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数学

2015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1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的数学试题。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共计10道选择题(每题3分)、6道填空题(每题4分)和7道解答题(共计66分)。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科学记数法、有理数运算、中心对称图形、代数式的变形、圆内接四边形性质、无理数估计、方程的应用、统计图表分析、概率、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因式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演点的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高与中线、函数图像的平移及性质、行程问题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数学——解析版

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统计显示,2013年底杭州各类高中在校学生人数是11.4万人,将11.4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C. D.

【答案】C.

【考点】科学记数法.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因此,

∵11.4万=114 000一共6位,∴11.4万=114 000=1.14×105.

故选C.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24=27 B. 23−24= C. 23×24=27 D. 23÷24=21[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C.

【考点】有理数的计算.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错误;

B. ,选项错误;

C. ,选项正确;

D. ,选项错误.

故选C.

3.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

A、∵该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B、∵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4. 下列各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x−y)(−x+y)=x2−y2 B.

C. x2−4x+3=(x−2)2+1 D. x÷(x2+x)=+1

【答案】A.

【考点】代数式的变形.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

C. ,选项错误;

D. ,选项错误.

故选A.

5. 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70°,则∠C=( )

A. 20° B. 30° C. 70° D. 110°

【答案】D.

【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70°,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互补的性质,得∠C=110°.

故选D.

6. 若k<

A. 6 B. 7 C. 8 D. 9

【答案】D.

【考点】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

∴k=9.

故选D.

7. 某村原有林地108公顷,旱地54公顷,为保护环境,需把一部分旱地改造为林地,使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设把x公顷旱地改为林地,则可列方程( )

A. 54−x=20%×108 B. 54−x=20%×(108+x)

C. 54+x=20%×162 D. 108−x=20%(54+x)

【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列方程.

【分析】根据题意,旱地改为林地后,旱地面积为公顷,林地面积为公顷,等量关系为“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即. 故选B.

8. 如图是某地2月18日到23日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统计图(当AQI不大于10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良”),由图可得下列说法:①18日的PM2.5浓度最低;②这六天中PM2.5浓度的中位数是112µg/cm2;③这六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④空气质量指数AQI与PM2.5浓度有关,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考点】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分析】根据两个折线统计图给出的图形对各说法作出判断:

①18日的PM2.5浓度最低,原说法正确;

②这六天中PM2.5浓度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5,66,67,92,144,158,中位数是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µg/cm2,原说法错误;

③这六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原说法正确;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与PM2.5浓度有关,原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是①③④.

故选C.

9. 如图,已知点A,B,C,D,E,F是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连接任意两点均可得到一条线段,在连接两点所得的所有线段中任取一条线段,取到长度为的线段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考点】概率;正六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

如答图,∵正六边形的顶点,连接任意两点可得15条线段,其中6条的连长度为:AC、AE、BD、BF、CE、DF,∴所求概率为.

故选B.

10. 设二次函数y1=a(x−x1)(x−x2)(a≠0,x1≠x2)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dx+e(d≠0)的图象交于点(x1,0),若函数y=y2+y1的图象与x轴仅有一个交点,则( )

A. a(x1−x2)=d B. a(x2−x1)=d C. a(x1−x2)2=d D. a(x1+x2)2=d

【答案】B.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综合问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

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函数的图象与轴仅有一个交点,

∴函数是二次函数,且它的顶点在轴上,即.

∴..

令,得,即.

故选B.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 数据1,2,3,5,5的众数是__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5;3.2.

【考点】众数;平均数

【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5出现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故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12. 分解因式:m3n−4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因此,先提取公因式后继续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13.函数y=x2+2x+1,当y=0时,x=_______________;当1

【答案】;增大.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函数,当y=0时,即,解得.

∵,

∴二次函数开口上,对称轴是,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4.如图,点A,C,F,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ECB,FG∥CD,若∠ECA为α度,则∠GF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用关于α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考点】平角定义;平行的性质.

【分析】∵度,∴度.

∵CD平分∠ECB,∴度.

∵FG∥CD,∴度.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设点P(1,t)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过点P作直线l与x轴平行,点Q在直线l上,满足QP=OP,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Q,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点P(1,t)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P(1,2).

∴OP=.

∵过点P作直线l与x轴平行,点Q在直线l上,满足QP=OP,

∴Q或Q.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

∴当Q时,;Q时,

16.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BC,AD=CD,∠A=∠C=90°,∠B=150°,将纸片先沿直线BD对折,再将对折后的图形沿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直线裁剪,剪开后的图形打开铺平,若铺平后的图形中有一个是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则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

【考点】剪纸问题;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轴对称的性质;菱形、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分析】∵四边形纸片ABCD中,∠A=∠C=90°,∠B=150°,∴∠C=30°.

如答图,根据题意对折、裁剪、铺平后可有两种情况得到平行四边形:

如答图1,剪痕BM、BN,过点N作NH⊥BM于点H,

易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且∠MBN=∠C=30°.

设BN=DN=,则NH=.

根据题意,得,∴BN=DN=2, NH=1.

易证四边形BHNC是矩形,∴BC=NH=1. ∴在中,CN=.

∴CD=.

如答图2,剪痕AE、CE,过点B作BH⊥CE于点H,

易证四边形BAEC是菱形,且∠BCH =30°.

设BC=CE =,则BH=.

根据题意,得,∴BC=CE =2, BH=1.

在中,CH=,∴EH=.

易证,∴,即.

∴.

