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数学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多个部分,涵盖了多个数学知识点,例如负数概念、轴对称图形、科学记数法、平行线性质、分式运算、概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圆周角定理、二次函数、因式分解、二次根式运算、实际应用问题(如优选法)、正方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统计与概率、尺规作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性质、圆的切线性质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初中阶段的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数与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元,那么支出5元记作( )

A 元 B. 0元 C. 元 D. 元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把收入5元记作元,可知支出5元记作元;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 下列出版社的商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由此问题可求解.

【详解】解: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只有A选项,而B、C、D选项找不到一条直线能使直线两旁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取得圆满成功,C919可储存约186000升燃油,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整数.

【详解】解: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 如图,街道与平行,拐角,则拐角(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 计算的结果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加法运算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原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6.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 )

A. 黄金分割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比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0.618为黄金分割比,所以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黄金分割数;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比,熟练掌握黄金分割比是解题的关键.

7. 某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小明从感兴趣的“种植”“烹饪”“陶艺”“木工”4门课程中随机选择一门学习,每门课程被选中的可能性相等,小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小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第一个不等式解与第二个不等式的解,取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解:

解不等式得:

结合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9. 如图,是的直径,,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是直径,

∴,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10. 如图,抛物线经过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B,C,点B在轴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连接,交y轴于点D,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然后可得点,进而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解:连接,交y轴于点D,如图所示:

当时,则,即,

∵四边形是正方形,

∴,,

∴点,

∴,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因式分解: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

【详解】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熟记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12. 计算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 某蓄电池的电压为,使用此蓄电池时,电流(单位:)与电阻(单位:)的函数表达式为,当时,的值为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将代入中计算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掌握代入求值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 某商品进价4元,标价5元出售,商家准备打折销售,但其利润率不能少于,则最多可打_______折.

【答案】8.8

【解析】

【分析】设打x折,由题意可得,然后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打x折,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8.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5. 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

【答案】15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如图,

由题意可知,,

∴,

∵,

∴,

∴,

∴,

∵,

∴,

∴,

∴,

∴,

∴;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18题各7分,共24分.

16. (1)计算:;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点,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答案】(1);(2)

【解析】

【分析】(1)先求出立方根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绝对值的化简,然后计算加减法即可;

(2)将两个点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

(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点,

∴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及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7. 某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距离学校,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倍,结果甲比乙早到,求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千米/分钟.

【解析】

【分析】设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分钟,则甲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千米/分钟,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结合甲车比乙车提前10分钟到达,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并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分钟,则甲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千米/分钟,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千米/分钟.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8.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中的照片展示了中国空间站上机械臂的一种工作状态,当两臂,两臂夹角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答案】

【解析】

【分析】连接,作作于D,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知,,,在中利用求出,继而求出即可.

【详解】解:连接,作于D,

∵,,

∴是边边上的中线,也是的角平分线,

∴,,

在中,,,

∴,

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知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9. 如图,中,.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过点作边上的高;(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应用与计算:在(1)的条件下,,,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作图即可,可用圆规以点D为圆心,在上找到两个点到点D的距离相等,再分别以这两个点为圆心,相等且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再找到一个到这两个点的距离相等的点,连接最后得到的点与点D所得线段所在的直线就是高所在的直线,据此画图即可;

(2)先利用度角余弦值求出,再由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依题意作图如下,则即为所求作的高:

【小问2详解】

∵,,是边上的高,

∴,即,

∴.

又∵,

∴,

即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作垂线,度角的余弦值,掌握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和度角的余弦值是解题的关键.

20. 综合与实践

主题:制作无盖正方体形纸盒

素材:一张正方形纸板.

步骤1:如图1,将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三等分,画出九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剪去四个角上的小正方形;

步骤2:如图2,把剪好的纸板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

猜想与证明:

(1)直接写出纸板上与纸盒上的大小关系;

(2)证明(1)中你发现的结论.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和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小问2详解】

证明:连接,

设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其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了解两条线路的乘车所用时间,小红做了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线路,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线路,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乘车2次并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数据统计如下:(单位:min)

数据统计表

数据折线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小红分析如何选择乘车线路.

