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生物

精品解析:宁夏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内容涵盖了传染病的传播、呼吸系统的运作机制、血液循环与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题目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识图题,旨在通过不同角度检验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人体各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传染病传播的基本原理和预防近视的方法。

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可减少疾病传播机会。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飞沫的空气是(  )

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详解】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新冠肺炎的传染途径跟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很相似,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可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飞沫的空气是新冠的传播途径。

故选C。

【点睛】熟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解题的关键。

2. 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和肺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膈肌舒张、肺回缩 B. 膈肌收缩、肺扩张

C. 膈肌收缩、肺回缩 D. 膈肌舒张、肺扩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膈的顶部下降;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膈的顶部上升。

【详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可见吸气后闭气不动,膈肌收缩,肺扩张。

故选B。

【点睛】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3. 下列有关人体血液、血管、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B. 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动脉

C. 静脉血管里流动的就是静脉血

D. 心脏结构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右心室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又分为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平时,我们所谈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壁的厚薄是与心脏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长短相联系的。

【详解】A.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A正确。

B.动脉压力太高,液体的压力无法进入,一旦建立动脉通路,血液还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无法使药液进入身体。静脉血流速度较慢,压力较小,故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B错误。

C.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C错误。

D.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程最长,所以壁最厚,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4. 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C.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故选C。

【点睛】熟记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做好类似题的关键。

5. 掌握一些生物学知识,可减少对身体的损伤或能挽救生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B. 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有尿意不用排

C. 不用尖锐器具挖耳以免戳伤鼓膜

D. 购买袋装食品需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输血的原则、膀胱的作用、耳的保健、食品安全等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A正确。

B.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有尿意时尿液由尿道排出,有尿意不排不利于肾脏的健康,B错误。

C.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C正确。

D.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D正确。

故选B。

【点睛】关键是熟练掌握与人体健康有关知识,便可以解答此类试题。

6. 肾单位是人体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答案】A

【解析】

【分析】肾单位是组成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和肾小囊。肾小球的作用与血液循环和尿液的形成有关。

【详解】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球实际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所以肾小球既属于循环系统又属于泌尿系统。

故选A。

【点睛】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可结合图形来记忆。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牢记肾脏的各结构及其功能。

二、识图题(本题共6分。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

7.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1)吃进去米饭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的器官是[  ]_____。

(2)消化米饭的主要器官是[  ]_____,米饭经消化吸收后的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_____。

(3)既能暂时贮存食物,又能初步消化鸡蛋的器官是[  ]_____。

(4)肝炎病人怕吃油腻,是因为[  ]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_____的消化。

【答案】 (1). 2咽 (2). 7小肠 (3). 右心房 (4). 5胃 (5). 4肝脏 (6). 脂肪

【解析】

【分析】(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1口腔、2咽、3食道、5胃、7小肠、8大肠、肛门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4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详解】(1)2咽是空气和食物共同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

(2)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首先在1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7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3)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5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同时胃还能暂时储存食物。

(4)油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首先是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肝炎患者的肝脏有炎症,导致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

【点睛】明白人体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三、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分)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小、初、高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6%、71.6%、81%。我国在1996年将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全国爱眼日”。第二十四届爱眼日的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学校、学生及家长应高度重视,提升护眼意识和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使用电脑、手机和观看电视的时间增长了,一些同学视力下降了。这是因为青少年若长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_____曲度就会增大,或眼球的_____过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_____的前方,形成近视,可配戴合适的_____透镜加以矫正。

(2)预防近视,做眼保健操,坚持体育锻炼,居家也要多运动。人在运动时,加速了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促使更多的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眼部。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_____,氧气最终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运动过程中,要用鼻呼吸,因为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____、温暖和湿润。运动时,人体通过汗液排出了部分水、少量的_____和尿素等代谢废物。

(3)预防近视,眼球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使眼更健康。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还应努力做到_____(写出一点具体做法)。缺乏_____易患夜盲症。

(4)预防近视,促使身体更健康,平时坚持锻炼,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按时作息,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_____。爱护眼睛,珍爱生命,为了生活美好多姿,从现在做起吧。

【答案】 (1). 晶状体 (2). 前后径 (3). 视网膜 (4). 凹 (5). 细胞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三个任选一个即可) (6). 红细胞 (7). 组织细胞 (8). 清洁 (9). 无机盐 (10). 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晕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时定量(选一个即可) (11). 维生素A (12). 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分析】(1)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象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引起近视。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

(4)排泄有三个途径: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泌尿系统排尿;皮肤排汗。

(5)传染病的预防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2)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目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外包绕着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给组织细胞。鼻腔内有鼻毛,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湿润和清洁作用;鼻黏膜内还有毛细血管,能够温暖空气。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汗能够排出废物。

(3)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还应努力做到主食和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时定量。维生素A能够预防夜盲症。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近视,促使身体更健康,平时坚持锻炼,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按时作息,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的新陈代谢、近视的预防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有关知识。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69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