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道德与法治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共12页。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两科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新冠病毒肆虐时,一批批逆行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义无返顾来到抗疫一线,活出了他们生命的精彩。这启示我们( )
①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②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③拒绝贫乏,享受当下 ④拒绝机遇,选择奋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保护未成年人是政府的全部责任
B. 法律为我们成长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C. 未成年人的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D. 有了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就不会受侵犯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启示我们( )
①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坚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③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个人利益
④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4. 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这旨在( )
①消除学生好逸恶劳不良习惯 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营造热爱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 ④保障青少年的财产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受到了多方高度肯定。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
A.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B. 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
C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D.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6.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会上,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钟南山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这主要表现在( )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③不履行法定义务,必受刑罚处罚
④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小福所在学习小组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小福负责“自由”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内容适合入选的是( )
A. 参加两会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B. 小泉在商场看到小偷偷钱包,便立即冲上去制服小偷
C. 小闽选择把自己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捐给贫困学生
D. 小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下高中毕业,考入厦门大学
8. 通过学习国家机构相关知识,判断以下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是( )
A.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
B.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表决通过
C.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D. 受疫情影响,2020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0. 2020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总投资额超7800亿元,国际国内各类市场主体继续看好中国、看好广东、看好深圳。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依赖中国
②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好的合作契机
④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1. 2020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并为全民免费提供疫苗。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表明我国积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②表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非常完善
③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生福祉
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下列做法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是( )
A. 某市人民法院将“老赖”(指有偿还债务能力但拒不偿还的人)公布在网上
B. 民警小王殴打拒不如实交代的小偷,逼迫其交代全部违法犯罪事实
C. 法律顾问在2019年初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标配”,助力依法行政
D. 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规定
13.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为期十年的禁渔期。这样做( )
A. 会影响人民群众的鱼类消费
B. 是因为我国现阶段鱼类资源供过于求
C. 违背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守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4. 下图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据杭州亚组委介绍,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合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这一设计说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枝独秀
②增强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青少年,要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开拓进取,放飞梦想 ②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③发展个性,我行我素 ④用奋斗书写青春成长历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理解与说明(本题2小题,共14分)
16.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的哪些战略?
(2)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足,你认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学生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应该怎样做?
17. 【民族团结众志成城】
材料一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被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中的“蒙古马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中的哪些内容?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作为民族地区的青少年,你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三、探究实践题(本题2小题,共16分)
18. 【幸福生活与法同行】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材料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材料三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作为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同时也应依法履行义务。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宪法和公民权利的关系。
(3)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19. 【百年华诞辉煌成就】
材料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严重冲击,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上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1)列举两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4)请你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写几句点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