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世界》
一、知识再现:(自主、快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举例说明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3、诗人用语言的 和 赞美运动;画家用 和 描绘运动;音乐家用 和 表现运动。
4、科学家用 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5、 称为机械运动。
6、 叫参照物。
7、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8、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是怎样的?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是怎样的?
9、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吗?举例说明为什么?
10、 叫测量单位。
11、 叫国际单位制。
1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除此之外,长度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时间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
13、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
(1) ;
(2) ;
(3) ;
(4) 。
14、什么叫测量误差?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减小误差?误差能不能避免?错误能不能避免?
15、 称为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此公式的变形公式是什么?
16、 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称为变速直线运动。17、人、自行车、光运动的大致速度是多少?
18、推导速度的两个单位“m/s”和“km/h”的关系是什么?
19、怎样探究某同学在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写出探究方案。
20、通过上面的自学、讨论交流,独立完成下面知识网络:
动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
与 静止: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静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选定的_____________.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要___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_______;
运 长 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要估读到_______
动 度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单位;
的 和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_______________.
世 时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界 间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 误差 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 特点:误差不能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 速度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公式: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换算:_________.
慢 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教师以知识梳理的形式,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完成,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实现知识的再现。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实现知识再现和知识网络构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必要时可以将重点、难点以实验的形式重回课堂。)
二、知识点拔:(本章的重点是机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理解及有关计算,考点还有参照物、长度的测量、误差等。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此过程中注意交流的充分性、全员性,尽量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中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掌握对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1:机械运动部分:要求知道机械运动的定义,会根据所选择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会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
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
舟中人是 ;以小舟为参照物,
舟中的人是 (如图1所示)。
分析:
例2:长度的测量:要求会正确选择并使用刻度尺,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会设计实验进行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
如:小明为了给窗户按上一块玻璃,在下面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取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最合适:A.分度值为,长度为的学生用尺; B.游标卡尺;
C.分度值为,长度为的钢卷尺; D.分度值为,长度为的皮卷尺;
如:用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从第1页到第172页的厚度为,那么该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是 μm。
分析:
例3:时间的测量:要求能根据日常经验和自然现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工具测时间。
如:下列过程最接近1s的是:
A.人步行所需的时间 B.光通过所需的时间
C.在正常情况下,人休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D.普通手表的秒针一周的时间
分析:
例4:误差:要求能分辨误差和错误,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如: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没有遵守操作规则所造成的 B.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能消除误差;
C.认真、规范、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能避免误差D.无论如何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
例5:速度:要求知道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意义,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如:夜晚,北京出现沙尘暴。据监测记录,沙尘暴到达内蒙古中部的时间约为16日13时,到达北京的时间约为当日23时。内蒙古中部距北京的距离约为,则此次沙尘暴的平迁移速度大约为 km/h。
分析:
(点评:出示的题目应是最基本的题目,难度不易太大,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做的出来。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教师适时点拔,切忌包办代替,或是一言堂。)
三、拓展提升:(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题目的变式,并提出自己解决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充分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1、用如图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图片的长度,所测量的课本的长度 为 cm= mm。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根据甲图像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3、图4所示,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
四、体验成功:(根据本章的知识点,和已掌握的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展示并相互交流、评价,体验复习后获得的成功。)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1)某人的身高178 ;(2)一支铅笔的长度0.2 ;(3) 某同学绕操场走一圈的时间是300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和 。
3.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B.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s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4.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 奔驰骏马的运动
C. 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6.速度是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
7.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 )
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 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8.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路程汽车速度是( ) A、/s B、/s
C、/s D、/s
9.短跑运动员5s跑了,羚羊奔跑速度是/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0.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11.如图5所示上海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乘坐电梯运行速度为/s的直达电梯到达主楼顶层需45s时间,请估算主楼每一层的高度约为多少?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参考答案
一、知识再现:
略
二、知识点拔:
1、运动的、静止的;,100;;4D;5,40;
三、拓展提升:
1、或;或;2、速度是/s的匀速直线运动;3、匀速,加速;
四、体验成功:
1、cm; m; s; 2、船、太阳;3、D;4、B;5、C;6、B;7、C;8、D;9、B;10、18mi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