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21年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包含“积累与运用”、“阅读”以及“写作”三个部分。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学生的字词基础、成语运用、病句辨析、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等内容;“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涉及对比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描写方法的体会等;“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作文,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创作。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成语、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通过这些题目,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2021年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踊跃(yǒnɡ) 瞄准(miǎo) 污秽(huì) 苍海桑田(cānɡ)

B. 佃农(diàn) 逞能(chěnɡ) 翘首(qiáo) 自吹自擂(léi)

C. 推崇(cónɡ) 炽热(chì) 缅怀(miǎn) 一泄千里(xiè)

D. 召唤(zhāo) 屏障(zhànɡ) 蛮横(hènɡ) 振耳欲聋(zhè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得绘声绘色。

B.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淬炼锻造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历久弥新,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C. 为构筑群体免疫屏障,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给广大群众接种疫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D. 袁隆平将一生浸在稻田里,用一粒种子书写波澜壮阔的稻田史诗,将功勋镌刻在广阔的大地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从孕育、成长、诞生,达到顶峰,再到衰落的过程。

B. 阜新市抓住京沈高铁全面开通的契机,全力传递“玛瑙文化”“蒙古贞风情”等文化旅游品牌。

C. 短视频平台应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作品。

D.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50亿,是因为它唤醒人们对亲情的向往的原因。

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

A. 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

B. 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

D. “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5. 名著阅读。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名著中一些人物勇于追求理想,奏响了生命的乐章!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① 祥子 ② 简•爱 ③ 唐僧

示例: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他用巨额财富支援被压迫的民众,追求正义、平等的理想。

__________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5)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能引领你在学海中畅游。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尽管前路充满坎坷,青年人仍要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精神和远大志向。

7. 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一项是( )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①自有疆。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注】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A. 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 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 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 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中抒情。

二、阅读(满分4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宣子①忧贫,叔向②贺之。宣子曰:“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③无一卒之田④,宣其德行,顺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郤昭子⑤,其富半公室⑥,其家半三军,侍其富宠以泰⑦于国其宗灭于绛⑧,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选自《国语·叔向贺贫》)

【注释】①宣子:即韩宣子,晋国上卿,又名韩起。②叔向:晋国大夫。③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④一卒之田:即百顷土地。上卿享受的待遇应该是五百顷田地。⑤郤(xì)昭子:郤至,晋国卿。⑥公室:国库。⑦泰:骄横。⑧绛:晋国的国都。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B. 缀公卿之后(跟随)

C. 诸侯亲之(亲自) D. 起也将亡(灭亡)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10.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侍 其 富 宠 以 泰 于 国 其 宗 灭 于 绛

1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作者与同舍生求学条件相差悬殊,他却能保持内心充实和强大,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将栾、郤两个家族的兴衰作对比,用“_________________”道出郤昭子家族衰败的原因。(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在松林里睡眠

李汉荣

①少年时,在野地里睡眠是经常的事。我最难忘的一次睡眠,是在凤凰山的松林里。

②凤凰山离我家有几十里路,同村的孩子经常结伴到那里采野菜、拾地软、捡蘑菇。有时,我也一人上山。

③那年秋天,我就独自上凤凰山捡蘑菇。到了山上,走进松林,雨后的松树散发着浓郁的松香气息。我在林子里转了一会儿,竟没有看见想象中遍地的蘑菇,只发现松软的地上,有一些小脑袋探头探脑,藏在泥土里不肯露面。我也不忍心向它们下狠手,它们是孩子,我也是孩子,孩子都是怕受惊、怕疼的。

④因为已经赶了十几里路,我累了,就躺在厚厚的松针上,听着鸟鸣声和林中的风声,一会儿就睡着了。

⑤睡了大约有几百年之久(年少的时光总是地久天长,酣睡一觉,就有一梦千年的恍惚之感),一阵奇痒将我惊醒。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竟歇在我的头发上,为我抓痒痒,整理发型。我手一伸,一睁眼,小鸟忽地飞了。我在哪里?不像在家里的床上,不像在河边的青草地上,也不像在《水浒传》中的阴森林子里(那时我已读过《水浒传》的连环画)。终于完全醒过来,哦,我是在凤凰山,在松树林里,我是来捡蘑菇的那个孩子。

