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物理

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物理化学综合试卷。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包含38个小题,总分130分,其中物理占80分,化学占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择题部分包括20道题目,每题2分,涵盖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部分则涉及更多实验、计算及理论应用等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计算能力、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全卷38小题,满分130分(其中物理80

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u:64

3.本试卷用到的g值一律取10N/kg:本试碁可能用到的物理公式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0题为化学题,11-20题为物理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卷中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9℃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 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8dm

D. 一只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kW

【答案】B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4km/h=4×m/s≈1.2m/s

故B符合题意;

C.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为一拃,约为12cm,合1.2dm,故C不符合题意;

D. 一只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60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 玻璃上的“冰花” B. 嘴里呼出“白气” C. 湿衣服变干了 D. 雪人直接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雾的形成是液化;

A.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

C.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属于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雪人直接变小是固态的雪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 食品夹 B. 裁纸刀 C. 钢丝钳 D. 核桃夹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B.裁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关于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铁轨上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 B.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C. 吸盘靠大气压强紧紧贴在墙面上 D.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轨下铺枕木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B错误;

C.用力挤压,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里面接近真空,内部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吸盘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墙面上,故C正确;

D.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C。

5.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 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球离开拍以后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球受到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扣杀时,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拍的作用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很多超市都安装了防盗报警器,超市的商品上贴有软磁条,消费者如果不买单,直接走出超市,软磁条没有消磁,防盗报警器上的检测头就会有电流产生,导致报警器会响。以下器件中工作原理与此相似的是

A. 电磁铁 B. 电动机 C. 扬声器 D. 发电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带有磁条的商品经过防盗报警器时,防盗报警器的检测头就会有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A.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做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测量小石块的质量的步骤: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故选B。

8.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B. 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D.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故A正确;

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9.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重力为5N

B.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拉力做功越少

D. 每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5J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当物重为1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动滑轮重力为

G动=

故A错误;

B.使用滑轮组时,不计摩擦,由η可知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与拉力做功的多少无关,故C错误;

D.每次提升重物时,不计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

W额=G动h=10N×0.5m=5J

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其中质量的测量是利用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的原理。质量为M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时,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的质量为

A. U B. U0 C. (U−U0) D. (U−U0)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知

U0=kM0g

U=k(M0+M)g

由以上两式可得

M=(U−U0)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18小题,共90分。21-32题为物理题;33-38题为化学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11.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答案】 (1). 音色 (2). 空气 (3). 响度

【解析】

【详解】[1]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口技艺人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2]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醒木拍得越重,声音比较大,响度比较大。

12.咸宁有竹,海若星星。如图所示,小红和几个同学散步在星星竹海,到处能闻到翠竹的清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_____;沿途看到排排翠竹向后移动,是以_____(选填“自己”或“大地”)为参照物;春天里,挖上棵春笋,能做一顿美味,炒笋的过程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笋的内能增加。

【答案】 (1). 做无规则运动 (2). 自己 (3). 热传递

【解析】

【详解】[1]能闻到翠竹的清香,属于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2]小红和几个同学散步在星星竹海,翠竹和小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看到排排翠竹向后移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

[3]炒笋的过程中,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13.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2m2,现将其底面积的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1500 (2). 变小 (3). 不变

【解析】

【详解】[1]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

=1500Pa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的受力面积变大,由p=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3]推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板受到桌面摩擦力不变。

14.虽然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一般的水都能导电。根据水的导电性可以设计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的螺线管中插入了一根软铁棒,通电后磁性会更_____(选填“强”或“弱”);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_____(选填“红”或“绿”)灯亮。

【答案】 (1). 强 (2). 红

【解析】

【详解】[1]螺线管中插入了一根软铁棒,通电后磁性会更强,原因是因为铁芯被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芯也变成了一个磁体,这样由于两个磁场互相叠加,从而使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

[2]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电磁铁所在电路被接通,电磁铁向下吸引衔铁,从而接通红灯所在电路,此时红灯亮,而绿灯不亮。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个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B。则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FA__FB(选填“>”、“=”或“<”),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A___pB(选填“>”、“=”或“<”),缸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p乙(选填“>”、“=”或“<”)

【答案】 (1). > (2). > (3). =

【解析】

【详解】[1]甲、乙缸装满了水, 正方体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B,A 的体积大,质量大,重力大,故甲缸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即:FA>FB。

[2]由图可知,正方体木块A的下底面所处的深度大于正方体木块B的下底面所处的深度,由p=ρgh可知,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A>pB。

[3]因甲、乙两个玻璃缸完全相同且装满了水,则水的质量相等,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甲、乙两个玻璃缸装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于木块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物=F浮=G排,即木块的重力与溢出水的重力相等,所以漂浮着木块时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相等,由于玻璃缸完全相同(底面积相同),则由p=可知,此时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 p乙。

16.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质量约为全身质量的3/5,则她上半身的重力约为___N。她在一段时间内做了40个仰卧起华,每次时起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m,则她在这段时间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_____J。

【答案】 (1). 300 (2). 3600

【解析】

【详解】[1]她上半身的重力

G上=G=mg=×50kg×10N/kg=300N

上半身的重力为300N。

[2]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m,则她每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W=G上h=300N×0.3 m =90J

