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
⑴ 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a、估: ;b、选: ;
c、放: ;d、读: ;
e、记: 。
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体温计的最小分度为 ,量程为 ,读数特点为 。
⑶ 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常见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 ;
以及本地区冬天气温约 ;夏天平均气温约 。
(二)、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
(1)完成下列框图:(前面括号填物态变化名称,后面括号填吸热还放热)
a、放在衣橱中樟脑丸越来越小 ;b、寒冷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
c、夏天,刚才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棍会冒“白气” ;d、春天,河中的冰块消融 ;e、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f、倒在模具的铁水变成铸件 ;
g、大自然中的雾、露形成 ;h、严寒的冬天,雪、霜的形成 。
(2)熔点和沸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冰的熔点是 ,只要冰达到熔点就能熔化吗? 。还需要的条件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 ,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 ,只要水达到沸点就能沸腾吗? 。还需要的条件是 。我们在街上常常能吃到炸得香香的、脆脆的油炸食品,是因为油有较高的 (选填“熔点”、“凝固点”、“比热容”、“沸点”)
(2)晶体和非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的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常见的晶体有 ;其熔点和它的凝固点温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冬天的雪天,为了防止路面结冰,交通部门常在路上的洒盐,是因为洒盐可以 凝固点。(选填“升高”或“降低”)
把的冰放在房间里,冰能否立即熔化?为什么?把一块的冰放在的房间里,它能否熔化?为什么?
(3)蒸发和沸腾:
(4)使气体液化气的方式有 和 ;家里面用的石油液化气是利用 方式使液化气变为液态储存在液化气罐中的。
(三)、水循环
1、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 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
2、下图是 标志。(A、防止白色污染 B、节约水资源 C、保护环境 D、节能减排
3、试说一说在平时你是如何保护水资源和节水的措施?(各说一点即可)
【典例分析】
考点一:温度的测量
要点:1、温度的含义及温度计的原理和规范使用温度计 2、了解常见物体的温度。
例1、如1图所示,请你指出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的错误:a、 b、 ; c、 ;d、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只要正确掌握其估(测前估计被测物的大致温度)、选(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放(将温度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能触底、靠边)、读(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面平齐,不能取出读数,体温计可以取出读数)、记(要记录数值的单位)
解答:a、温度计的玻璃沟与杯壁接触;b、正确;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物充分接触;d、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中的液面平齐
例2、如2图所示,a温度计的示数为 ,b温度计的示数为 。
分析:温度计的读数,我们要注意的是到底是零上还是零下,否则容易读错,
如果不注意a则容易读,而实际上是,而避免犯错的关键是要观察上的
的示数是大的在上,还是大的在小,如a是0在10上面,则读数必是零下,而b图30在20上面,所以读数为零上,其次还要弄清其分度值是、还是,包括以后复习的所有需要读数的仪表。
解答:
考点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要点:1、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水沸腾的条件、特点,以及沸点的概念
例3、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宾馆卫生间里的干手机 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分析: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流动速度越大,蒸发越快。分析可知,用过的酒精将盖子拧紧只能是阻止酒精蒸发。
解答:D
例4、当室内的温度为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哪幅图能基本反映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
分析:因为酒精在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热,从而使温度计玻璃泡的温度下降,但是题目中注明酒精的量是少量的,所以当少量的酒精蒸发完之后,温度计的玻璃泡又会慢慢恢复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呈现先缓慢下降然后又缓慢上升,直到最后又等于环境温度。
解答:C
例5、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点,取了的水加热,右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并在坐标纸上作出其温度时间图象)
