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生物

精品解析: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地理和生物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生态系统等;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答,涉及区域地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试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气候类型、生态系统、区域地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资阳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地理

本次考试地理、生物同堂进行,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每科目满分各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7°30′N,112°36′E)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太空探日时代。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五带中的(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2. “羲和号”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 甲乙之间 B. 乙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丁甲之间

3.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众多 B. 资源丰富 C. 科技发展 D. 交通便捷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 南极大陆四周被海洋包围,这些海洋是( )

①北冰洋②大西洋③太平洋④印度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的时间为2月份,主要因为南极地区此时( )

A. 气温较温和 B. 降水较丰富 C. 大气较洁净 D. 冰雪已融化

6. 中国南极科考员在科学考察期间,会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是( )

A. 淡水缺乏 B. 酷寒烈风 C. 闷热潮湿 D. 高寒缺氧

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更替现象 C. 季节变化 D. 昼夜长短变化

8. 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 )

A. 日出 B. 日落 C. 夜晚 D. 白天

资阳某校地理小组对当地2022年4月5日至8日的天气进行了观测和记录,结果绘制如图。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 2022年4月5日至8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10. 2022年4月8日,大部分人出行( )

A. 穿衬衣加薄外套 B. 穿毛衣加羽绒服 C. 带太阳伞 D. 带雨伞

11. 从天气的角度考虑,户外活动存在风险的是( )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并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下图为非洲大陆年降水量和某动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 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A. 南北回归线之间,降水量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 整个大陆地区,降水量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C. 赤道穿过地区,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

D.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降水量低于250毫米

13. 根据图中某动物分布地可知,该动物主要适宜生活在( )

A. 干热的沙漠地区 B. 深受海洋影响的沿海地区

C. 湿热的雨林地区 D. 干湿分明的稀树草原地区

2021年6月,巴西面临了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危及到当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关于巴西干旱的原因,环保组织表示,近20年以来,被喻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受大面积砍伐,这与干旱直接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导致( )

①极端天气现象增多②水土流失加剧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全球物种灭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是( )

A. 兴修公路 B. 开辟牧场和农场 C. 乱砍滥伐 D. 建生态保护区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其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 最不可能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是( )

A. 信息技术 B. 新能源 C. 钢铁工业 D. 生物制药

17. 推测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 )

A. 兰州 B. 西宁 C. 海口 D. 上海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①②③三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 ①山脉 B. ②山脉 C. ③山脉 D. 以上都是

19.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A地区适宜发展( )

A. 畜牧业 B. 渔业 C. 种植业 D. 林业

20.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位于B地的工业基地应该( )

A. 利用丰富的煤碳,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B. 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 利用丰富的铁矿,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D. 利用丰富的石油,大力发展化学工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第77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在首都红场举行了宏大的阅兵仪式。

材料二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总人口约1.458亿。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

材料三下图为俄罗斯区域略图

(1)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第77周年举行阅兵仪式的城市是____。

(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

(3)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俄罗斯亚洲境内三大流域地势特点是____。

(4)从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看,俄罗斯的人口密度____。

(5)俄罗斯出口到我国的天然气,主要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

22.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图中干流的流向是____。

(2)若测得图中水坝的图上距离为0.4厘米,水坝实际长度为____米;水坝建好后最高蓄水位为100米,甲、乙、丙三个聚落中需要搬迁的是____聚落。

(3)图中疗养院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

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

材料二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铁路全线桥隧占比达71.1%,其中5公里以上隧道10座、500米以上桥梁32座,两次跨过湄公河,铁路沿途经过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材料三下图为东南亚地区局部地图

(1)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可知,从海陆位置看,老挝属于____国。

(2)某游客乘坐中老铁路列车从昆明市到万象市,列车行进方向是____。

(3)中老铁路全线桥隧占比高,主要因沿线地区____。

(4)与湄公河水运相比,中老铁路运输突出优势是____。

(5)通过中老铁路泰国出口到我国的主要粮食是____。

2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在传统民居、服饰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

(1)图中甲、乙两大地理单元的界线山脉是____。

(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景观①多分布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地理单元;景观②多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3)新疆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屋,反映出当地降水____特点;西藏的传统服饰为藏袍,主要适应当地昼夜温差____的特点。

2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长江流域要依托“黄金水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下图为长三角地区和川渝地区示意图。

(1)“黄金水道”是指长江具有优越____的条件,有利于上中下游地区的联系。

(2)成都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

(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

(4)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川渝地区应重点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____。

(5)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为川渝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____和管理经验。

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2000~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____。

(2)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____。

(3)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41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