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语文
绍兴·人文之路
学校组织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主题学习,请一起参与。(34分)
“东南山水越为首”,绍兴“千岩jìng① 秀、万壑争流”的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登临唱和,以诗抒怀,绍兴也因此成为渐东唐诗之路的核心段。让我们从镜湖到上虞,溯曹娥江入剡溪,经沃洲天姥,抵天台石梁,走一走这条自然之路,xīn② 赏江南风光;走一走这条诗歌之路,líng③ 听文人心声;走一走这条人文之路,领lüè④ 历史韵味!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 选出下列加点字与片段中“唱和”的“和”读音相同的一项。
A. 惠风和畅 B. 曲高和寡 C. 和颜悦色 D. 和光同尘
3. 阅读“诗路吟唱”,填写与之意趣相近的诗句。
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嵊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
[明]陈继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方眺览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鸡款予。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觌④其貌,骯髒⑤矍铄;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猗欤休哉⑥!真世不易觏⑦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韵以纪胜概⑨,云: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云山纵意权⑩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⑪阴。韵成东白,主复延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⑫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①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王衍传》,“宁馨儿”后为小孩的美称。③爵、斝jiá:古代酒器。④觌dí:见;⑤骯髒kǎng zǎng:刚直,不屈不挠。⑥猗yī欤休哉:多么快乐啊。⑦觏gòu:见,看见。⑧爰yuán:于是。⑨胜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⑩权:姑且,暂且。⑪五柳: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⑫鞅掌:繁忙,劳累。
4. 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
①方眺览间( )
②诚葛天民之民也( )
③忽一童子把竿垂钓( )
④主复延余就席( )
5. 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主 席 陪 话 者 即 向 之 策 杖 老 翁 也 一 唱 一 酬 觥 筹 交 错。
6. 阅读文章,完成鉴赏。
7. “潇溪”因何被陈继儒视为“胜地”?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中国·绿色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相关数据:
材料二: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豌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建“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试点工作收官。2022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材料三:
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如果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值得注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资源化并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要求逐步完善和延伸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依赖固废处理企业的创新科技与标准化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2022.2.28整理)
8. 选出以下推论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
A. 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2017年到2019年,就增长了3365.8万吨
B. 因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城市主要固体废物中占比最大,所以需要最先处置。
C. 为了保护土地、减少污染,固废处置需要改革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
D. 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产生各类固体废物,才能创建真正的“无废城市”。
9. 创建“无废城市”需要多方合力,请根据材料填写思维导图。
10. 运用三则材料的相关知识,分析绍兴市或佛山市固废处理做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绍兴市:绍兴市是全国“无废城市”试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市。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曾分布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产出的各类固废不计其数。近年来,柯桥大力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园内各项目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处理,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余热供污泥干化、餐厨垃圾提油,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焚烧炉助燃……
我选( )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中学将创建“无废学校”。调研中发现,校内固化物占比最大的是饮料瓶,各类垃圾桶内均有发现。
运用材料知识,向校长、同学建言献策,提出具体做法并说明其依据。
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12. 观察生态环境部(Ministry of Ecology Environment)徽标(见下图),介绍图标内容,阐释其寓意。
要求:150字左右,介绍明白清楚,条理清晰,阐释合理。
我们·成长之路
【阅读·完善自己】(26分)
13. 根据阅读积累,为下列名著人物选择句合适的独白。
①尼摩(《海底两万里》)( )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③方鸿渐(《围城》)( )
A.我只想靠出卖力气活着,谁知得出卖灵魂。
B.饥饿,疾病,甚至死亡,都无法使我屈服。
C.我是正义!我是力量!我是权利!
D.我的人生,既无可进的进口,又无可去的去处。
14. 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
备选人物:王冕(《儒林外史》) 简·爱(《简·爱》) 孙少安(《平凡世界》)
示例:我选择《红岩》中的江姐。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为了执行任务,她忍痛离开了年幼的孩子;在渣滓洞,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为了保护同志,她从容就义。江姐舍了平凡的生活、无价的自由乃至宝贵的生命,守住了革命信仰,守住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我选择______(人名)。我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太阳和蜉蝣》,完成后面小题。
太阳和蜉蝣
汤汤
①一只蜉蝣从水里一点一点钻出来。远远的天边,一个红红的家伙一点一点冒上来。蜉蝣高兴地和它打招呼:“你好,你很神奇呀,你一来世界就亮了。”
②“你好,小蜉蝣。”“你认识我?你是谁呀?”“我是太阳。”“太阳,我好快乐呀,我有一天的生命,你和我一样吗?”
