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11年中考物理考点点拨光的折射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的理解。内容涵盖了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各种光学仪器(如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此外,还包括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所涉及的知识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光的折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

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方法提示】

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1)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2)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4)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题1】一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四位同学画出了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应将每幅光路图与光的折射规律进行逐条对照,符合折射规律即为正确。必须注意以法线为基准确定好入射角和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A不正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故B不正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不正确,答案:D

2.三条特殊光线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通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3)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例题2】完成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

【解析】

在完成光路图的练习或考试中。重点要看是什么光学元件,然后再看缺少什么光线。A、B两图凸透镜,缺少折射光线;C、D两图是凹透镜,缺少入射光线。A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B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的焦点上;C图中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且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上,所以入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射入的;D图中折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可知入射光线是会聚射入凹透镜的,且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主光轴的焦点上。

本题作图如图3所示,解答该题时要牢记三条特殊光线的性质,是作图的关键。

3.如何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

(1)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时可由大于2倍焦距之外开始,逐渐向凸透镜靠拢,逐一完成各项实验步骤。

【例题3】有A、B、C三只凸透镜,将这三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当保持各透镜到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时,得到的实验记录如表:

由此可知A、B、C三只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

A.fA>fB>fC B. fC >fA>fB,

C. fA<fB<fC D. fB>fC>fA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采用两种方法求解:一种是几何作图法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地求解;另一种采用数字推理的方法求解。

根据A、B、C成像情况,以及已知三种情况下物距相同这个条件,用作图法确定出三种情况下,一倍焦距及两倍焦距的位置,可直观判断出:fC >fA>fB

【例题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两侧,如果它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解析】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不会成实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处时,成像在无穷远处;当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外,但接近1倍焦距时,虽然成像,但像的位置离凸透镜很远,光具座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另外,因为光具座为一直线状,且光屏不可能太大,所以若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将会或上或下离开光屏的位置,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有三个:(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列表法

(2)图像法

【例题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透镜的焦距是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解析】本题是考查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凸透镜成像中,若要分析物体经过透镜后的成像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按凸透镜成像规律“抓两点,观两变”,本题的关键是算出焦距f的大小及物体在镜前不同位置与焦点的相对位置,再判断像的性质,根据题意,当u=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可以知道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则f,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缩小的像,当物距u"=时,物体的位置u"

【对应训练】

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 (2)类 。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 ,使胶片离镜片 些。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

个 像。

6.投影仪是利用 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

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7.焦距为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

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

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11.(1)手持凸透镜站在离窗户远,通过透镜观察窗外。你看到了什么?

(2)使凸透镜离你眼睛远一些,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3)现在把凸透镜旋转到窗户和一页纸之间,使其离纸近一些。看着纸,慢慢地向窗户方向移动透镜。这时,你看到了什么?当你移动凸透镜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12.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53度 37度 2. 折射 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 远 调焦环 5.小于 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8.D 9.提示:u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71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