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11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了关于温度和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内容包括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不同物态变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实际应用。此外,试卷还包含了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涵盖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概念,涉及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和实际应用。

物态变化

一、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 某地气温读做:或

换算关系T=t + 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物态变化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5.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7.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升华、熔化、液化 B.凝固、汽化、凝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

9.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0.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11.,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1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二、填空题

13.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_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4.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16.去年冬季,盐城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____(高/低)。

17.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 

18.如图7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烧病人用冰袋降温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的酒精是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三.简答题

20.电风扇是一种常用家电,它在工作时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⑴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是怎样转化的?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什么?

⑵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21.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2.炎热的夏天,床铺上的席子、地板、地坝等,到处都很热,让人受不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一种能使这些地方(其中一个地方)的温度有所降低的简易方法(不得使用空调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

23.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到的结论是

24.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

2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3.液化 凝华 14. 熔化 液化 15. 凝固 放 蒸发或汽化 16. 液化 凝华 高

17. 晶体, 18.液化 在铁板上放些冰块等降低铁板的温度或者打开壶盖,将铁板放在壶盖上方 冰熔化吸热 19.气 酒精  20. ⑴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

⑵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21.

23. 冰在溶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冰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升高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711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