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板块作图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了力学部分的作图问题,包括力的示意图、杠杆力臂的作图以及滑轮组的组装。这些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力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地在图中表示这些力。试卷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提供了具体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力学作图需要准确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同时还需要掌握杠杆原理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专题复习一:力学板块作图

一、专题概述

力学部分的作图问题通常有三类:一是力的示意图;二是杠杆力臂的作图;三是滑轮组的组装。在中考试卷中,一般上述三种类型的作图问题至少考一种,分值在2~4分之间。

解答力学作图问题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度不能准确地表示力的大小,但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2)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一定不要把力臂理解成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二、典题剖析

【例1】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3—1—1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思路点拨:题目要求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所以要先算出的物体受到的重力。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解: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g=×9.8 N/kg=49 N,示意图如图所示。

规律总结:作力的示意图需要首先确定力的作用点,然后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力的大小已知的情况下,还应该在箭头附近标明力的符号和大小。

【例2】如图3—1-3所示,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站在地面上的工人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G时,其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即绳的自由端是通过定滑轮向下,由此从工人握绳处将绳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将绳的固定端固定在定滑轮上即可。

解:如图3—1—4所示。

规律总结: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几分之一。因此,对于滑轮组和省力情况已经给定的题目,绕绳的方法可以按“偶定奇动”的原则,先确定绳的固定端,然后依次缠绕。而本题没有给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但条件指出人是站在地面上提升此物体的,这就限定了绳自由端的位置,故可以从绳的自由端开始缠绕。很显然,这里绳的自由端先经过动滑轮缠绕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专题针对训练

(一)经典题训练

1.如图3—1—5所示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上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3—1—6所示是用杠杆提升重物的装置,分别画出重物A的重力示意图和F的力臂l。

3. 已知滑轮组提升重物G时,拉力F=1/,F方向向下,不计动滑轮重与摩擦,请在图3—1—7中作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二)08-09年中考真题精选

4. 画出图3—1—8中重为2 N的紫砂茶壶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要将木板从N端抬起,请你在图3—1—9中标出支点O的位置,并画出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板的厚度不计)。

6.如图3—1—10所示是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的道钉,O是支点。请在图3—1—10中作出它的动力臂l 和阻力臂l。

参考答案:

一、1.解:如答图3—1=1所示。

点拨:对吊灯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吊灯受到重力和吊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作图时应注意表示力F和G的线段长度应相同。

2.解:如答图3-1—2所示。

点拨;力臂l是支点O到F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解:如答图所示。

点拨:根据“偶定奇动”的原则,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为4,是偶数,故绳子的固定端应固定在定滑轮上。然后从内向外依次缠绕使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为4即可,如答图3—1—3所示。

4.解:如答图所示。

点拨: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5.解:如答图3-1—5所示。

点拨:作图时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6.解:如答图所示。

点拨:支点O到力Fl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ll;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l2。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696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