙同学以图乙中的装置C为实验组,装置B为对照组,则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5)观察乙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
(6)步骤④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
28.图10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10中曲线乙表示 的消化。
(2)从图10中看,淀粉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 。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答题卡
一、选择题
二、填空与图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 (2) (3)
22、(1) (2)
(3)
23、(1) (2)
(3) (4)
24、(1) (2) (3)
25、(1) (2) (3) (4)
26、(1)
(2)
三、探究与实验 (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1) (2)
(3) (4)
(5) (6)
28、(1) (2)
(3)
(4)
2017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与图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 6 (2) 细菌或真菌 (3) 自动调节
22、(1) 7、13 (未答全不给分) (2) 12 (3) A
23、(1) a (2) e (3)气体扩散(扩散)(4)葡萄糖(血糖)
24、(1) 脊椎 (2)变态发育 (3) D 、E 未答全不给分
25、(1) 相对性状 (2) 隐性 (3) Aa 、aa(未答全不给分) (4) AA或Aa(未答全不给分)
26、(1) 疟原虫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
(2) 特异性
三、探究与实验 (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7、(1) 水 (2) a、c
(3) 甲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 光 (6) 呼吸作用
28、(1)蛋白质 (2) 小肠 (3)胰岛素 (4) 消化分解淀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