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2015年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多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短语结构类型、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病句修改等。此外,试卷还涉及了阅读理解和作文审题思路,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掌握常见汉字的正确读音和字形,准确运用成语,熟悉文学常识,了解名著内容,能够默写常见古诗词,具备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够分析诗歌意境,理解文言文内容并进行翻译,能够分析文本的表达效果。

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2015·山东德州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焦灼(zhuó) 荒谬(miù) 跟帖(tiě) 面面相觑(qù)

B.脊梁(jǐ) 禁锢(gù) 开涮(shuàn) 浑身解数(jiě)

C.徜徉(cháng) 拂晓(fò) 潜水(qián) 玲玲剔透(tī)

D.雀跃(yuè) 粗犷(kuàng) 吐槽(cáo) 断壁残垣(yuán)

1.【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正误的辨识。B项中“浑身解数”的“解”应读作“xiè”;C项中“拂晓”的“拂”应读作“fú”;D项中“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答案】A

(2015·山东德州市)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2分)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宗相连。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2.【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正误的辨识。A项中“历尽心血”的“历”应为“沥”,B项中“错宗相连”的“宗”应为“综”,C项中“各个不同”中的“各个”应为“各各”。

【答案】D

(2015·山东德州市)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3.【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运用的能力。C项中的“看风使舵”是贬义词,用在沉着、机智、灵活的汪涵冷静救场的事情上不合适。

【答案】C

(2015·山东德州市)4.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非常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第68届嘎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A),来自中国台湾的候孝贤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刺客聂隐娘》是候孝贤酝酿多年(B)的作品。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C)。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被候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认为影片优美舒缓(D)、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

4.【解析】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类型的辨识。“非常坚强”“高度评价”是偏正结构,“落下帷幕”是动宾结构,“酝酿多年”是动补结构,“优美舒缓”是并列结构。

【答案】C

(2015·山东德州市)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是孟子及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正误的辨识。B项中所提到的贾雨村是《红楼梦》的人物。

【答案】B

(2015·山东德州市)6.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两处修改。(2分)

①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风富。②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③建筑独特的董子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①是句式杂糅;②缺宾语;③“建筑独特的董子街”“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是三个偏正短语,且中心词都是名词,而“黑陶的工艺精致”是主谓短语,应改为与其他三个短语一致的短语。

【答案】示例:①删去“充满了”或“无比丰富”;②在句末加“地方”或删去“一个”;③“黑陶的工艺精致”改为“工艺精致的黑陶”

(2015·山东德州市)7.名著阅读。(4分)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_________________。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_____________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__________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_________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②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选项是( )

A.高老庄 B.五行山 C.戏嫦娥 D.闹天宫

E.金身罗汉 F.净坛使者 G.贪吃懒做 H.慈悲坚韧

7.【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根据选文内容,可知这里选文是节选《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中的文字,因此第①题第一空中所填沙僧回答的内容是“人生果”,第二空的地点以及后两空中应填写的人物都能依次填出。填写第②题时,可用排除法,五行山(B)、闹天宫(D)都与孙悟空有关;金身罗汉(E)与沙和尚有关;慈悲坚韧(H)与唐僧有关。剩下的就是与猪八戒有关的了。

【答案】示例:①人参果 五庄观 镇元大仙 观音菩萨 ②A C F G 。

(2015·山东德州市)8.默写。(5分)

①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

④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正如《论语》中所说 , 。

⑤人有品,花亦有德。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 ____ ,

8.【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①②都是对接式的默写题,只需根据题目中的上句(下句)填写出对应的下句(上句)即可;③要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④根据“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去选择有关句子。⑤开放性试题,扣住“花的品德”选择适当的古诗文名句即可。

【答案】①采菊东篱下 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示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15·山东德州市)9.综合性学习(4分)

①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

②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是 ,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

③金秋九月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人生旅途。展开想象,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怡人秋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析】本题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查。①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隶体字一般容易识别。②秋天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但中秋节没有赏菊和登高的习俗。③所写的语段必须围绕“怡人秋色”这一中心,运用修辞,70字之内。

【答案】①B ②重阳节 ③示例:九月一到,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飘过校园。在这醉人的季节里,我也将迎来金色的收获。

二、阅读

(2015·山东德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5题

[一]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0.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赏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在了解全诗感情的基础上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答案】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1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来描绘画面。

