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

2013届中考语文专题检测20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初中语文的多个方面,包括古诗文默写、字词辨析、仿句练习、名著导读、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现代文阅读。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技巧,同时也强调卷面书写的重要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古诗词默写能力、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考点细化训练(7)

(满分:120分 含卷面3分 时间:150分钟)

注: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3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较认真,得1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7分)

1、默写(7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② ,斜晖脉脉水悠悠。

③《武陵春》中抒写自己无限的忧伤与悲痛的佳句是:

, 。

④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⑤《出师表》里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方格内。(2分)

岳麓山的钟灵毓秀,不在于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在于其山川灵气所(yùn)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岳麓山是(bó)大精深的湘文化的发(xiáng)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异军突起的湖湘学派的摇(lán)。

3、仿照例句形式,在横线上再造一个句子。(2分)

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礼物,但买不来真情;

4、名著导读。(3分)

我们读《童年》,体验 在苦难中长大的历程;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去畅游 笔下塑造的鲁滨逊的世界,体会他勇于冒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走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真正领略了什么才是坚强和毅力。

5、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即将迈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你一定有许多感悟和憧憬,请你给自己写一段富有警示或鞭策作用的话,作为今后生活学习的座右铭。(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有文笔,书写工整,不超过40个字)。(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这首词是范仲淹的军中之作,作者先点明季节,然后用一个“ ”字统领下文。(1分)

7、下面个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了,而不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人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伤,表达了作者反战、厌战的情绪。

(二)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为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吴广素爱人 B、尉果笞广

C、并杀两尉 D、藉第令毋斩

9、下面句子中与“令辱之,以激怒其众”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属予作文以寄之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0、找出文中能表现陈胜具有反抗精神和远大抱负的句子并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11、文章理解。(5分)

全文以 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请用原文中的话(四个字)准确表述这次起义发动的三个步骤 、 、 ,从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

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

(一)《默读父亲》

父亲十分疼我,10岁那年的冬天,我生了一场病,躺在病床上,我突然想吃冰棍。此时,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好半天,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光荣光荣。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可当父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难过而又绝望。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声音有些颤抖地说:“爸这就不去了。”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坐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涌上一阵痛楚……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那时,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他们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头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有活到60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他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一种延续。(13分)

1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气喘吁吁( ) 隅( )

13、请从第二段中选出体现“父亲”情感变化的词语。

答: → → 。(3分)

14、当“我”和母亲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目光时,父亲却坐在操场一隅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为什么?(2分)

15、理解“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一句的含义?(2分)

16、文章中写到的事例哪件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分)

17、谈谈你对标题“默读父亲”的理解。(2分)

(二)《神奇的水》

①说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多少有些保守:实际上没有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②自达尔文写出《进化论》以来,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起源于富有营养的水。“进化”是一个必须从水底开始的过程,因为早期的地球没有保护性的臭氧层,水为生命提供了免费紫外线辐射的重要保护。

③水不仅是创造生命的液体,也是一种神奇的物质。

④水的非凡物质包括它作为溶剂的适应性和它能溶解大多数物质的能力。水的另一个奇异属性是它的稳定性,即使加热到摄氏200度,也只有极少一部分水分子会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在这一温度下,大多数物质都不能保留原来的分子结构,在水温升高的时候,水还能吸收相对较多的热量。

⑤水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沸腾的温度取决于气压。海拔越高,水的沸点越低。因此在西藏草原,藏人可以在水沸腾的时候喝他们喜爱的酥油茶。很多刚到印度的藏人常习惯性地端起开水冲泡的茶就喝,他们经常被烫得呲牙咧嘴。

⑥水的最重要特性体现在它的固态上。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增加,但密度比液态时低。当冰在水体表面形成后,它对下面的液态水能起保护作用。随着冰的融化,它释放的潜在能量使冰下的水温升高。除了很少的一些湖泊和海域,所有水体在最寒冷的冬季仍然保持液态水,从而使水中的生命继续活下去。如果冰的密度大于水,那么在地球早期,海洋将冻成固体状态,地球上也就不可能出现生命及生命的进化。(12分)

18、这篇短文说明的重点内容是 ,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一词语回答)说明顺序是 。(3分)

19、文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句子是 。(2分)

20、水的神奇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21、第④段中加点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2、请写出一条保护水的公益广告。(2分)

(三)《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也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pìn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的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好奇地偏要 。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jiàng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这个禁入的房间,又拿出了一张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把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总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不解地追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10分)

23、文中横线上应填上的恰当的词语是 。(1分)

24、文题中的“门”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指那扇虚掩着的“门”,深层含义是指: 。(2分)

25、这篇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请你写出在情节方面设置悬念的句子。(2分)

26、给这篇文章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2分)

27、众人听了总经理的解释后都“恍然大悟”,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想呢?(不少于30字)(3分)

四、作文(50分)

28、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愿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未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系列资料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242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