(3)根据图像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分析:对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如果没有认真观察过,解决本题有一定难度,第1问要利用物体升温吸热的知识进行计算,即Q吸=cm(t-t0),而计算前还需从温度计中读出初温,即to=,第2问是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沸腾前,气泡越向上越小,沸腾的越向上越大,另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光滑的线将这些点连好,如果这些偏离较较小,应让点分布在线两侧,如果偏离较大,则该数据可能是错误造成的,必需舍弃,不能在光滑的线上出现明显的拐点;第4问是实验操作技巧的问题,要缩短实验时间,可以考虑用温水、水量不能太多、加盖子、甚至也可以考虑用三芯酒精灯等。(5)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没有达到规定的水沸点,有如下原因:周围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等等。
解答:(1)66360J (2)D 图略 (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升高
(4)用温水、水量不能太多、加盖子、甚至也可以考虑用三芯酒精灯等
(5)周围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等等
例6、如图所示,凉铁板上出现大量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用的措施有 ,过一会铁板变热是因为 。而壶口喷出来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答: 。
分析:水蒸气变成水滴,很显然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所以填液化,要使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即使液化加剧,从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加压,降温更加容易,所以考虑在铁板上放冰块等,铁板变热是由于液化需要放热,壶口的白气不能理解为水蒸气,而是小水珠,如雾一样,是壶中的水先汽化后遇冷液化形成的。
解答:液化 铁板上加冰或用更凉的铁板(只要合理即可) 水蒸气液化放热
是壶中的水先汽化后遇冷液化形成的
例7、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分析:鸡蛋刚从冰箱中取出时,温度很低,鸡蛋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鸡蛋表面,随着鸡蛋温度逐渐接近环境温度,鸡蛋表面的水又吸热蒸发,最后消失。就好像夏天要下雨时,一楼住户的地板砖会变潮,也因为下雨前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大,遇到较冷的地板液化形成的。
解答:A
例8、在寒冷的北方存储大白菜的时候,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当我们不小心发高热时,要及时降温,是用的冰效果好,还是的水效果好?
分析:储藏大白菜要有一定的温度,在地窖中放水,是利用水降温凝固放热,而且水比热容较大,放出的热量更多,有利于储藏白菜。而发热用冰降温效果要比水好得多,的冰熔化吸热且温度不升高,而化完后才变的水,就好比等量的的水蒸气和水烫伤谁更严重一样。
解答:是利用水降温凝固放热,而且水比热容较大,放出的热量更多,有利于储藏白菜;而发热用冰降温效果要比水好得多,的冰熔化吸热且温度不升高。
例9、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早晨,树叶上出现露珠 B.严冬,玻璃窗内结了一层冰花
C.酒精擦在皮肤上,马上就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分析: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放热;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放热;酒精变干是蒸发(汽华),需吸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放热。
解答:C
例10、炎热的夏天,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都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它们的熔化过程,为了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慢地熔化,把装碎冰的大试管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装碎蜡的大试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图均如图11所示.分别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12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1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碎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的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就会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以上事实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设计“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你在实验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问题,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这种物质的温度不变,可以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即该物质可是冰;温度计读数视线应与凸顶平齐,并弄清分度值为,第3问在实验中的注意点只要合理就行.
解答:(1)冰 52 (2)吸热 (3)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玻璃泡与冰充分接触、碎冰要不断搅拌使其受热均匀等
例11、如图l9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高度固定
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里的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变黑,试分析是什么原因?