【答案】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2015·山东德州市)[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理解。C中的“腰”和例句中的“夜”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B、D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C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中的多义词的理解。A项中加点的两个“是”分别为:表判断;这,代词。B项中两个加点的“与”字分别为:参与,这里指导欣赏;和。C项中两个加点的“间”分别为:交错;参与。D项中两个加点的“从”都是动词,“跟从”之意。

【答案】D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一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天机清妙:性情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二要注意把第②句中后面分句的句式——反问句的语气翻译出来。

【答案】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从表现手法和写作目的方面思考。如“猿鸟乱鸣”通过对动物活动的描写,为画面增添灵动感,表现了生命的活力,渲染了欢快的气氛;“吠声如豹”以形象的比喻来写冬夜的寂静。

【答案】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与朋友分享美景真情,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本文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于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

【答案】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译文: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2015·山东德州市)[三]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

张伟生

①自从扇子成为书画艺术的一个特殊载体以后,它的本体属性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其在艺术语汇情景中得到阐述的过程,进一步奠定了扇子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②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恐怕是在三国时代。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载有“杨修与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记录,这说明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文人学士就喜欢在扇面上泼墨作画了。书画与扇子的结合,使得艺术欣赏、收藏日愈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享受的客观需要。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赠老妪卖扇、苏东坡画扇断案等民间故事,就着实证明了这一点。扇面书画的真正兴盛,是在明代以后。明永乐皇帝朱棣极力推崇,在宫中命“待诏”书写扇面,令“画院”画扇,直到成化年间,才在民间广为推行。

③扇面书画以其特殊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形制:团扇和折扇),显示了迥异于其它书画形制(如条幅、横卷、册页、楹联、尺牍、屏条等)的美感特征,概其要者,突出地反映在其精致小巧、活泼多变上。通常,一件书画作品总是在形制上表现为方或长形,而扇面却以其特殊的圆形、椭圆形、拱形去营造灵巧、活泼、典雅、精致的艺术美感。扇面的天地较小,形态特殊,书画家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排列上别出心裁,因此,精美的书画扇面,往往能给人们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感受,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扇面以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质,为书法、绘画合璧提供了特殊的载体,时常人们所见“一字一画”式以及格景书画扇面,就是体现了融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美感。

④从扇面书画创作的技法去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⑤疏密有致。扇面书法的构图布局十分讲究,尤其是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呈半环形状,又有很多折裥,排列布局决非易事,要使书写的扇面给人以疏朗、典雅的艺术感受,就必须依循虚实有致、实中有虚的原则,也就是说画面不宜布满塞足,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甲 ] 。

⑥大小适宜。由于扇面的尺幅较小,书写的天地极其有限,因此在扇面书写时,对字体大小的控制要十分经意,内容与形制、整体与局部、正文与落款等都要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乙 ] 。

⑦轻重得当。扇面上笔墨线条的展示,必须具有整体的感觉,而平衡则是这种感觉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折扇扇面上书写,其空间恰似影视中的宽银幕,前后着墨轻重都要整体把握,头重脚轻或前轻后重,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有改动)

17.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扇面书画的真正兴盛,是在明代以后”“直到成化年间,才在民间广为推行”这几句写出了扇面书画的发展历史。

【答案】示例:介绍了扇面书画的发展历史。

18.本文主要从扇面书画的 和 两个角度介绍了其形式美感。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文章第③段写扇面书画的形制,第④⑤⑥⑦段写扇面书画的创作技法。

【答案】示例:形制 创作技法

19.将下面两句话填入原文划线处,[甲]处应为 ,[乙]处应为 。

A.正如明代书家祝允明所比喻的,在扇面上写字犹如舞女在瓦砾上跳舞,“环肥燕瘦,终减态耳”。

B.所谓“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自有波涛在”、“长河无点墨,似见笔纵横”,映现的就是这种意境。

1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衔接的能力。还原句子前,先要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和全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B写的扇面书画的布局,应放在甲处,A 讲的是如何写字,应放在乙处。

【答案】B A

20.结合全文,说说第3段中“小中见大”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扇面的天地较小……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可知,“小”指扇面空间,“大”指扇面书画能带给人的艺术感受。

