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政治

四川省眉山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道德与法治部分的试题。整套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覆盖了多个知识点,包括自我认知、集体生活、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建设、禁毒教育、网络诈骗防范、网络游戏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刑法修正案、党史教育、城市治理、文旅融合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非选择题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将民众的意见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动力、景德镇文旅融合的文化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自我认知、集体生活、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建设、禁毒教育、网络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刑法修正案、党史教育、城市治理、文旅融合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眉山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道德与法治部分

考生注意事项:

1.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本堂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本试卷分Ⅰ卷、Ⅱ卷,共10页。第Ⅰ卷第1—12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每题2分;第Ⅱ卷第25—27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

4.考生选出第Ⅰ卷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试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5.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8分)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就下图所反映的现象而言,“明”的意义在于( )

①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他人的不完美

②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③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心动转化为行动

④坚定对美好的不懈追求,绘就梦想的新蓝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

②③: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有助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心动转化为行动,②③说法正确;

①:接纳他人的不完美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④:说法与认识自己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C。

2. 《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团队。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但意志坚定;孙悟空,降妖除魔,情商却欠费;猪八戒,心志不坚,却惯会做和事佬;沙僧缺少主见,胜在任劳任怨。一路上,他们彼此扶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材料对我们参与集体生活的启示是( )

①人无完人,要学会彼此包容 ②团结协作,坚守共同的目标

③消磨个性,呵护集体的荣誉 ④发扬民主,遵守集体的规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生活成就我

①②:《西游记》中的“取经四人组”在取经的路上,彼此扶持,战胜困难,取得真经,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团结协作,坚守共同的目标,凝聚集体的力量,要处理好与集体成员的关系,学会彼此包容,①②说法正确;

③:要发展个性,不是消磨个性,③错误;

④: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A

3.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宣言》白皮书。白皮书介绍,“十四五”时期,西藏将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工程,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加快西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团结,加快西部开发 ②巩固边疆稳定,完成祖国统一

③协同区域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

①③:加快西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快西部开发,有助于协同区域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共同富裕,①③说法正确;

②: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④:收入差距不可能消除,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 毒品这个词已不限于成年人的世界,犯罪分子已经把手伸向未成年人的生活!下图是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5月12日发布的一则消息这则消息警示我们( )

①杜绝攀比,选择购买健康的零食 ②慎重交友,不涉足各种社交场合

③加强学习,了解毒品发展新动态 ④抵御诱惑,警惕“热情的陌生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④:毒品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因此我们要远离毒品,就要加强学习,了解毒品发展新动态,抵御诱惑,警惕“热情的陌生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④说法正确;

①:说法与题干无关;

②:各种的说法太绝对;

故本题选D。

5.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支付大额费用再联系对方时,受害人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有鉴于此,下列建议有利于我们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轻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网络支付大额费用,不草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是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不能轻信,对于网络支付大额费用,不能草率,①④说法正确;

②:说法与题干中的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内容无关,应排除;

③:题干要求是预防,不是“遭遇网络游戏诈骗”的做法啊,应排除;

故本题选B。

6. 眉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故乡。行走在眉山的大街小巷,你不时会看到街边的公益宣传栏里、身边驶过的公共汽车上的Q版“苏东坡”公益广告漫画。漫画中,Q版“苏东坡”分别去到三苏祠、远景楼、瓦屋山等地,为文明“代言”。此举意在( )

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

③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②:从公益广告漫画的内容中,以及图片中的“富强、民主、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看出该举措有助于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培育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说法正确;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④: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A。

7. “火星你好,中国来了!”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成功的背后,凝结着中国航天人昼夜不息的攻坚克难、卓越创新。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需要有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②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④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国情和实干精神。

③④: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标志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体现出我国的科技成果。表明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成功的背后,凝结着中国航天人昼夜不息的攻坚克难、卓越创新体现出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③④说法正确;

①②: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本题选D。

8.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形成的简要流程图。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③人民政协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全国人大的地位。

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体现出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①说法正确;

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体现出全国人大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说法正确;

②③: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B。

9. 下图是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劳动力红利正逐渐消退

②生育政策调整初见成效,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③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

④乡村居住人口占比下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

①:依据题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量增速减缓,但没有减少,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依据题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初见成效,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故②③说法正确;

④:乡村居住人口占比下降,没有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旨在( )

①推动国家立法工作与时俱进 ②削减青少年超越法律特权

③增强刑法的警示和威慑功能 ④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③④: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旨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增强刑法的警示和威慑功能,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③④说法正确;

①:推动国家立法工作与时俱进并不是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的目的,是体现出的观点,应排除;

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1.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以下是某校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所做的几则笔记。如果给这几则笔记确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B. 信仰照亮征程,奋斗凝聚伟力

C.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 D.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砥砺奋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从材料中的“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等内容可以看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A说法正确;

BCD:说法与题干中习主席的讲话内容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A。

12.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下列诗句最能体现他的事迹和精神的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发扬实干精神的认识。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与题干内容意思一致,所以C正确;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A错误;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王冕《墨梅》,意思是它不羡慕姹紫嫣红的艳丽色彩,也不希望有谁来把它夸奖,它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天地间充满那淡淡的清香,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B错误;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三首》,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挂起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了诗人有宏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人民日报》以“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为题,对各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进行了系列报道,以下是同学们做的两则新闻摘选。

(1)运用《追求民主价值》和《我国国家机构》的知识,分析上海是如何将人民群众“好声音”转化为城市治理“新引擎”的。

(2)运用《守望精神家园》和《与世界紧相连》的知识,简述景德镇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价值。

【答案】(1)①广大上海市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②上海市政府主动履职,致力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为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①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引导青少年学生身体力行,热爱劳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③推进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增强中国陶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上海是如何将人民群众“好声音”转化为城市治理“新引擎”的,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市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政府主动履职,致力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为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等方面来回答。

(2)本题考查景德镇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价值,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身体力行,热爱劳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增强中国陶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等方面来回答。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某校学生从网络收集的有关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信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的大国形象。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答案】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问题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积极主动承担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应责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范和中国担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资源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担当的体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其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

分析材料联系教材内容,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如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中国担当的角度分析,我国向世界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体现了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积极主动的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担当等,言之有理即可。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青春有你3》因“倒奶事件”被停播!下图是与此次事件相关的一些节点性事件。

对于这一事件,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网友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网友甲的观点不科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粮食有悖于社会公德。在《反粮食浪费法》正式实施以后,把大量牛奶倒入下水道已涉嫌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

网友乙的观点不科学。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的约束。将自己购买的牛奶倒入下水道的行为不仅不道德,而且涉嫌违法。

【解析】

【详解】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甲认为“把大量牛奶倒入下水道是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径”说法正确,但认为是犯罪行为的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粮食有悖于社会公德;大量牛奶倒入下水道已涉嫌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方面来回答网友甲的观点不科学的理由。网友乙认为“将牛奶倒入下水道事关国家安全”说法正确。依据教材知识,理由从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来回答。“认为大量牛奶倒入下水道是个人自由”的观点错误。依据教材知识,理由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该行为不道德还涉嫌违法等方面来回答。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849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