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22日10时40分,____________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
A. 祝融 B. 天和 C. 墨子 D. 悟空
2. 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两段对话内容的是( )
A. 孝敬长辈,体味亲情 B. 热爱劳动,自立自强
C.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D. 消除代沟,跨越年龄
3. 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有人总结了几条手机使用注意事项。
这些注意事项旨在( )
①降低安全风险,增强生命韧性 ②合理使用手机,保障社会秩序
③遵守社会公德,提升文明素养 ④尊重他人隐私,融洽人际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告诉我们( )
A. 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D. 见贤思齐,止于至善
5. 《新“盲人摸象”》漫画启示我们( )
A. 网络信息无限,学会挑选信息 B. 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C. 多角度获取信息,认清事物真相 D. 辨析网络信息,传播网络正能量
6. 对下列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 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是( )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
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防止食品浪费行为,营造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北京市民提出许多建议。下列建议,应由政府行使职权的是( )
A. 对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企业主管人员予以诫勉
B. 加强监管,及时依法处理严重浪费食品事件
C. 落实“光盘行动”,提醒劝导消费者过量点餐取餐的行为
D.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情况的检查
9. “乘客朋友们,欢迎您乘坐‘红色专车’。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北大红楼,这里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红色阵地……”近期,北京公交集团开通了“红色专车”,为市民打造“流动的红色课堂”。此举( )
A. 将文化与生活相融合,实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B. 有助于人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C. 有利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D. 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展现红色文化魅力
10. 对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要害怕阴影,及时调整目标 ②换个角度思考,心中充满希望
③拒绝不良诱惑,努力向光而行 ④困难是暂时的,风雨后有彩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小明登录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查阅到部分人大代表的建议。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B 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人民负责
C. 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根据市民意愿制定相关法规
D. 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可以责令政府部门落实建议
12. 北京的前门楼子不仅可以逛,现在还能“吃”。很多游客举者“前门楼子”冰棍与前门楼子来一张大小同框的合影,这已成为前门大街上的一景。游客表示冰棍虽然有点贵,但造型独特,“咱吃的不是冰棍,是文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价格高造型巧,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B. 文化创意产品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C.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经济价值
D. 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3.
以上是某校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段分享,从中可以看出( )
①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其法律专业素养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③人大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④开门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21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和支持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法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该法的实施( )
A. 标志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法可依
B. 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
C. 为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
D. 保障村民自治,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20年,始终坚持将实现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为全球经济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②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 ④中国为各国提供广阔市场,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40分。
16. 北京市举办了主题为“以邻为伴幸福社区”的“社区邻里节”。各社区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其中。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的意义。
17. 一江清水北上千里,润泽亿万人。
(1)吃水不忘掘井人。小小的一滴水,凝聚了多少深情厚谊!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
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不得出现学校和姓名。
(2)千里之水来之不易,节水是最好的感恩。提出至少三条节水措施。
18. 2021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学生制作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主题展板。
结合展板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观。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19. “钢铁丛林”奏响冬奥序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企业从“钢铁秀”到“奥运秀”说明了什么。
伴随着企业的转型,工人们面临着新的职业选择。有的远离家人,从北京前往曹妃甸,继续奋战在钢铁战线;有的选择留守。借助冬奥的契机,部分人员转型为冬奥服务人员,尽管工作岗位变了,但印刻在他们血液中“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精神却没有改变。为了成为问不倒的讲解员,他们白天去档案馆查资料,晚上写讲解词,在家洗碗时也背词;为了成为冬奥制冰师,他们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努力学习技术,熟练掌握了制冰的各项技巧,得到国际顶级制冰师的认可……这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奋斗故事。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些人平凡中不平凡。
20.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社会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
在学党史中,同学们收集分享了两音民谣。
(1)对比两首民谣,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共性进行分析说明。
学党史,唱红歌,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感受。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同学的感受体现了什么。
从党史学习中,同学们汲取前行的力量。
红色,是中国其产党、中华人民典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