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广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试题,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包括机械运动、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以及实验探究等内容。题目设计全面,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了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声现象、热现象、浮力、滑轮组、电功率、平面镜成像、杠杆平衡条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等。

广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6页)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70分,与化学同堂,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考员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作图题应先用铅笔画,确定不修政后,再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描黑。

4.考试结東,监考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題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估测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 一本物理课本长50cm

B. 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120次

C. 人的正常体温是39℃

D. 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为20N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本物理课本长2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是37℃,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母鸡的质量约2kg上下,重力大约为20N,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 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速度,故C错误;

D.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利用的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有关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C. 体育课上王虎比张明跑得快,则王虎通过的路程比张明多

D. 端午节划龙舟比赛时,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A错误;

B.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

C.王虎比张明跑得快,没有指明时间,不能比较路程大小,故C错误;

D.端午节划龙舟比赛时,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相对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因为白炽灯钨丝在发光时先熔化后凝固依附在灯泡内壁

C. 夏天电风扇吹出的风使我们感觉凉爽,是因为风加快了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

D. 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白炽灯内壁变黑是因为钨丝先升华然后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电风扇吹出的风加快了汗液蒸发,蒸发吸收热量,故C正确;

D.摩擦双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5.空中运动的足球会落向地面,然后在草坪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对于这一些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足球在运动吋,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足球会静止

B. 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足球在草坪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D. 足球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大于惯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果足球在运动时,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足球在草坪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不能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足球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作用,惯性不是力,并不是摩擦力大于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変,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物距变大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变小,故应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正确;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为倒立放大实像,故B错误;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为正立放大虚像,此时像可被人看到,不能被光屏上承接到,故C错误;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会聚能力减弱,像要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电压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电阻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R1的阻值,R1的阻值不变,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放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a、b容器内装有不同的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待静止时如图所示且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对他们的大小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F甲=F乙 pa>pb F′a

B. F甲>F乙 paF′b

C. F甲pb F′a>F′b

D. F甲=F乙 pa>pb F′a>F′b

【答案】D

【解析】

【详解】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则其重力相等,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故两容器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

物体甲在a中漂浮,则

ρa>ρ甲

物体乙在b中悬浮,则

ρb=ρ乙

ρ甲=ρ乙

可知a中液体密度比b中液体密度大,即

ρa>ρb

因为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a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b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即

pa>pb

图知a液体体积大,又因为a液体的密度大,所以a液体质量大,重力大,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则容器重力相等,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则物体重力相等,把两个容器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重力,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F′a>F′b

故选D。

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 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建筑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工人对绳子直向下的拉力为500N,自身重力为700N,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 B. 拉力的功率为150W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 动滑轮的自重为100N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人受到绳子的拉力,所以是200N,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的功率

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

D.动滑轮的重力

故D正确。

故选D

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闭合开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原因是小灯泡断路

B.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很暗且亮度不变,原因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入两个下接线柱

C. 当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2.5V时,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将滑片向左移动

D. 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可能电路中出现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小灯泡断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灯泡一直很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很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很大,滑片移动,灯泡的亮度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当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2.5V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到3.8V,电路电流要增大,总电阻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要减小,滑片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为止,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压表和灯泡并联,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被短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变阻器滑片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电源电压是3V

B. R1的电阻值是10Ω

C. R2的最大电阻值是20Ω

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阻R1工作10s消耗4J的电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b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U=3V,电路中的电流I=0.3A,R1的阻值

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滑片位于a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此时电流中的电流是0.1A,电压表的示数1V,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U-U1=3V-1V=2V

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到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电阻R1工作10s消耗的电能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甲图中物体的长度______cm,乙图中电能表的读数为______ kW·h。

【答案】 (1). 2.00 (2). 2131.6

【解析】

【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50cm,末端对应刻度值为4.50cm,物体长度为

4.50cm-2.50cm=2.00cm

[2]由图可知,表盘上的数字最后一位为小数,故电能表的示数是2131.6kW·h。

1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b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______。

【答案】 (1). 1.2A (2). 4∶1

【解析】

【详解】[1]由图甲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电流表b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流表b选择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b的示数为I总=1.5A,即干路电流为1.5A;电流表a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a=0.3A,即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那么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

Ib=I总-Ia=1.5A-0.3A=1.2A

[2]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到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

15.下图是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两个实验示意图。图甲中,老师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b时,同学们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图乙中,是一个通电螺线管,请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_____极。

【答案】 (1). b到a (2). S

【解析】

【详解】[1]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接触时,负电荷由橡胶棒a转移到金属小球b,所以电流方向为b到a。

[2]电流方向由螺旋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S极。

16.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了抗击疫情,人们常在家里喷洒消毒药水来消毒杀菌。此刻我们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疫情期间,李芳在家里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当她用力拨动琴弦时可以增大声音的______。

