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数学

精品解析: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试题,涵盖了多项数学知识点,包括实数运算、几何图形、科学记数法、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反比例函数、不等式、平行线性质、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分式化简求值、函数图像及其应用、韦达定理、中位数计算、扇形统计图、概率计算、圆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及其平移、三角函数等。试题设计合理,既考察了基础知识,也考察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在实数运算、几何图形、科学记数法、平面展开图、反比例函数、不等式、平行线性质、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分式化简求值、函数图像及其应用、韦达定理、中位数计算、扇形统计图、概率计算、圆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及其平移、三角函数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涂符合要求的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每题3分,计33分.)

1. 下列运算正确的个数是( ).

①;②;③;④.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进行逐一计算即可.

【详解】解:①,,故此项正确;

②,,故此项正确;

③,此项正确;

④,故此项正确;

正确的个数是个.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掌握相关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 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与发明都曾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下列图形“杨辉三角”“中国七巧板”“刘微割圆术”“赵爽弦图”中,中心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

3. “五一”假期,宜昌旅游市场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数据“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表示一个的数的方法:从右往左数到最后一个非“”数字,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为就是,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亿,

从右往左数到最后一个非“”数字是,小数点共移动了个位数,

亿.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掌握定义并会表示一个具体较大的数是解题的关键.

4.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内在气质和城市的亮丽名片”.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城”字对面的字是( ).

A. 文 B. 明 C. 典 D. 范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点,相对的两个面中间一定隔着一个小正方形,且没有公共边和公共顶点,即“对面无邻点”,以此来找相对面.

【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城”字对面的字是“明”,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面上的字,熟练掌握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 如图,都是的半径,交于点D.若,则的长为( ).

A. 5 B. 4 C. 3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进一步可求出的长.

【详解】解:∵

∴点为的中点,

∴,

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圆的有关性质,正确掌握相关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解:A. ,计算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7. 某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点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得:,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

又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且,

,即,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8. 如图,小颖按如下方式操作直尺和含角的三角尺,依次画出了直线a,b,c.如果,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求,由,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由题意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 在日历上,某些数满足一定的规律.如图是某年8月份的日历,任意选择其中所示的含4个数字的方框部分,设右上角的数字为a,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左上角的数字为 B. 左下角的数字为

C. 右下角的数字为 D. 方框中4个位置的数相加,结果是4的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同一行中后面的数字比它前面的大1,同一列中上一行比下一行的大7,然后用含a的式子表示其余三个数,表达规律即可.

【详解】解: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同一行中后面的数字比它前面的大1,同一列中上一行比下一行的大7,

任意选择其中所示的含4个数字的方框部分,设右上角的数字为a,则有:

左上角的数字为,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左下角的数字为,故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右下角的数字为,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把方框中4个位置的数相加,即:,结果是4的倍数,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和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式相关运算的法则.

10. 解不等式,下列在数轴上表示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的步骤求出解集,再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注意包含端点值用实心圆点,不包含端点值用空心圆点,即可求解.

【详解】解: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掌握解法及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 某校学生去距离学校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汽车的速度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则汽车的速度为,根据题意可得,乘坐汽车比骑自行车少用,据此列分式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则汽车的速度为,

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骑车学生的速度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

二、填空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每题3分,计12分.)

12. 如图,小宇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折叠,使点落在长边上的点处,并得到折痕,小宇测得长边,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可证,从而可得,再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折叠得:,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判定及性质,折叠的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一名学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单位:m)之间的关系是,则铅球推出的距离_________m.

【答案】10

【解析】

【分析】令,则,再解方程,结合函数图象可得答案.

【详解】解:令,则,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令求解方程的解是解本题的关键.

14. 已知、是方程的两根,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有,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原式.

故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了韦达定理,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 如图,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间的数为中位数,数据的个数为偶数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图得:工人人数为,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中间的两个数为第、个数,

第、个数都是,

故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本大题共有9题,计75分.)

16.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

【解析】

【分析】先利用分式除法法则对原式进行化简,再把代入化简结果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当时,

原式.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和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 如图,在方格纸中按要求画图,并完成填空.