⑥这时,阳光透过林梢洒在地上,我站起来,一看,呀,我的面前,是一片片、一簇簇彩色的蘑菇——白色的、灰色的、粉红的。妈妈告诉我,白的是槐树的魂变的,灰的是杨树的魂变的,粉红的是松树的魂变的,它们没有毒,不是毒蘑菇,它们是林子里的精灵,是树的香魂。

⑦我蹲下来,屏住呼吸,无比惊喜又无比心疼地面对着它们。我不忍心采下它们。受了一缕阳光的邀请,在我熟睡的时候,它们从各自的梦境里醒来。经过漫长的跋涉,它们走出笼罩了它们数千个世纪的夜雾。终于,它们睁开眼睛,看见了一个孩子,与它们相似的孩子,也在做梦的孩子,多么可爱善良的孩子!除了梦,他身上竟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它们也是这样的:除了梦,它们身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于是,它们提着盛满露珠和清香的花篮,提着一生的心愿和梦,围过来,围绕着一个孩子的梦,它们静静地绽开了各自的梦。

⑧此时,没有一个人知道,没有一个人看见,松林深处,只有那个孩子亲自参与了这个天堂里的故事……

⑨你当然能想到故事的结局:那个孩子没有采蘑菇,他柔软的手几次伸出,最终又返回,返回到柔软的位置。他怎么忍心拔掉和撕碎那些纯真柔软的梦呢?他提着篮子轻轻地走出林子,他的篮子是空的,然而,他的篮子真的是空的吗?他空空的篮子里,盛满露珠、鸟鸣、梦境,盛着一生中最纯洁的记忆。

(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睡眠之书》)

12. 阅读选文③~⑨段,理清文章脉络,补全内容。

13. 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

14. 从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蹲下来,屏住呼吸,无比惊喜又无比心疼地面对着它们

15.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16. 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三)(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洞悉风云变幻的“千里眼”

①2021年6月3日凌晨,风云四号B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它主要应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②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风云四号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在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方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③风云四号A星每5分钟对我国及周边区域成像1次,风云四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这将帮助预报员更灵活地观察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结构及其演变的精细化动态,也让短时强降水、飑(biāo)线、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坏性大的强对流天气更容易被识别和捕捉。风云四号B星投入使用后,可以为预报员提供更精准的气象信息。

④风云四号B星的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分辨率也从16千米提高到12千米。这就意味着探测的格点更细、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晴空大气温、湿度廓线数据,能够更好地辅助气象决策。

⑤除提高了频率和分辨率外,风云四号B星将提供比A星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精度。它可在36000千米距离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0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其温度探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在0.5摄氏度以内,相比A星提高1倍。这将为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更高精度的初始资料数据,提高对突发天气的预报精度。

⑥此外,风云家族早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正持续为11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即将“入职”的风云四号B星与A星双星联手,扩大了气象观测的范围。观测范围将西达印度洋、东逾太平洋国际日界线,不仅完全覆盖我国国土面积,且囊括了西北太平洋、大洋洲等更广阔区域。

⑦遥望星空,风云四号B星加入风云家族后,在广袤的天际监测着气象的变化,是气象预报员的“千里眼”。特别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17. 请简述选文标题的表达效果。

18. 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以内”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19.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云四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B星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B. 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在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方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还与A星联手,扩大了气象观测的范围。

C. 风云四号B星的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分辨率从12千米提高到16千米。

D. 风云四号B星早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值班卫星”。

(四)(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终是读自己

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⑤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读《战国策》,当唐雎拔剑而起的时候,你可以读到英勇无畏的自己;读《老人与海》,当老人紧紧拽住大鱼不放手的时候,你读到永不言弃的自己;读《草房子》,当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找鸭子的时候,你和他共同变得坚强……

⑥当你读书时,你会发现焦虑的心平息下来了。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⑦因此,当你再次捧读名著时,别功利。请记住: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

(摘自 《白说》有删改)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简述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22. 第⑤段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 下面名言哪则更适合作为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 苏轼

B.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作家 王小波

三、写作(满分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24. 题目: 带着 起程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5. 按要求作文

万事万物皆可入画,亲人师友的关怀,是一幅饱含深情的画;努力拼搏的身影,是一幅催人奋进的画;敢于担当的英雄,是一幅永载史册的画;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一幅雄奇壮美的画……你也可以画一幅画,画风景,画梦想,画盛世中华……

请以“画”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231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