【答案】示例:扇面空间虽然很小,但是扇面书画能带给人广阔想象空间和丰富的艺术美感。

(2015·山东德州市)[四]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21.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作者以第三人称向人们讲述了主角贺先生的故事。先写一间大学,渲染一下文化氛围,再引出人物,从名字、专长、外貌、应激反应等,再把他放到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文化大革命,通过残酷的生活条件及与淘淘等的对比,把贺先生的精神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答题时要注意“形象特征”四字的要求。

【答案】示例:相貌平凡;洒脱随性;学识渊博;从容镇定;责任感强;富有情趣。

22.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人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陶淘在文中主要起线索和映衬作用。

【答案】示例:①陶淘是贺先生故事的见证者,起到线索作用;②陶淘在生活中的表现与贺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贺先生的品质;③陶淘的积极变化侧面体现了贺先生的人格魅力。

23.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解析】本题考查精彩语句的赏析。可从人物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以及文章前后照应等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描写的是贺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游街批斗时的情形,他所追求的是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一个人只要有追求,他就会有生存下去的欲望,所以贺先生没有因为生活的残酷也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表现得非常镇定。

【答案】示例: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镇定,照应了前文的“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24.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分析。对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从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交代写作顺序、交代文章主题、情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文为文章行文的线索等方面思考。本文标题的作用可按上面的提示逐一思考。

【答案】示例:①“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②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③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25.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

2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个性理解。可按题干中“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谈读书与为人处世的关系,并“联系你的读书经验”。可从自己所读的书在对自己人生或生活的启迪的角度谈“影响”。 观点要正确,论述须有理有据,语文通畅。

【答案】示例:《论语》显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身影;《呐喊》充满了对黑暗统治和丑陋现象的痛恨;《巴黎圣母院》洋溢着对爱、对人道主义的向往,始终闪烁着人生的光芒……它们教会了我欣赏并弘扬真善美,厌恶并摒弃假恶丑。

三、作文

(2015·山东德州市)26.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 。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考生本人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审题思路】

补题时,要考虑所补内容与“那份”需搭配,如:爱、真情、温暖、美丽、感动、期盼,等等。本文体裁不限(除诗歌外),如写成记叙文,要注意交代记叙的重要要素,对事情的关键部分和主要人物要重点记叙或描写,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如写成议论文,要注意论点正确、鲜明,所选论据要恰切、新颖。不管写成哪种体裁的文章,对题中的“留”要作交代,否则会变成“心中的那份 ”,这样就扣题不紧了。

范文:

留在心中那份温暖

清明。如针织般的细雨,打在脸上,潮潮的。捧着素雅的菊花,踏着泥土的芬芳,来到了 那个熟悉却又心寒的地方。

雨下着,就这么一直下着,好似在我头顶笼罩了一层又一层的阴霾。近了,更近了。望着那大理石的墓碑和照片上微笑的你,我泪水如潮水般涌出眼眶。霎那间,所有关于你的零碎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一个个迅速闪过。顷刻间,思念侵袭了全身。我无力的坐到地上,失声痛哭。

那是一个女孩打耳洞,男孩染黄发的年岁,刚站在这个年岁初的我,以稚嫩的眼光面对着这一切。很快,我融入进去了。我开始不上课去树林里睡觉,开始在手背上刻刺青。我开始学会了坏孩子们所有的坏。 当父母忍无可忍的打了我一巴掌时,我愤怒的瞪着他们,跑出家门,冲进了外面滂沱大雨的世界里。

不知道跑了多久,也不知道累。只是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早已分不清。看到那红木色的门,我还是敲了下去。你开门后,看见全身湿透的我,赶忙把我拉进屋里。

换上表姐的衣服,你把我摁在床上,给我盖好被子。“奶奶”我叫道。“先睡会把。我给你熬了鸡汤,一会就好。”

睡眼惺忪中,你把我叫醒。趴在桌子上喝着你熬得汤。那温暖从喉咙一直流到了心里,温暖了我整颗心。我抑制不住,扑到你怀里放声大哭。你给我讲了好多。

你知道么?那一刻我悄悄的把那份温暖留在了心底,一直保留着。

时光的镜头被慢慢拉回。看着黑白相片上你的笑,我无声的落泪。为什么?为什么要离开的那么早?为什么不等到我可以给你温暖的那一天?

你走了,我把那份温暖留在了心底。那我想要给你的那份温暖怎么办?

留在心底的温暖,永生难忘。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108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