(1)画出线段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线段,连接;

(2)画出与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点A的对称点是C;

(3)填空:的度数为_________.

【答案】(1)详见解析

(2)详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1)根据题目叙述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题目叙述画出图形即可;

(3)由(1)作图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由对称的性质可得.

【小问1详解】

在方格纸中画出线段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线段,连接,如图;

【小问2详解】

画出与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点A的对称点是C;如上图所示:

【小问3详解】

由(1)作图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作图及作轴对称图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得出旋转三要素,进而得出旋转后的图形.

18. 某食用油沸点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小聪想用刻度不超过的温度计测算出这种食用油沸点的温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锅中倒入一些这种食用油均匀加热,并每隔测量一次锅中油温,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

(1)小聪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表中数据对应的点.经老师介绍,在这种食用油达到沸点前,锅中油温y(单位:)与加热的时间t(单位:s)符合初中学习过的某种函数关系,填空:可能是_________函数关系(请选填“正比例”“一次”“二次”“反比例”);

(2)根据以上判断,求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3)当加热时,油沸腾了,请推算沸点的温度.

【答案】(1)一次 (2)

(3)当加热时,油沸腾了,推算沸点的温度为

【解析】

【分析】(1)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变化的对应值进行解答即可.

(2)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把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出函数值即可.

【小问1详解】

由表格中两个变量对应值的变化规律可知,时间每增加,油的温度就升高,

故可知可能是一次函数关系,

故答案为:一次;

【小问2详解】

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当时,;当时,,

解得,

∴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

【小问3详解】

当时,

答:当加热时,油沸腾了,推算沸点的温度为.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求函数值;能够通过表格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如图,飞船在离地球大约圆形轨道上,当运行到地球表面P点的正上方F点时,从中直接看到地球表面一个最远的点是点Q.在中,.

(参考数据:)

(1)求的值(精确到);

(2)在中,求的长(结果取整数).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在中,利用余弦函数即可求解;

(2)先求得的度数,再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在中,;

【小问2详解】

解:,

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余弦函数的值,弧长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 “阅读新时代,书香满宜昌”.在“全民阅读月”活动中,某校提供了四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A文学类,B科幻类,C漫画类,D数理类.为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学生仅选一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得到下列不完整的图表:

(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_,统计表中的_________;

(2)在扇形统计图中,“C漫画类”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学生选择“D数理类”书籍的学生人数;

(4)学校决定成立“文学”“科幻”“漫画”“数理”四个阅读社团.若小文、小明随机选取四个社团中的一个,请利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们选择同一社团的概率.

【答案】(1)80,32

(2)

(3)

(4)

【解析】

【分析】(1)利用A文学类的人数除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用抽查总人数乘以B科幻类的百分比即可得到m的值;

(2)用乘以“C漫画类”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到“C漫画类”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用该校共有学生数乘以抽查学生中选择“D数理类”书籍的学生的百分比即可得到该校学生选择“D数理类”书籍的学生人数;

(4)画出树状图,找到等可能情况总数和小文、小明选择同一社团的情况数,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由题意得,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人),

统计表中的,

故答案为:80,32

【小问2详解】

在扇形统计图中,“C漫画类”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得,(人),

即估计该校学生选择“D数理类”书籍的学生为人;

【小问4详解】

树状图如下:

从树状图可看出共有16种等可能的情况,小文、小明选择同一社团的情况数共有4种,

∴P(小文、小明选择同一社团).

【点睛】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等相关知识,读懂题意,熟练掌握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和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1. 如图1,已知是的直径,是的切线,交于点,.

(1)填空:的度数是_________,的长为_________;

(2)求的面积;

(3)如图2,,垂足为.是上一点,.延长,与,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求的值.

【答案】(1),5;

(2)

(3)

【解析】

【分析】(1)根据切线性质和勾股定理分别求解即可;

(2)由面积法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则的面积可求;

(3)先证明,得到,利用,分别得到,进而计算,,在分别求出则问题可解;

【小问1详解】

解:∵是的直径,是的切线,

∴的度数是;

∵,

∴;

故答案为:,5;

【小问2详解】

如图,

∵是的直径,

∴,

∴由面积法,

【小问3详解】

方法一: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方法二: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关键是根据条件证明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问题.

