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小学综合试卷涵盖了多项学科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力学、光学、电学等基础知识。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以及综合题,共计100分钟的答题时间。选择题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填空题和实验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综合题则涉及更复杂的物理计算和逻辑推理。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的性质、物质的特性、能量转换、机械运动、电学基础等。此外,还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逻辑推理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每题1.5分,共27分)

1. 在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2. 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 酒精温度计

B. 乙醚温度计

C. 水温度计

D. 水银温度计

3. 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下图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

4.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5.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6. “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 大树下宽敞通风

C. 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分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D. 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7. 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 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8.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

B.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末在手上搓

D. 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

9. 中国有古诗云:“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根据你掌握的自然知识和物理知识判断,这里说的是(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C.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

10.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 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B. 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

C. 铁、冰、玻璃是晶体  D. 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11.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运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

A. 引入“合力”的概念 B. 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C. 用“水压”类比“电压” D. 保持电阻不变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12. 下列四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 )

13. 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使用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使用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使用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生物结构时,使用了“细胞”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 )

A. 原子 B. 磁感线 C. 参照物 D. 细胞

14. 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实例,如图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

15. 如下图是伊位克战争期间,一架正从“林肯”号航母跑道上起飞的大黄蜂战斗机,该战机在起飞时,机尾后面放着一个宽大的挡板,关于该挡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气体对飞机的作用

B. 增大飞机对气体的作用

C. 减小飞机对甲板的冲击力

D. 防止飞机掉入大海

16.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17. 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示,

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哪—个?( )

18. 把标有“220V40W”和“220V25W”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 )

A. 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65W

B. 甲灯两端的电压大于乙灯两端的电压

C. 两盏灯的总功率小于25W

D. 乙灯消耗的功率小于甲灯消耗的功率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的水分的 。夏天人们喜欢吃冰棒,是因为冰棒熔化时需要 热,使人感到凉爽。

2. 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来回答问题:

a图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 ;

b图中所示的情景中你的认识是 ;

c图中,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 这个现象说明 ;

d是法国人居纽于176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 现在你看到的这幅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3. 今天,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将一面国旗在国歌声中匀速升到旗杆顶端。请问:

(1)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目的是改变 ;

(2)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 能会逐渐增大;

4. 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 可以传声。

5. 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

6.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7. 下图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数方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

8.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指针将 _____________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电压将 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 A。

10. 下列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答:A 。 B 。 C 。

11. 一普通照明用的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V,若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8A,则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 Ω。

12. 汞、橡胶、金刚石这些物质中,适宜用做冲击钻钻头的是____. 汞的温度降低到-269℃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在超导情况下用汞作为大电流的传输导线时,汞导线 (填“会”或“不会”)消耗电能.

三. 作图与实验题(共32分)

1. 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分)

2. 如图所示,在两个磁极附近的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磁感线的方向。(2分)

3.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_______ 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_;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 。(1分)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

。(3分)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2分)

5. 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苹果的甜度和其电阻有一定关系,并初步得到了一种鉴别苹果甜度的方法。以下是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请你在划线处完成填空,或根据提问做出问答。

(1)苹果电阻的测量。

我们知道干燥的苹果表面覆盖有一层绝缘的蜡质物。可研究小组在探索中意外发现苹果的柄和苹果底部向内凹进的部分竟然是导电的,好象两个天然的电极。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测量苹果电阻的实验电路。(2分)

(2)探究影响苹果电阻的因素。

有同学在研究中提出:苹果的电阻不仅与苹果的甜度有关,还可能与苹果的不规则形状有关。为此,他们共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经过讨论选择了一种方案进行实验。你认为实验小组选择了哪一种方案,为什么? (A)对同一苹果外围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削,并测出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B)选择相同甜度不同形状的苹果进行测量,并测出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该小组所选的方案为: ,选择的原因是: 。(2分)

该小组用他们所选的正确方案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发现,每次给苹果加16V的电压后,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都为145μA,则通过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探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汁中糖浓度的关系研究小组用甜度不同的苹果来进行实验(实验中所用的苹果事先由专业人员测量出了甜度),每次都给苹果加24V的电压,测出通过苹果的电流,最终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①在图中画出苹果中的电流与其糖浓度的关系曲线。(2分)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苹果越甜,其电阻越________。(1分)

