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等多个方面。试卷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拼音、词语注音、成语使用、病句修改、文学常识、默写以及口语交际等方面。同时,试卷也涉及了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现代文阅读部分,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

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名师精选中考真题+详细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考生注意:

1.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全卷共三道大题,25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面对我们时代卷(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hè)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钟磬(qìng)    翌(yì)日     拾(shí)级    参(cēn)差不齐

B.摒(bìn)弃    轶(yì)事     殷(yīn)红     锲(qiè)而不舍

C.笑靥(yàn)    晕(yūn)圈     颓(tuí)唐     忍俊不禁(jīn)

D.菡萏(dàn) 颤(chàn)动 刹(chà)那 争妍(yán)斗艳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习主席在与普京总统会时强调,中俄友谊源远流长,中使全面战略合作伙作关系深厚的根基。

B.种雪生百无聊赖时,想到的不是去网吧打游戏,而是到黎明湖边感受自然。

C.张老地对《古文观止)理解独到,同学们每次听到会心处都叹为观止。

D.因为制作者精益求精,所以《朗读者》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B.高中生活的美好愿景经常浮现在同学眼前和耳边。

C.大庆的春天是一个冰雪消融,迎春花盛开的地方。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且加强了“上合”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作品有《春》《背影》《荷塘月色》。

B.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风骚: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在文学作品中,风骚也可指文学才华,如“稍逊风骚”。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通过主人公在四个国度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几处早莺争暧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论语)八则》)中强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取得很好的效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友李明即将去北京读高中,临別前,张华用(送少之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宽慰朋友:相隔很远只要友深厚,就好像使此在身边一样。

7,结合上下文,在划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2分)

大、小熊猫从名字上看似乎有亲缘关系,______①________,大熊猫属于熊科,小熊猫属于鼬超科中的小熊科,二者”分家”有400多万年。_____②_______,它们都以竹子为食,而且两者前掌还都演化成一根被称为伪拇指的第六指,以帮助抓握竹子。

8,口语交际。(2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研级举行以"月”为主题的诗例桶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语句通顺,引用1-2句言诗词,不超过60字(标点不占字数)

60字

三、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题。(17分)

古诗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天狼】星名。《晋书·天文志》中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侵略。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辽和西夏。

9.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上片描写了一个冬猎场面,下片侧重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

C.“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写太守率众人观看孙郎亲射虎。

D.本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10.这首词的结尾三句勾勒出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古文阅读】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太夫人①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②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节选自欧阳修《太夫人教子》)

注:①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②少微:微贱。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4分)

①名之者谁               名: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③吾儿不能苟合于世           苟:

④启处之有素矣 素: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醉翁之意不在酒 乃记之而去(小石谭记》)

B.在乎山水之间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自其家少微时 其真无马邪(《马说)

D.治其家以俭约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13.选出画波浪线句子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1分

①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②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译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4分)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①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②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折时代。

③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度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立在海海之中,一海洋考察船己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④由于世界人ロ的急剧増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呼: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泉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⑤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湖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⑥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早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⑦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有删改)

15.第③段运用 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分)

根据本文,海洋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哪些希望?(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三)阅读《我们为什么要阅读》ー文,完成17-20题。(11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7日第4版,有测改)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 等论证方法。(2分)

第②段写小男孩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 请写出你依靠课外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标点不占字数)(4分)

(四)阅读《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一文,完成21-24题。(14分)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费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在自家庭院里樹样。小院落里,土地似乎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把子,执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的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细节描写和拟人修辞,写出了蒲公英有生机的特点。

B.劳动返校后,我写了以“蒲公英也有梦想”为标题的作文,暗示了我赞同老师对于人生的理解。

C.作者从蒲公英身上得到很多感悟,这些感悟只来源于十年间与自家庭院中蒲公英的默契。

D.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回扣标题,并用肯定的语气将我与蒲公英的默契在时间上做了延伸,深化了文章主旨。

22.文章题目中,“默契”一词的表层含义是 ;

深层含义是 。(2分)

23.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哪些人生感悟?这对你的人生有何启示?(6分)

三、作文(50分)

25请以“没想到,我真的可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帙;荷

2-5、DCAB

6、1)谁家新燕啄春泥 (2)略无慕艳意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长烟落日孤城闭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7、(1)其实它们属于不同的科 (2)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8、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今天大家欢聚一堂,青天几何?是否也有人暗暗追问?望着这轮皎月,是否在黑夜中找到一丝光明?让我们慢慢感受月光轻轻的温度,将沉重的心灵洗礼。接下来请大家各疏其才,尽情的吟咏这轮明月

9、(1)B 10、勾勒出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愿为国出力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的慷慨激昂情感。

11、①命名;②领会;③苟且;④本来。 12、D 13、② 14、①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②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

15、打比方、举例子 16、示例:高蛋白食品、价格低廉的电力、水资源、生存空间

17、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8、由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论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点明阅读的作用,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阅读是为了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20、示例:我读高尔基的《童年》,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艰难闲苦的生活可以磨砺人的意志,让人变得坚强;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存在,我们要学习主人公能够正视苦难,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

21、C。 22、示例:表层含义是指“我”与蒲公英在庭院相遇。深层含义是指“我”(“我们”)与“蒲公英”一样,庸常但不庸俗,努力奋斗,平和,乐观,心怀温暖、感恩和爱。 23、示例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叶片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示例2: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蒲公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24、①作者的感悟:默默挺立着朴实的身躯,不懈不怠,固守一处绽放自己的价值;②虽然平凡但是顽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即使无人问津也努力完成人生历程,在奋斗的过程中持守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心怀感恩和爱。 ②对于学生的我,应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梦想,做好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准备。我们要像蒲公英一样,不能因为平凡而放弃了追求梦想的权利,尽管生活还要归于平淡,也一样要拥有乐观的心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147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