22.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某顾客端午节前在超市购买豆沙粽10个,肉粽12个,共付款136元,已知肉粽单价是豆沙粽的2倍.

(1)求豆沙粽和肉粽的单价;

(2)超市为了促销,购买粽子达20个及以上时实行优惠,下表列出了小欢妈妈、小乐妈妈的购买数量(单位:个)和付款金额(单位:元);

①根据上表,求豆沙粽和肉粽优惠后的单价;

②为进一步提升粽子的销量,超市将两种粽子打包成A,B两种包装销售,每包都是40个粽子(包装成本忽略不计),每包的销售价格按其中每个粽子优惠后的单价合计.A,B两种包装中分别有m个豆沙粽,m个肉粽,A包装中的豆沙粽数量不超过肉粽的一半.端午节当天统计发现,A,B两种包装的销量分别为包,包,A,B两种包装的销售总额为17280元.求m的值.

【答案】(1)豆沙粽的单价为4元,肉粽的单价为8元

(2)①豆沙粽优惠后的单价为3元,肉粽优惠后的单价为7元;②

【解析】

【分析】(1)设豆沙粽的单价为x元,则肉粽的单价为元,依题意列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2)①设豆沙粽优惠后的单价为a元,则肉粽优惠后的单价为b元,依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

②根据销售额=销售单价销售量,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

【小问1详解】

解:设豆沙粽的单价为x元,则肉粽的单价为元,

依题意得,

解得;

则;

所以豆沙粽的单价为4元,肉粽的单价为8元;

【小问2详解】

解:①设豆沙粽优惠后的单价为a元,则肉粽优惠后的单价为b元,

依题意得,解得,

所以豆沙粽优惠后的单价为3元,肉粽优惠后的单价为7元;

②依题意得,

解得或,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3. 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是边,上的点,连接,,.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E是的中点.

①如图1,当时,求证:;

②如图2,当时,求的长;

(2)如图3,延长,交于点G,当时,求证:.

【答案】(1)①详见解析;②

(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1)①由,证明,可得结论;②如图,延长,交于点G作,垂足为H,证明,可得,可得,设可得,可得,可得,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答案;

(2)如图,延长,作,垂足为H,证明,设,可得,由,可得,可得,由可得,可得,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如图,

正方形中,,

①,

∴,

②如图,

延长,交于点G,

作,垂足为H,

且,

方法一:设,

∴,

∴,

在中,,

方法二:在中,由,设,

又且,

【小问2详解】

如图

延长,作,垂足为H,

且,

设,

在中,,

在中,,

,则,

又且,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本题计算量大,对学生的要求高,熟练的利用参数建立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24. 如图,已知.点E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直线上,,,连接.

(1)直接判断的形状:是_________三角形;

(2)求证:;

(3)直线EA交x轴于点.将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①若直线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求t的值;

②若抛物线的顶点P在直线上,求t的值;

③将抛物线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抛物线.若点D在抛物线上,求点D的坐标.

【答案】(1)等腰直角三角形

(2)详见解析 (3)①;②;③

【解析】

分析】(1)由得到,又由,即可得到结论;

(2)由,得到,又有,,利用即可证明;

(3)①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和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由即可得到t的值;

②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则抛物线的顶点,将顶点代入得到,解得,根据即可得到t的值;

③过点E作轴,垂足为M,过点D作轴,垂足为N,先证明,则,设,由得到,则,求得,得到,由抛物线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抛物线,把代入抛物线,得到,解得,由,得,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

【小问1详解】

证明:∵,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问2详解】

如图,

∵,,

∵,

【小问3详解】

①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将代入抛物线得,

解得,

直线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

∴联立解析式组成方程组解得

②∵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抛物线,

抛物线的顶点,

将顶点代入,

,解得,

∵,

③过点E作轴,垂足为M,过点D作轴,垂足为N,

∴,

∴,

∴,

∵,

∴,

∴,

∵的解析式为,

∴设,

∴,

轴,

∴,

∴,

,

,

,

∴,,

,

抛物线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抛物线

代入抛物线,

,

解得,

由,得,

∴,

【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平移和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087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