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江苏省无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该试卷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三大板块。基础部分包括古诗文默写和现代文的字词辨析,考察学生对经典文本的记忆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阅读理解部分涉及古典文学、现代散文及科技说明文等,旨在评估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撰写一篇以“请让我来”为主题的作文,旨在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覆盖了古诗文积累、现代文阅读分析、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无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课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三尺敞轩是隐nì( )在古朴的长泾老街一方郁郁葱葱的庭院,在庭院里可凭栏俯瞰一汪泾水,细听桨声和鸟语yíng( )绕耳边,感受岁月在院中静静流淌。

走进三尺敞轩,花木盆景错落有致,假山池塘____。池中有鱼,廊间有鸟,流水淙淙,春夏之交,小院充满生机。院子主人王星工于书画,闲暇之余,喜欢在屋前的小桌旁和妻子一起读书品茗。正如人生万千经历后的沉淀,三尺敞轩,若能敞开胸怀,也能窥见大世界。

(1)给加点字注音。

俯瞰(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隐nì( ) yíng( )绕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一项是( )

A. 交相辉映 B. 相提并论 C. 相映成趣 D. 自出心裁

3.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东临苏州,北靠长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____,____,是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宜居城市。近年来,城市更显活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A. 市场活跃 善于经商 B. 市场活跃 商业繁华

C. 善于经商 活跃市场 D. 商业繁华 活跃市场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在古代,人们常在住宅旁种植桑树、梓树,故用桑梓指代家乡。

D. 尊君即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敬称自己的父亲。

二、阅读与赏析(50分)

(一)(7分)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5. 选文中林冲与高衙内冲突之后,因 (情节)被捕入狱。后来,陆虞候又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逼雪夜上梁山。

6. 选文反映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整本书概括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7. 读书贵有所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结合书中某个情节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二)(11分)

李纲,自其祖始居无锡。登政和二年迸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靖康元,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上感悟,遂命辍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

(节选自《宋史·李纲传》)

【注释】①斡离不:人名。②中官:皇后。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太宰时中忿曰(恼怒) B. 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率领)

C. 以死邀之(阻拦) D. 遂命辍行(连续)

9. 下列句中“以”与“以言事忤权贵”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待勤王之师 B. 愿以死报 C. 以中有足乐者 D. 策之不以其道

10. 翻译下列句子。

(1)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

(2)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11. 国家危急时,李纲是怎样力挽狂澜的?请简要概括。

(三)(6分)

12.

12.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诗感情脉络,由首联的“________”字引出,到尾联的“________”字收束;中间写景,主要渲染秋天________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四)(5分)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节选)

“未知9分钟”

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的开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它在火星的软着陆显得相当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

银色“冲锋衣”

天问一号能够成功着陆火星,靠的就是身上那件精心研制的银色“冲锋衣”。

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巨大的环境对它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使得其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因此,天间一号必须要穿上特制的“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吸收一低发射热控涂层”。它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闽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

13. 概括天问一号在着陆的“未知9分钟”里,遇到的主要困难(每条不超过18个字)。

进入阶段:①气动减速时需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

②降落伞开伞困难且不稳定;

悬停阶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陆阶段: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有关“冲锋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研制人员为了保护天问一号研发的专用热控制装置。

B. 它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

C. 它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

D. 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

(五)(6分)

俭以养德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关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主张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使人们拥有理性、平和的心态。可是有些人,却因为奢靡享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越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15. 简要概括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6.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15分)

当代愚公

杨学义

①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如果天气晴朗,站在路途最险处的“私钱洞”观景台眺望,人们不禁会慨叹: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带领村民凿出这条“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

②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下庄村,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种植堪称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下庄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外村的姑娘也不愿嫁到这里来。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下庄村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没看过电影。

③再高的山,都挡不住时代的变化。毛相林深刻地意识到:下庄村的闭塞与时代的巨变越来越格格不入。如果再不见世面,下庄村就难生存下去了。

④1997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与驻村干部一拍即合,铁了心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毛相林对村民们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村民们动容了,短短5天,就筹集了3960元,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毛相林的母亲是位老党员。毛相林找到母亲,母亲将省吃俭用的700块养老钱借给他。毛相林还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修路。“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不带头,老百姓怎么会服?”

⑤村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但最终村民们被说服了,纷纷签订生死状。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体奔赴悬崖之上,去开凿他们的希望之路!

⑥几乎每一个村民,都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1997年开工到2004年贯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牺牲了六位村民。

⑦二十多年过去了,毛相林对黄会元至今心存愧疚。黄会元本来已经举家迁往湖北荆门,他在当地采石场学会了凿岩机技术。毛相林说服他回来。但是,在一次施工中,黄会元不幸被石头砸中,坠崖身亡。毛相林做好了被黄会元父亲打骂的准备。但没有想到,黄父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给了儿子用,并且在儿子葬礼上说:“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后来又有四位村民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有动摇过。

⑧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可是,毛相林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开始。不久,他开始规划村中产业,种植利润最高的漆树,失败了;养蚕、养羊,又失败了。经历了这些教训,他又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于是,他遍访县里的农业专家,还到周边各地请教能人。2013年,毛相林经过深思熟虑,重新出发,推广种植“纽荷尔”脐橙。他还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得到了县农委的专项资金保障。现在的下庄村,种植了650亩脐橙,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9年,他们迎来第一个丰收年。

⑨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注定和那条“天路”一样,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⑩________________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但这种“愚”是一种“大智若愚”。毛相林说:“我想,这些不光在修路上有用,在脱贫攻坚上有用,在各行各业,也能让人终生受用!”

17. 简要分析第①段与第②段不能调换的理由。

18. 第⑦段介绍黄会元父子的事迹有何作用?

19.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两个“竟”字,突出表达了对村民改造自然精神的赞叹。

B.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一系列数字,突出了下庄村的封闭和落后。

C. 第④段画线句对毛相林语言的描写,充分显示出他修路的坚定决心。

D. 第⑧段两个“失败”,可看出农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管理水平有限。

20. 结合主旨,联系上下文,在最后一段中的横线上,用比较整齐的句式,具体诠释当代“愚公精神”,注意衔接自然,语句通畅。

三、写作(60分)

21. 根据要求写作。

当核试验出现故障时,邓稼先挺身而出;当疫情肆虐时,钟南山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当村民世世代代被困于山崖一隅时,毛相林勇挑重担,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在成长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你迎上前去,主动担当;当他人需要你时,你伸出援手,展现真诚……

以《请让我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202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