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2013届中考语文专题检测14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两篇文章及其相关问题。第一篇文章《晨读美文:观拔河品人生》通过拔河比赛来比喻人生,强调参与、尝试、胜败、苦尽甘来等主题。第二篇文章《祸从天降,谁为真凶》详细解释了舟曲泥石流的成因,涉及地质条件、暴雨、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并讨论了如何预防泥石流。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自然现象(如泥石流)成因和预防措施的了解。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

晨读美文

观拔河,品人生

张雪梅

赛场上——不论是参赛者,还是围观者,也不管是呐喊声,还是叹气声,都把青春的激情融人激烈的竞争,每颗火热的心都参与其中。因为,与成败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是尝试。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因为生活就像一杯茶,你如果只是远远地观望,那只能望见它琥珀一般的躯体;凑上前去,嗅到它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定能让你陶醉;轻轻咂一口,也许你会紧皱眉头——毕竟它有一丝苦涩,然而,“苦尽甘来”,余香不绝,更值得回味。

粗大的拔河绳被拉得笔直,中点的标记忽左忽右。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就如同走路,你总想寻求一条最简捷的路,可现实总与理想碰撞,不论你想象的路线是多么的笔直,可现实中的路却总是走得弯弯曲曲,尽管你仍不懈地寻求笔直的方向。就像这拔河绳,无论怎样左摇右晃,游移不定,它却总以中点为准裁定输赢。

双方队员忽进忽退,胜利之神忽而青睐这方,忽而又钟情于另一方。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胜有败,有喜有忧。一时领先并不象征最终能够取胜,一朝落后也不意味永远不会成功。可见,在暂时的胜利面前,要按捺住喜悦的情绪,别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应该时刻意识到,还有更严峻的挑战在前方!当然,更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挫折。我们坚信:风雨过后定会见彩虹,湛蓝的天空依旧明净如初,因而,不要为昨天的胜利而欣喜若狂,更不要为往日的失意而泪流满面;唯一要面对的是一轮崭新的太阳,共同企盼的是明天的辉煌!——生活就是这样,在经历了“忽进忽退”的波折之后,你的人生才会光辉灿烂。

——拔河如此,人生亦如此。x k b 1 . c o m

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设喻论证,用拔河赛场上的情景设喻,阐明人生也重在参与;用泡茶观茶嗅茶咂茶设喻,阐明生活苦尽甘来,余香不绝;用拔河绳中标的忽左忽右,双方队员的忽进忽退设喻,阐明胜败喜忧无常。总之,以观拔河来品人生,观得具体,品得深刻。

晚练金题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来源:Z#xx#k.Com]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的暴雨和的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来源:学+科+网Z+X+X+K]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2.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4.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 的作用,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特点。(2分)

5.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2分)

1.(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来源:学#科#网]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列数字 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评分:共2分。列数字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3.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共2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4.过渡或承上启下 生动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第2问只要答出“生动”即可得分。w w w .x k b 1.c o m

5.略。评分:共2分。每条1分,建议合理即可。

系列资料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241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