【答案】 (1). 扩散 (2). 响度

【解析】

【详解】[1]喷洒消毒水后,我们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表明药水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2]用力拨动琴弦是增加了振幅,振幅决定响度,所以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1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那么重力做功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g=10N/kg)。

【答案】 (1). 0 (2). 15

【解析】

【详解】[1]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

[2]拉力做的功

W=Fs=30N×10m=300J

拉力的功率

18.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重力为1N,在水平向左的力F1=2N,竖直向上的力F2=4N作用下,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______。

【答案】 (1). 3N (2). 200Pa

【解析】

【详解】[1]物体沿着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2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可知摩擦力

f=F2-G=4N-1N=3N

[2]A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19.灯泡L1标有“12V,12W”,L2标有“12V,6W”,当它们串联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如果把两灯泡分别串联或并联接入同一电源下(电源电压不变),L1和L2串联时两灯泡的总功率记为P1,并联时两灯泡的总功率记为P2,那么P1∶P2=______。(忽路灯丝电阻的变化,灯泡的实际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

【答案】 (1). 18V (2). 2∶9

【解析】

【详解】[1]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灯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2=0.5A,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U=I(R1+R2))=0.5A×(12Ω+24Ω)=18V

[2]L1和L2串联时两灯泡的总功率

并联时两灯泡的总电阻

总功率

三、作图题(每题1分,共3分)

20.请将下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静止,所以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从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分别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2.请将灯泡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接入家庭电路中。

【答案】

【解析】

【详解】家庭电路中电灯的接法:开关接在火线与灯之间,灯接在零线与开关之间,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23、24题各5分,25题6分,共16分

2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大小 (2). 虚像 (3). 6 (4). 不变

【解析】

【详解】(1)[1]在实验的过程中,蜡烛会在玻璃板成像,这时在玻璃板后方摆上相同的蜡烛,可以对比像和后方蜡烛的大小,从而得知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那么像也向玻璃板靠近3cm,那么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

[4]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像大小相等,蜡烛A大小不变,那么此时像的大小也不变。

2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长度等距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每个重力都为0.5N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是:______和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如甲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从杠杆的两侧同时减掉一个钩码,那么杠杆的______ (选填“右”或“左”)端下沉;

(3)在乙图中,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旋转至沿虚线方向,如果要继续保持杠杆在水平方向静止,测力计的示数要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如果忽略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则在丙图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最小拉力为______。

【答案】 (1). 便于测量力臂 (2). 右 (3). 变大 (4). 1.2N

【解析】

【详解】(1)[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

(2)[2]若从杠杆的两侧同时减掉一个钩码,杠杆左端

G×6l=6Gl

杠杆右端

2G×4l=8Gl

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右端下沉。

(3)[3]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旋转至沿虚线方向,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的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变大。

(4)[4]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最大,最大动力臂是10l,所以

F×10l=4G×6l

F=2.4G=2.4×0.5N=1.2N

2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电压恒定为6V的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几个规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寻线若干。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选填“A端”或“B端”);

(3)分别把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可是当把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时,该同学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调到控制值,说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______;

(4)更换器材后,重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

【答案】 (1). (2). A端 (3). 最大阻值偏小 (4).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析】

【详解】(1)[1]电阻会被短接,应该如下图改正

(2)[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阻值处,因此应该调到A端。

(3)[3]因为要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始终是2V,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应是4V,所以当定值电阻是20Ω时,滑动变阻器应该调到40Ω,无论如何调到定值电阻电压到不了2V,可见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偏小。

(4)[4]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五、计算题(26、27题各4分,28题5分,共13分)

26.某同学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如果用某一品牌的电热水器将质量为1kg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至沸腾,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该同学所用的电热水器工作时的实际电功率为1000W,并且热效率(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用电器消耗电能之比)为80%,则电热水器加热时间是多少?

【答案】(1) 3.36×105J;(2)7min

【解析】

【详解】(1)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

(2)热效率

答:(1)水需要吸收3.36×105J热量;

(2)电热水器加热时间是7min。

27.如图所示,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物体的重力为10N,把物体浸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水未溢出),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g=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强。

【答案】(1)4N;(2) ;(3)400Pa

【解析】

【详解】(1)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体积

物体全部浸没,所以,则物体的密度

(3)物体浸没时,水增加的深度

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答:(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

(2)物体的密度是;

(3)物体浸没后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是400Pa。

28.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上标有“6V 3.6W”的字样(灯泡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忽略不计)。R1=3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S、S1闭合,S2断开且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断开S1,闭合S、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答案】(1);(2)12V;(3)

【解析】

【详解】(1)根据电功率公式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2)当S、S1闭合,S2断开且滑片P在b端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5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可知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是12V。

(3)断开S1,闭合S、S2,只有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P在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最小,电流大小

电阻R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当滑片P在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最大,电流大小

电阻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答:(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2)电源电压是12V;(3)断开S1,闭合S、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735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