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需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涵盖基础知识及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五大板块。题目设计涵盖了拼音、词语辨析、成语使用、病句修改、文学常识、汉字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涵盖了拼音、词语辨析、成语使用、病句修改、文学常识、汉字文化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愿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撰文(zhuàn) 应和(hé) 星宿(xiu) 咄咄逼人(duō)

B.揶揄(yé) 迤逦(lǐ) 谄媚(chǎn) 言简意赅(gāi)

C.哽咽(yè) 狞笑(níng) 倔强(jué) 苦心孤诣(yì)

D.无垠(yín) 贿赂(lù) 绰号(chuò) 彬彬有礼(bī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铿锵 战战兢兢 相提并论 B.虔诚 韬光养晦 大相径庭

C.麒麟 司空见惯 首屈一指 D.狼籍 今非夕比 人情世故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14日,在俄罗斯世界杯的揭幕战上,沙特队出师不利,负于对手。

B.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C.桂林各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D.安朗看到电视上的特技表演,很是羡幕,却只能望洋兴叹。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6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相继发生两起森林火灾,近千人赶赴扑救。

B.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C.2018年高考期间,全国天气复杂:南方台风来袭,北方高温炙烤……

D.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三下南海探测,在深海探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5.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 B.③⑥④②⑤① C.⑤④①⑥②③ D.⑤①④⑥②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 《书》 《礼》 《易》 《春秋》合称为“五经”。

二、综合性学习

研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材料一】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材料二】常用汉字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材料三】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材料四】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婉转动听,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汉字结构讲究对称,字形优美,其书写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许多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比如由“花”可以组成“红花”、“白花”、“鲜花”等。

7.与上述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吻合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在数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数量庞大,但常用汉字有限。

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2000-3000个常用字就能够阅读一般的书刊。

C.汉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交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汉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构成新词,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文字。

8.某地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 )(2分

A.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

B.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

C.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

D.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

三、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你了解太阳吗?》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慧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②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③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阳的能源所在地。

④太阳内部0.25-0.86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一半。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⑤对流层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从对流层向太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低频声波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⑥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太阳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均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⑦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层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钟或生光以后几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才能看见在日面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⑧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1%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⑨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大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太阳究竟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⑩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最终也会死亡。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46亿年前,还将延续45至55年,之后,它将因耗尽氢燃料和氦燃料,坍缩成一颗白矮星。 (来源:新华闻2018-05-27,有改动)

9.对全文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列数字)

B.太阳的核心区域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作比较)

C.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层。(下定义)

D.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摹状貌)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的核心区域。

B.太阳是宇宙中众多的恒星之一,也有寿命,现在的太阳正处在“中年”时期。

C.日冕的温度很高,但亮度微弱,因此,即使在日全食时也难展现其光彩。

D.“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几乎”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2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刻露:鲜明地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树林阴翳(阴影)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宣上恩德(宣扬) 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晦明/变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2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 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

18.【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五、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

19.(1)默写(每小题1分,错字,字、添字,该小题不得分,共7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采菊东离下, 。(陶渊明《饮酒》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⑦上合组织峰会9日举行,面对八方来客,我们可以说: ,

。(《论语》六则)

(2)课外读积累(每空1分,共3分)

①凡事预则立, 。

②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

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这位大仙是 (名字),他惩治唐僧师徒四人是因为

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

20.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浮动曲临江。

七、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老臣的《拱桥》一文,完成21~25题。(15分)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解。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来吧,孩子。”他又说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有删改)

2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写出“拱桥”在文中蕴含的三层含义。(3分)

22.校长怎样惩罚犯错的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2分)

23.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要说明。(4分)

24.从叙事安排角度来看,文章划线句中“爬”这个动作,是否显得突兀?为什么?(3分)

25.这座“拱桥”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理解这座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3分)

八、写作(50分)

26.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以“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A 2.D 3.C 4.B 5.A 5.B 二、综合性学习(4分) 7.C 8.B 三、现代文阅读(18分)(I)(6分)

9.B 10.C 11.C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2.D 13.A 14.D 15.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4分)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

(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 “其”,这里,0.5分) (二) 古诗词鉴赏(6分)  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18.(3分)答案要点:结合词句内容1分,分析2分。甲词分析须立足于“委婉曲折”,乙诗分析须立足于“豪迈奔放”。 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1分),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1分),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1分)。(“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1分),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1分),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分)。(“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五、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 19.(1)(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小题不得分,共7分) 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禅房花木深 ③悠然见南山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身老沧洲 ⑥烟波江上使人愁 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①不预则废 ②镇元大仙;孙悟空推倒(毁掉)了人参果树。(3分) 六、书写(5分) 10.评分标准: 结体合理,风格统一,用笔有法度(5分);结体合理,笔画稍弱(4分);结体不够合理,笔画稍弱(3分);结体不合理,用笔无力(2分);结体松散,书写马虎(或不符合要求),有错、漏(1-0分)。 七现代文阅读(1)(15分) 21. (3分)“拱桥”的三层含义:①校长年老,脊背弯曲,形如拱桥(1分);②校长背学生过河,仿佛一座血肉拱桥(1分);③校长教书育人,是孩子成长的桥梁(1分)。 22.(2分)①他用长满硬扎扎胡茬的下巴蹭男生的手背(1分)。 ②这样做既有所惩罚又不太重(1分)。 23.(4分) ①肖像(外貌)描写(1分)。“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用满脸皱纹直接描绘校长的老态(1分)。 ②语言描写(1分)。“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用他自己大不如前的感叹突出他的年老力衰(1分)。 ③动作描写(1分)。“趔趄”“瘫坐”“爬”背学生过河的动作十分吃力勉强突出了校长的年老力衰(1分)。(答细节描写或间接描写,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4.(3分)①不突兀(1分)。②因为前有伏笔(1分),如“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1分)。或:(他)“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如果从“炼字”的角度回答,不给分) 25. (3分)①这座“拱桥”有“宽厚、踏实、温热”的特点(1分)。②校长对教育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关爱(1分),让“我”永难忘怀、终生受益(1分)。 八、作文(50分) 26.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见下表)

①文中每错5个字扣1分,重现不记,最多扣3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 ③文中如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5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195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