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8文言虚词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其常见虚词的理解。题目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文言虚词,包括“之”、“以”、“于”等,并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些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具体虚词用法的认知,还考察了他们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应用。

考点跟踪突破38 文言虚词(B卷)(对应学用272页)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B )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何陋之有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左臂挂念珠倚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2016·新疆建设兵团)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

A.心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全石以为底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乃记之而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必以分人    杀之以应陈涉

B.吾视其辙乱 安陵君其许寡人

C.公将驰之 故逐之

D.战于长勺 所欲有甚于生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渔人甚异之 公将鼓之

B.各复延至其家 安陵君其许寡人

C.于时冰皮始解 其一犬坐于前

D.可以为师矣 卷石底以出

5.选出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B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名之者谁

D.何陋之有

6.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7.下列四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其此之谓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

B.于我如浮云 求石兽于水中

C.而疑邻人之父 人不知而不愠

D.去后乃至 乃石性坚重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怅恨久之 天下顺之

B.公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起于鲁 管夷吾举于士

D.扶苏以数谏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徒以有先生也

B.楚王问其故 安陵君其许寡人

C.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D.胡不见我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10.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何以战

A.卷石底以出 B.今吾以十倍之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塞忠谏之路也

1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必再三易之不厌”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宋何罪之有 B.委而去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妾之美我者

12.选出“以”的用法、意义和“太夫人以荻画地”相同的一项( C )

A.徒以有先生也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C.修以风节自持 D.以塞忠谏之路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弗之怠

A.何陋之有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或置酒而招之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C )

A.无从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皆以美于徐公

C.当余之从师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或遇其叱咄 或以钱币乞之

15.下列句子中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贤于材人远矣

C.胡不见我于王  D.皆朝于齐

16.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如土石何

17.(2016·南宁)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贤于材人远矣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9.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负者歌于途 至于再三

B.渔人具答之 因取旧案反复观之

C.醒能述以文者 无以自遣

D.酿泉为酒 未为人知

20.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相同的一项( D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也

B.何不见我于王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一项是( B )

例:却之则疑且忿 之:代词,代馈送的物品

A.宋何罪之有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吾妻之美我者

22.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和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句( D )

例:君以鼎为国

A.以塞忠谏之路 B.计日以还

C.以中有足乐者 D.以头抢地耳

23.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忽啼求之 B.弗之怠

C.或以钱币乞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4.与“皆以美于徐公”中“以”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C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以君为长者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B )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2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呼尔而与之

A.人皆有之 B.得之则生

C.行道之人弗受 D.蹴尔而与之

2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欲穷其林 其如土石何

B.名之者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起于鲁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D.以激怒其众 夫不能以游堕事

28.(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躬耕于南阳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以其境过清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之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9.下列句中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D )

A.愿借子杀之 B.公将鼓之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133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