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11芜湖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运动、力、能量转换、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试题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推证题和综合题,旨在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物理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转换、光学现象(如反射和折射)、电学原理(如电路、电流和电压)、热学应用(如热量和热值)、声学知识(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方法。

2011年芜湖市毕业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

1.2011年1月,芜湖市中心城区第一座高架桥正式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上限速,约合________m/s。高架桥全长,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________min。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__________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

2.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选题“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选题“实像”或“虚像”)。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

3.“歼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题“增大”、“不变”或“减小”)

4.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7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N,它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N。

5.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_______J的能量。

6.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常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中的____线与零线。

7.如图所示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洗脸时,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_____(选填“深”或“浅”)一些。

8.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丹麦的___________。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__极,电源的D端是________极。

二、选择题

9.以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B.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C.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hPa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

10.物体从距离、凸透镜移到距凸透镜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次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B.

C.

D.

11.,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1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13.下列设备中,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原理工作的是

A.电铃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起重机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示数变大,示数变小,与示数的比值不变

B.示数变小,示数变小,与示数的比值不变

C.示数变小,示数变大,与示数的比值变小

D.示数不变,示数变小,V与示数的比值变大

15.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

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A. B. C. D.

三、推证与计算题

16.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密度为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

(1)请在图中作出小液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

17.使用电热水壶烧水,具有便捷、环保等优点。如图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假设电热水壶的电阻保持不变,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分别是多少?

(2)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质量为0.5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在额定电压下,要放出这些热量,该电热水壶理论上需要工作多长时间?

(4)使用时发现:烧开这壶水实际加热时间大于计算出的理论值,请分析原因。

18.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19.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砝码、一个砝码和一个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0.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___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__J,总功是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2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8Ω。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左图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或不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如果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

(4)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Ω。

五、综合题

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物理规律往往隐蔽在众多表象的茫茫迷雾之中,而科学研(探)究就像穿透这迷雾的明灯,引导着探索者到达真理的彼岸。

22.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事实 事实 推论 推论

B.事实 推论 推论 推论

C.事实 推论 推论 推论

D.事实 推论 推论 推论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收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3.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24.格物致知,探究成真!与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类似,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往往也被某些生活表象迷惑。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最终拨开迷雾,获得新知。回顾你的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这样的案例,要求写出物理规律名称(或内容)、遇到的困惑,并简要说明学习过程。(第22、23小题等本卷涉及到的实例除外)

参考答案

1.运动 11.11 1.95 传播

2.镜面 虚像 空气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直线传播

3.增大 减小

4.0.3 0.3

5.化学 4×109

6.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火

7.图略 浅

8.奥斯特 S 负

9.D 10.B 11.D 12.A 13.C 14.B 15.C

16.(1)如图

(2)小液柱的体积为:

小液柱的质量为:

小液柱的重力为:

小液柱产生的压强为:

即: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

17.(1) 110Ω

(2)1.68×105J

(3)381.82s

(4)电流做功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18.甲图方式更轻便合理。两种方式的动力臂大致相同,阻力相等。根据杠杆原理,甲方式的阻力臂小,所以手施加的动力小,感觉轻便。

19.左 减少 83.2

20.(1)3

(2)0.3 0.36 83.33%

(3)钩码上升的高度

21.(1)①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位于最大阻值处

(3)2.5 0.34 0.85

(4)7.35

22.(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D

(3)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23.(1)支持 重

(2)同一

(3)小 远

(4)匀速直线

24.略。说明:本题为开放题,答案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得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726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