③太阳没有回答,往上走了走,一个太阳和一只蜉蝣没法说那么多。
④蜉蝣扇着细小的翅膀飞呀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这么新鲜,一切都这么好看。
⑤“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蜻蜓。”“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狗尾巴草。”
⑥“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蜘蛛。”“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蒲公英。”……
⑦蜉蝣好快乐。她一抬头,看见太阳比原来高出了许多。“你要到哪里去呀?”“走到天那边,这样一天就过完了。”太阳说。“我们都有一天生命,我们多么幸运!”蜉蝣说。
⑧太阳不再说话,和一只小蜉蝣能说清楚什么呢。
⑨这时,一只蝌蚪叫住蜉蝣,说:“你可以当我的见证者吗?见证我脱掉尾巴,长出四肢,变成青蛙。”“我很愿意,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我变成青蛙需要两个月,从小青蛙变成大青蛙需要一两年。”“那是多久?”“一个月有很多很多天,一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天。”
⑩“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变成青蛙了。”
⑪蜉蝣遇见一只野鸭,它正在孵蛋。野鸭说:“我有十颗蛋,每颗蛋里藏着一个孩子,孩子们会从蛋里钻出来,非常非常可爱哦。”“太有趣了,我要在这里等他们出来,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可等他们钻出来至少还要十天呢。”
⑫“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可爱的孩子们了。”
⑬蜉蝣停在一个花蕾上歇息。“我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哟,等我开了,你就知道了。”“好呀,我在这里等你开,我有一天的生命呢。”“一天?可我明天才开呀。”“明天是什么?”“今天过去就是明天。你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吗?”
⑭“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最美丽的样子了。”
⑮蜉蝣好半天不再飞……
⑯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你难过了?”太阳问。“有一点。”蜉蝣说,“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难过吗?”太阳说:“哦,我活了很久很久,还能活很久很久。”
⑰蜉蝣没有说话,在阳光里飞呀飞,小小的身体那么美。
⑱“太阳,一天之外是怎样的?”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哦,是这样啊。”
⑲“春天过去是夏天,
⑳夏天过去是秋天,
㉑秋天过去是冬天,
㉒冬天过去是春天,
㉓春天过去是夏天……”
㉔“现在是夏天。”“哦,是这样啊。”
㉕“有晴天,有雨天,有刮风天,有下雪天……今天是晴天。”
㉖“是这样啊。如果……我有很多天就好了。”
㉗蜉蝣发了一会儿呆,又说:“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太阳想,一天有什么用呢?
㉘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她发现飞得越高,看见的世界就越大。
㉙“世界有多大?”蜉蝣问太阳。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世界很大,这片洼地以外,有村庄,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㉚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㉛“太阳,你在往下走呢。”是的,走到你看不见我,一天就过去了。”
㉜“哦,我的一天快过去了。”
㉝太阳以为蜉蝣会伤心,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可她又飞起来了。
㉞“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现在我要飞向你。”
㉟“我很远。”“我不怕远。”
㊱“你飞不到的。”“我想试试。”
㊲“我真的很远。”“飞一点,就会近一点。”
㊳“那么,我等你。”
㊴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闪亮,她一闪一闪,一闪一闪,朝着太阳飞去。太阳为她停住脚步。
㊵飞着飞着,飞着飞着,蜉蝣飞不动了。她收拢翅膀,任小小的身体一点一点飘落。她落向水面的时候,太阳也落了下去。
㊶天黑了。
㊷天又亮了。
㊸太阳照在这片洼地上,
㊹照着一切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15. 根据故事相应情节,分析小蜉蝣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16. 根据要求研读故事语言。
17. 作者为何选择“太阳和蜉蝣”这组形象来创作这个故事?请简要分析。
【写作·表达自己】(60分)
18.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来自热线88643111:越城区孙端街道的上亭路上有棵香樟树,因树干大幅度弯曲,呈“歪脖子”状。“这棵行道树造成的伤害可不少,一些可机停车时,没有留意到它,结果车尾撞上‘歪脖子’,”近日,上亭路上的一些商家打来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处理这棵行道树,别让车主再“中招”。
记者随后采访了各方人士。在路边开店20多年、看着香樟树长大的谈师傅表示,希望移走这棵树保留车位;附近的卢师傅在树上挂了塑料袋,写了“小心停车”;街道办接到市民反映后,采取了临时警示措施并研究后续处理方案;园林专家表示,如果用扶正的方法,树木会面临死亡风险;……
(《绍兴晚报·热线通》2022.5.16)
任务一:以“热线通”内容为素材,结合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可立足现在,也可回望过去,亦可设想未来;可用树的视角,也可用谈师傅等人的视角,亦可用其它视角。
任务二:这棵树的境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生活中有类似的现象吗?你如何看待?把你的联想与思考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1)任选其一写作;(2)题目自拟;(3)不少于600字;(4)不出现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