综上所述,CD=或.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本小题满分6分)

杭州市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多年,但在厨余垃圾中除了厨余类垃圾还混杂着非厨余类垃圾,如图是杭州市某一天收到的厨余垃圾的统计图

(1)试求出m的值

(2)杭州市那天共收到厨余垃圾约200吨,请计算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的吨数

【答案】解:(1).

(2)∵,

∴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约为1.8吨.

【考点】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频率之和等于1计算即可.

(2)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观点,用计算即可.

18.(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AD平分∠BAC,点M、N分别在AB、AC边上,AM=2MB,AN=2NC,求证:DM=DN

【答案】证明:∵AM=2MB,AN=2NC,∴.

又∵AB=AC,∴.

∵AD平分∠BAC,∴.

又∵AD=AD,∴.

∴DM=DN.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要证DM=DN只要即可,两三角形已有一条公共边,由AD平分∠BAC,可得,只要再有一角对应相等或即可,而易由AB=AC,AM=2MB,AN=2NC证得.

19.(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1,⊙O的半径为r(r>0),若点P′在射线OP上,满足OP′•OP=r2,则称点P′是点P关于⊙O的“反演点”,如图2,⊙O的半径为4,点B在⊙O上,∠BOA=60°,OA=8,若点A′、B′分别是点A,B关于⊙O的反演点,求A′B′的长.

【答案】解:∵⊙O的半径为4,点A′、B′分别是点A,B关于⊙O的反演点,点B在⊙O上, OA=8,

∴,即.

∴.∴点B的反演点B′与点B重合.

如答图,设OA交⊙O于点M,连接B′M,

∵OM=OB′,∠BOA=60°,∴△OB′M是等边三角形.

∵,∴B′M⊥OM.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考点】新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先根据定义求出,再作辅助线:连接点B′与OA和⊙O的交点M,由已知∠BOA=60°判定△OB′M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在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

20.(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函数y=(x−1)[(k−1)x+(k−3)](k是常数)

(1)当k取1和2时的函数y1和y2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当k取0时函数的图象

(2)根据图象,写出你发现的一条结论

(3)将函数y2的图象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y3的图象,求函数y3的最小值

【答案】解:(1)作图如图:

(2)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0).(答案不唯一)

(3)∵,

∴将函数y2的图象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y3为.

∴当时,函数y3的最小值为.

【考点】开放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平移的性质.

【分析】(1)当时,函数为,据此作图.

(2)答案不唯一,如:

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都经过点;

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总与轴交于(1,0);

当k取0和2时的函数时得到的两图象关于(0,2)成中心对称;

等等.

(3)根据平移的性质,左右平移时,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时,下减上加,得到平移后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

21.(本小题满分10分)

“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准备制作一组三角形,记这些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并且这些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为大于1且小于5的整数个单位长度

(1)用记号(a,b,c)(a≤b≤c)表示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2,3,3)表示边长分别为2,3,3个单位长度的一个三角形,请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三边满足a

【答案】解:(1)(2,2,2),(2,2,3),(2,3,3),(2,3,4),(2,4,4),(3,3,3),(3,3,4),(3,4,4),(4,4,4).

(2)由(1)可知,只有(2,3,4),即时满足a

如答图的即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列举法的应用;尺规作图.

【分析】(1)应用列举法,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2)首先判断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只有一个:,再作图:

①作射线AB,且取AB=4;

②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2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③连接AC、BC.

则即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ABC中(BC>AC),∠ACB=90°,点D在AB边上,DE⊥AC于点E

(1)若,AE=2,求EC的长

(2)设点F在线段EC上,点G在射线CB上,以F,C,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DC有一个锐角相等,FG交CD于点P,问:线段CP可能是△CFG的高线还是中线?或两者都有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CB=90°,DE⊥AC,∴DE∥BC.

∴.

∵,AE=2,∴,解得.

(2)①若,此时线段CP1为△CFG1的斜边FG1上的中线.证明如下:

∵,∴.

又∵,∴.

∴. ∴.

又∵,∴. ∴.

∴线段CP1为△CFG1的斜边FG1上的中线.

②若,此时线段CP2为△CFG2的斜边FG2上的高线.证明如下:

∵,

又∵DE⊥AC,∴. ∴.

∴. ∴CP2⊥FG2.

∴线段CP2为△CFG2的斜边FG2上的高线.

③当CD为∠ACB的平分线时,CP既是△CFG的FG边上的高线又是中线.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1)证明DE∥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列式求解即可.

(2)分,和CD为∠ACB的平分线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23.(本小题满分12分)

方成同学看到一则材料,甲开汽车,乙骑自行车从M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N地,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方成思考后发现了图1的部分正确信息,乙先出发1h,甲出发0.5小时与乙相遇,⋯⋯,请你帮助方成同学解决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线段BC,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20

(3)分别求出甲、乙行驶的路程S甲、S乙与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

(4)丙骑摩托车与乙同时出发,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M地,若丙经过h与乙相遇,问丙出发后多少时间与甲相遇.

【答案】解:(1)设线段BC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解得.

∴线段BC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设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解得.

∴线段BC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线段OA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点A的纵坐标为20.

当时,即或,

解得或.

∴当时, t的取值范围为或.

(3),.所画图形如答图:

(4)当0时,,

∴丙距M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联立,解得与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丙出发后与甲相遇.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的应用;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1)应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线段BC,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出点A的纵坐标,确定适用的函数,解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3)求函数表达式画图即可.

(4)求出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与联立求解.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665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