【答案】(1)19,26.8,25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中位数定义将A线路所用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求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A线路所用时间的中位数a,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出B线路所用时间的平均数b,找出B线路所用时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B线路所用时间的众数c,从而得解;

(2)根据四个统计量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将A线路所用时间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14,15,15,16,18,20,21,32,34,35,中间两个数是18,20,

∴A线路所用时间的中位数为:,

由题意可知B线路所用时间得平均数为: ,

∵B线路所用时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25,有两次,其他数据都是一次,

∴B线路所用时间的众数为:

故答案为:19,26.8,25;

【小问2详解】

根据统计量上来分析可知,A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小于B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线路,A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也小于B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但A线路所用时间的方差比较大,说明A线路比较短,但容易出现拥堵情况,B线路比较长,但交通畅通,总体上来讲A路线优于B路线.

因此,我的建议是:根据上学到校剩余时间而定,如果上学到校剩余时间比较短,比如剩余时间是21分钟,则选择A路线,因为A路线的时间不大于21分钟的次数有7次,而B路线的时间都大于21分钟;如果剩余时间不短也不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1分钟,则选择B路线,因为B路线的时间都不大于31分钟,而A路线的时间大于31分钟有3次,选择B路线可以确保不迟到;如果剩余时间足够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6分钟,则选择A路线,在保证不迟到的情况,选择平均时间更少,中位数更小的路线.

【点睛】本题考查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及根据统计量做决策等知识,掌握统计量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 综合探究

如图1,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点关于的对称点为,连接交于点,连接.

(1)求证:;

(2)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

①如图2,与相切,求证:;

②如图3,与相切,,求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①见解析;②

【解析】

【分析】(1)由点关于的对称点为可知点E是的中点,,从而得到是的中位线,继而得到,从而证明;

(2)①过点O作于点F,延长交于点G,先证明得到,由与相切,得到,继而得到,从而证明是的角平分线,即,,求得,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从而得到,即,最后利用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②先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到,再利用是的中位线得到,从而得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从而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求得,在中,即,解得,从而得到的面积为.

【小问1详解】

∵点关于的对称点为,

∴点E是的中点,,

又∵四边形是矩形,

∴O是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

【小问2详解】

①过点O作于点F,延长交于点G,则,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与相切,为半径,,

∴,

又∵即,,

∴是的角平分线,即,

设,则,

又∵

又∵,即是直角三角形,

∴,即

解得:,

∴,即,

在中,,,

∴,

∴;

②过点O作于点H,

∵与相切,

∴,

∴四边形是矩形,

又∵,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又∵是的中位线,

又∵,

又∵,

又∵,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则

在中,,

∴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3. 综合运用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A在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交直线于点,交轴于点.

(1)当旋转角为多少度时,;(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2)若点,求的长;

(3)如图3,对角线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连接,将与的面积分别记为与,设,,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得出,再由题意得出,即可求解;

(2)过点A作轴,根据勾股定理及点的坐标得出,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

(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四点共圆条件得出O、C、F、N四点共圆,再由圆周角定理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过点N作于点G,交于点Q,利用全等三角形及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结合图形分别表示出,,得出,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正方形,

∴,,

∵,

∴,

∴,

∵,

∴,

∵交直线于点,

∴,

∴,

即;

【小问2详解】

过点A作轴,如图所示:

∵,

∴,

∴,

∵正方形,

∴,,

∴,

∵,

∴,

∴即,

∴;

【小问3详解】

∵正方形,

∴,

∵直线,

∴,

∴,

∴O、C、F、N四点共圆,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过点N作于点G,交于点Q,

∵,

∴,

∵,

∴,

∵,

∴,

∴,

∵,,

∴四边形为矩形,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及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的性质,理解题意,作出辅助线,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082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