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四大板块,19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城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一、寻·文化之旅(32分)
(一)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小题。(16分)
1. 下面是“以和为贵”探究组创作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2)_____________。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_____________。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6)_____________。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请依据颁奖词,从备选对联中选出最适合宁宁家庭的一副对联( )
【颁奖词】
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全家行动,用奉献诠释和美;疫情紧急,义无反顾,医者仁心,用行动践行和美;千里驰援,守望相助,三代和睦,用家风传承和美。
【备选对联】
A. 义方教子勤为德 大志兴家寿乃康 B. 移山岂笑愚公拙 填海当知精卫专
C. 白衣逆行担道义 薪火相传远家声 D. 风雨有情洁宇宙 人间重爱育桃李
(二)(16分)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新增《活板》一文,下面是课文及部分注释。请你自读,了解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①
沈括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③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④。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⑤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⑥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⑦之,药稍镕⑧,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⑨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⑩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⑪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⑫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⑬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注释】①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②板印:指雕版印刷。③冯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倡者。④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⑤冒:覆盖。⑥范:模子。⑦炀:烘烤。⑧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⑨自:另自,另外。⑩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⑪奇字:生僻字。⑫燔:烧。⑬殊:根本。
4. 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5. 下面是“毕昇科学精神”探究单,请你根据要求补充完整。
6. 本文有些语句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特点,请找出一处,仿照示例加以说明。
【示例】“薄如钱唇”,写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二、论·交友之道(13分)
下面是初三(1)班第组的小组讨论,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讨论背景】
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初三(1)班第一组就此展开讨论,小组长孙志远担任主持人,沈弘毅、李择善、张思齐三位组员参与讨论。
【备用材料】
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讨论规则】
【讨论记录】
主持人(孙志远)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张思齐 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沈弘毅 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需要经过现实中的相知相惜。
李择善 思齐、弘毅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张思齐 刚才李择善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启发。确实,新闻里不时会有网上交友被骗的惨痛案例,我们中学生尤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我们也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网上交友我们要持审慎的态度,否则很可能遭遇交往陷阱。
主持人(孙志远) 刚才大家针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达成了共识:网上交流直接快捷,但作为虚拟的世界,网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从讨论中,我们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7. 根据【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8. 孙志远的开场白和沈弘毅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
9. 请你以【备用材料】为理由,发表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的看法。
三、赏·文学之美(32分)
(一)(6分)
10. 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完成小题。
【典故】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般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二)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重复”。(8分)
11. 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儒林外史》中重复出现的“帽子”。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为句中的人物选择相应的帽子,并结合人物身份或人生追求说明理由。
(1)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王冕)便戴了__________,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2)(周进)头戴一顶__________,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备选帽子】旧毡帽 高帽
我选第__________句作答,__________(人名)戴的帽子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
阅读《吃鲫鱼说》及某同学做的批注,完成下面小题。
13. 解决【批注2】的疑问。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漂”字的读音及释义,据此推断“托漂”的“漂”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
14. 挑战【批注1】。赏析语言。请你自选角度,对第③段划横线句也做一赏析。
15. 阐释【批注3】。第⑩段划波浪线句子富有画面美,请作出阐释。
16. 回应【批注4】。根据理解,为下面语句设计朗读的重音或语速(一处即可),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饭菜之后,便饮鱼汤。汤宜慢饮,每勺少半,徐徐入口。鱼之精华,尽在汤中。
17. 联结【批注5】。冯骥才散文集《世间生活》有下面四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人生感怀 (2)生活雅趣 (3)人间生灵 (4)旅行印象
四、探·表达之义(68分)
表达是交流的工具,是心灵的告白,是思想的传递。(68分)
18. 根据下面的招募海报和报名邮件,请你代王老师给赵博志同学写一段回复,告诉他结果并说明理由。结果可以是“录用”,可以是“不录用”,也可以是“待定”。
要求:交代清晰,表达得体,字数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个写作任务,按要求写作。
常常有这样的情境——
太吵了……静一点。
太闹了……静一点。
太烦了……静一点。
要求:(1)按照写作标准写作;
(2)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