③请你根据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加24V电压时,糖浓度(用P表示,单位用mg/ml)与电流(用I表示,单位用μA)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糖浓度达80 mg/ml已感到甜了,那么给苹果加30V的电压时,测量苹果中获得300μA的电流,这个苹果是 (选填:“甜”或“不甜”)。(3分)

6. 张华到张丽家玩,她们看见墙上挂钟的摆来回摆动,如图所示,对此她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张华认为:摆长越短,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越短;张丽认为:摆锤质量越小,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越短。她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你同她们一起设计验证方法。(6分)

现已找来了长短不同的无弹性细线两根,质量不同的金属小球各一个、秒表一块(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平均时间)。

⑴为了验证张华的猜想:

①实验所选器材为: 。

②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研究的是 与时间的关系。

⑵为了验证张丽的猜想:

①实验所选器材为: 。

②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研究的是 与时间的关系。

四. 综合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

1.(3分)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所示,工人用306N拉力将重为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需要时间50s,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两个相关的物理量。(g=10N/㎏)

2. (4分)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3. (6分)如图a所示,某建筑工地上有边长为0.1m的立方体A重6N,放在水平地面上。图b中有一柱状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不计自重),内装5kg的水,容底面积为200cm2。(g取10N/kg)求:

a b

(1)立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把立方体A放入如图b所示盛水的容器中,那么最终A静止时会处于什么状态?并求立方体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3)除以上2个问题外,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4. (5分)一盏白炽灯上标有“220V 100W”字样。

(1)求这盏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若用长导线把这盏白炽灯接到远处的电源上,该电源的供电电压恒为220V,这时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为81W,求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5.(8分)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其室内进出水管的安装示意图,Ⅰ为进水阀,Ⅱ出水阀,Ⅲ为调温阀。在水箱接口处有一根进出水管,一根溢管,一根排气管。给水箱上冷水或沐浴时用热水,均通过这根进出水管来完成。请完成下列问题:

(1)给水箱上水时I、Ⅱ应处于何种状态?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什么?

(2)若水箱安装在七楼楼顶上,且距楼顶地面高1米,小华家住二楼,进水阀距二楼地面高1米,每层楼高3米,则在进水阀处水压至少为多大,才能顺利上水。

(3)设水箱容积为100升,在一般的光照条件下,一满箱15℃的水到傍晚时,水温可达到65℃,相当于多少米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煤气的热值约4×107J/m3)。

(4)水箱中的水温在冬天有时不够高,一般都预装了电加热器. 若该电加热器的规格为“220V 2.4KW”,家里当时的实际电压只有200V,要把满箱水温度提高10℃,需加热多少分钟?

五. 阅读理解题(共6分)

阅读下面短文: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做半导体,除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的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

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它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 (填“大”或“小”)。

⑵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刻度值为20℃(如图所示),则25℃的刻度应在20℃的 边(填“左”或“右”)

⑶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能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中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 蒸发 吸

2. 弹性势能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有关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空气

3. 力的方向 重力势

4. 空气 水

5. 80 实

6. 1000N 乙

7. 26 欧

8. 向左偏 变大

9.

0.44

10.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11.220 1222

12.金钢石 不会

三. 作图与实验题

1.

2.

3. (1)可以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竖直 不合理 没有考虑到杆的自重。

4. (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2)实验步骤:

a.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b.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③再改变橡皮泥形状,把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3)(答案要与实验步骤对应)

a. 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b. 比较橡皮泥各次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示数。若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测力计的示数不等,则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5. (1)

(2) B 应用控制变量法 苹果的电阻与苹果的形状无关

(3) 图略, 小, P=0.2I+30 , 不甜

6. (1)长短不同的无弹性细线两根,金属球一个,秒表一块;摆锤质量;摆长

(2)无弹性的细线一根,质量不同的金属小球两个,秒表一块;摆长,摆锤质量

四. 综合题

1. W有=6000J W总=6120J P=122.4W

2. 1m 0.25m/s

3. (1)600帕 (2)漂浮 6N (3)放入立方体A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800帕 (答案不唯一)

4.(1)0.45A (2)9W

5.(1)I应打开,II应关闭。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2)1.8×105 Pa

(3)0.525m3

(4)35.3 min

五. 综合题

(1)小(2)右(3)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693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