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政治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历史、法律、道德与法治等。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计10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总分100分。选择题部分涉及时事政治、宪法知识、法律意识、友谊价值、社会安全等方面,而非选择题部分则探讨了生命的坚韧、法治精神、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等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法律基础、友谊价值、社会安全、生命价值、法治精神、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格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弄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成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酸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下一个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此规划事关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此规划简称( )

A. “十二五”规划 B. “十三五”规划 C. “十四五”规划 D. “十五五”规划

2.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杨洁篪、王毅在同布林肯、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 )

①公民的选择 ②国际社会的选择 ③历史的选择 ④人民的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拥有亲密的朋友,我们称之为率福: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我们称之为幸运。比较起来我们更希望拥有幸运,是因为这样的友谊( )

①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②需要持续行动,用心呵护

③是一种亲密人际关系 ④让我们对生命的体悟更美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这是由于未成年人( )

①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伤害 ②生存发展事关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③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④享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政治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5. 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感恩,主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 ②回报社会应当以别人对我们负责为前提

③努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负责任的表现 ④关心他人、服务社会要坚持等量交换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凌晨三时许,小李在自助银行取款后遭遇抢劫,歹徒跑后,小李立即报警,“110”接警后未出警。基于以上事实,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未依法履职为由提起诉讼,那么他应向检察院起诉

②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那么本案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③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拘留,不可能被判处拘役

④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罚金,不可能被判处罚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下图是我国人民与国家机关关系图。为体现国家性质,确保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将“①产生、②监督、③对其负责、④受其监督”填入空白箭头a处,组合合理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些历史佳话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据此,我们应( )

①传承经典,推陈出新 ②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③尊重差异,包容共生 ④平等交流,同而不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作用受到限制,我国几十年高速发展积累的风险影响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此,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是( )

①慎放开市场,以规避内外联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

②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主要矛盾的要求

③践行开放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取得新进展

④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命总是在用它所有的力量努力绽放,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季欣雨,2020年高分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失去双腿的代国宏,靠双手成为蛙泳冠军,如今致力于助残事业;压在废墟下进125小时被救出的蒋雨航,现在投身消防事业,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

以上事例,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怎样的思考。

12. 观察漫画,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知识,说明漫画中“大树”代表着什么,它是如何保障公平正义的。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

学习有收获,也有困惑:是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还是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他的收获,为他解惑。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和物质资源,产生大量CO2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气候恶化,发展难以持续。为此,全世界178个纺约方共同签署《巴已黎协定》,对全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CO2排放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吸收利用量)的目标,同称“两碳目标”,获得国社会的广泛好评。

(1)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说明各国签署《巴黎协定》是基于哪些需要。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现“两碳目标”面临的挑战。

(3)实现“两碳目标”,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作出怎样的努力。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84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