她在这段时间克服重力做的功

W总=90J×40=3600J

她在这段时间克服重力做的功3600J。

17.(1)如图甲所示,木棒在手指上平衡,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木棒的重心上)

(2)如图乙所示,楼梯有一电灯受控于两个开关,光线较暗且有声响时灯才亮。其中“光控开关”在光线较暗时自动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响时自动闭合,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元件连在电路中。

【答案】

【解析】

【详解】(1)木棒静止,重力的作用点在手和木棒接触的位置上,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如图所示:

(2)“光控开关”在光线较暗时自动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响时自动闭合,光线较暗且有声响时灯才亮,则灯泡与两个开关串联,如图所示:

18.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答案】 (1). B (2). 増大 (3). 上窄下宽 (4). 上移 (5). BD (6).

【解析】

【详解】(1)[1]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2)[2][3]由乙丙两图可知,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保持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液体深度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应将探头适当上移,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4)[5][6]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测量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测量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橡皮膜变平可得

p水=p液体

ρ水gh4=ρgh2

ρ=

19.有一只小灯泡的铭牌上仅能看清“0.5A”的字样,小强为了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V保持不变,为了排除故障,接下来的操作合理的是____(选填字母);

A.拧紧开关两端的接线柱B.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

(2)他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填公式),图甲中____(填仪器名称)的量程选择不合理;

(3)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4)小强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只己知额定电流为I1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额=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 B (2). P=UI (3). 电流表 (4). 2.4 (5). 1.2 (6). I1 (7). I12R0

【解析】

【详解】(1)[1]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灯泡断路,因此应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检查是否是由此引起的断路,故选B。

(2)[2]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UI。

[3]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流表应选小量程,图甲中电流表的选择大量程,故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不合理。

(3)[4] [5]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即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4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U额I额=2.4V0.5A=1.2W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W。

(4) ①[6]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③[7]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串联,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当电流表示数为I1时,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与①中电流为I1时灯丝电阻相同;灯丝中电流为I1时阻值一定为R0,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I12R0

20.请阅读《彩云的形成》,并回答问题。

彩云的形成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抗击疫情的战场,让彩云之南和香城泉都并肩作战,缔结了云南人民的情谊。“云之南”“彩云之南”都是魅力云南的诗意别称。那么,你知道天上彩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海洋、植物的表面和土壤中都含有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都会变得越来越热,它们再也不能忍受炎热的时候,就变成水蒸气在空气的帮助下逃脱,它们会变得很轻,然后进入到天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就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逐渐增多并凝结到人眼能辦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大气层的最底层,因为这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阳光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形成白云;当太阳光以一定角度照射云层,经过云层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后,到达地面时,就会形成美丽述人的彩云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

A.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B.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C.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D.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2)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等组成,其中部分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_____(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热。

(3)太阳光是白光,彩云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可以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如图所示,在屏幕最低端出现的是紫光,说明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如果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最大的是____(选填“红”或“紫”)光。

【答案】 (1). C (2). 凝华 (3). 放 (4). 色散 (5). 红

【解析】

【详解】(1)[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大气压越来越低,温度越来越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2][3]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要放热。

(3)[4]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5]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小,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红光的折射角最大。

2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10cm,现将一物块悬挂在弾簧测力计下端,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不接触容器底面和侧面),容器内水深由10cm上升到12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答案】(1)1000Pa;(2)1N;(3) 3.4×103kg/m3

【解析】

【详解】(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深

h1=10cm=0.1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00Pa。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h=h2-h1=12cm-10cm=2cm=2×10-2m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V排=V=Sh=50×10-4m2×2×10-2m=1×10-4m3

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 1×103kg/m3×10N/kg×1×10-4m3=1N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N。

(3)由乙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F拉=2.4N

弹簧测力计在水中拉时F拉=G-F浮,则物体的重力

G=F拉+F浮=2.4N+1N=3.4N

物体的密度为

ρ=====3.4×103kg/m3

物体的密度为3.4×103kg/m3。

答:(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00Pa;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N;

(3)物块的密度为3.4×103kg/m3。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不变,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P1为1.8W,断开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3A;当开关S断开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滑动变阻器最大的阻值Rm;

(2)定值电阻的阻值R0;

(3)电路消耗最小功率P2。

【答案】(1) 6V ;20Ω;(2) 10Ω;(3)1. 2W

【解析】

【详解】(1)当滑片滑至a端,闭合开关时,R与R0并联,R接入的阻值最大,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P1=1.8W,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1,断开开关时,R所在的支路电路断开,变化的电流即为

I1=0.3A

电源两端的电压

U=U1===6V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

Rm===20Ω

滑动变阻器最大的阻值为20Ω。

(2)当开关S断开后,滑动电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根据图像可知,当R=2Ω时,=2A-1,即

I=0.5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的电压为

U=I(R0+R)

6V=05A(R0+2Ω)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10Ω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

(3)当开关S断开,滑片滑到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

R总=Rm+R0=30Ω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2===1.2W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2W。

答:(1)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最大的阻值为20Ω;

(2)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

(3)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2W。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743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