答: 。
分析:本题的实质是有关升华与凝华的问题,第1问用酒精灯加热,必需要外焰加热,所以铁圈的高度要根据火焰来确定,而本实验要看的是“人造雪”的,实际上是碘的升华与凝华,则观察的对象是碘和棉线,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固态的碘先变成红紫红色的碘蒸气,后又变成紫色的碘粉附着在白色的棉线上。
解答:(1)酒精灯及其火焰 (2)碘和棉线 (3)固态的碘先变成红紫红色的碘蒸气,后又变成紫色的碘粉附着在白色的棉线上 (4)碘先升华后凝华 (5)是灯管中的钨丝先升华后又在灯管玻璃内侧凝华形成的。
例13、常用温度计中所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这些液体的有关属性见下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制作的寒暑表可以要我国所有区域使用
B.酒精制作的温度计可以用来做水沸腾实验
C.甲苯可用来制作量程为~的寒暑表
D.水银可用来制作能测任何一种金属熔点的温度计
分析:温度计的制作主要考虑温度太高时,里面的测温物质不能沸腾成为气体,温度太低进里面的测温物质不能凝固成固体,否则温度计就失去测量温度的功能。即被测温度不能低于测温物质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它的沸点。
解答:C
例14、(08淮安)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让同学们了解水循环的问题,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可以看出水蒸气(气体)、小水滴(液体)、小冰晶(固体),由些可以知道物态变化是液化和凝华;小冰晶变成水滴为熔化。
解答:液化 凝华 熔化
例15、2009年冬天气温较往年低了许多,北方某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冰灾”,甚至在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出现30年未遇的“海冰”,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也给予许多养殖户造成了许多经济损失。对交通而言,冰雪使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护路工人常常往路面上撒盐,避免路面结冰,从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同学猜想撤盐后水的凝固点可能会降低。就“盐水和清水凝固点的高低”问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外,冰灾时期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说明你的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解释往路面上撒盐,能减少路面结冰,它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4)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分析:因为比较凝固点,则主要是通过比较结冰的时间,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当控制用相同质量的清水和盐水,放在冰箱的同一冷冻层中,过一段时间后,看谁先结冰,先结冰的凝固点高;冰雪天如何减少交通事故,主要还是考虑摩擦力少的原因:如加装防滑链条、路上撒沙子、减速慢行等等。
解答:(1)用相同质量的清水和盐水,装在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中,放在冰箱冷冻层的同一层中,过一段时间后,比较哪个先结冰,先结冰的凝固点高。(2)加防滑链条(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减速慢行(速度大,动能大)等等;(3)撒盐后,溶化成盐水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使路边树木、花草死亡,亦或使路边土地盐碱化等等;(4)D
例16、有科学家曾有这样的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
(1)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3)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4)不全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5)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A、(1)(2) B、(3)(4)(5) C、(2)(3)(4) D、(1)(2)(3)(4)(5)
分析:本题是测验同学们的物理学以致用的素养,也体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解答:B
【能力提升】
1、下列温度最接近的是 (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上升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上升的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亦大
3、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4、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它严重地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 )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6、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7、现在有一种“空气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卫生间、汽车、饭店里,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殃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雾变成的
C、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凝固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9、2007年5月,我省本溪市某村遭冰雹袭击。如图lO所示是当地村民用手机拍摄的
冰雹照片,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暖湿气流里的小液滴与冷气流交汇后,先汽化后升华形成冰雹
B.冰雹下落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鸡蛋大的冰雹砸在地上就是一个坑”,说明冰雹对地面做了功
D.拍照用的手机的镜头是一个凹透镜,呈一个倒立缩小的虚像
10、(09福州市)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11、(09重庆)如图2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1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会(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13、(09金华)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
14、(09烟台)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15、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6、“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17、(08常德)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为 ℃,这支温度计刚刚给一位同学测过体温,你帮他看看他的体温是 ℃,有没有达到发热的症状。
图甲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
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
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方向观察(“A”、“B”或“C”),这是利用 。
18、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蒸馒头,表示来年“蒸蒸日上”,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19、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请问壶口的白气是 形成的,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20、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吸热就要______,上面的路基就塌了,而冬天温度降低,冻土层的体积就要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起来,一降,火车极易脱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几种方案中,有一种是在铁路的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整个热棒是中空的,里面装有液氮。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氨吸收热量发生______现象,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此时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_______现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制冷机”。
21、(09广州)用图22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2,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23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22、(09四川绵阳)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23、【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
24、(09福州市)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5、(09泰安)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26、(09江苏)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C 6、B 7、D 8、D 9、C 10、B
11、C 12、D 13、B 14、B 15、D
16、汽化 液化 17、— 没有 A 凸透镜成像
18、液化工业部 上 汽化吸热洋溢 19、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低于乎
20、熔化 变大 汽化 液化
21、(1)— (2) (3)固液混合 (4)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5)答: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 =, 故△T1 > △T2 由 Q=Cm△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22、(1)酒精灯 烧杯 (2) B (3) B C
23、【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温度 表面积 猜想二:物质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24、(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8 < (3)保持不变
25、(1)96 (2)98 低于 (3)B
26、(1)比热容 (2)D (3)B
(4)描点作图 120(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
(5)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
含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