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一、生活情境辨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列古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正准备回家的郝先生,得知同事突发急病,立即开车送同事去医院。路上遇到堵车,他拨打122求助,警民联手上演生死时速,把病人安全送达医院。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这一感人事例告诉我们( )
①要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
③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④对生命应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 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④推进民法典条款内容修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喜欢时政的小兰同学在浏览中国政府网“你的留言,部委有回应”栏目时,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见下图):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公民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管理
②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能让决策更好反映民意
③我国行政机关积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④公民民主监督有利于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唯有劳动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所有公民都享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西藏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取得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得益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④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西藏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说明( )
①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国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受制于人。种业被视作农业的“芯片”。2020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国重视核心技术创新是因为( )
①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原来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大保护”发展为“六大保护”,单设“政府保护”“网络保护”,进一步织密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网。这表明(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
B. “六大保护”共同构筑起全社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C.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具有了最高法律效力
D. 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10. 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余种。依法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对广大公民提出了新要求。公民应( )
①构建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并严格遵守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拒绝引进国外物种
③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④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做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角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党和国家重视人口普查是因为( )
①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②搞好人口普查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详实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支持
④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
②《感动中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现实路径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成功申遗有利于( )
①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②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③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他带领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告诉我们( )
①符合社会需要的梦想就能变为现实
②关注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事业是崇高的
③有了好的职业规划,就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④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解决过各种成长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现在,让我们开动脑筋,解析这些似曾相识的生活问题吧。允许和鼓励切合题意的发挥、多角度思维,提倡创新。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二、生活问题解析(4小题,共55分)
16. 分析生活案例探究成长问题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请运用你的经验,分析下列生活案例,探究成长中的问题。(任意选取两个作答即可,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评阅。)
案例一 小岳的表哥选择了当地一家讲究排场、阔气的饭店宴请亲朋。在饭店诱导下,表哥点了满满一桌菜,最后剩了一多半,全部白白倒掉。后来,小岳从媒体上看到,这家饭店因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反食品浪费法》给予了警告处分。
(1)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至少两条)
案例二 大华和小军是好朋友,他们共同制作了一条视频参加某网络平台的评选。大华上传视频时不经意泄露了小军的私密信息。该视频获得3000元奖金,但大华隐瞒这一消息,把全部奖金据为己有。后来得知此事的小军找大华理论,大华接受小军的建议,把奖金均分,并向小军真诚道歉,两人和好如初。
(2)请你对大华的行为进行评析,你的观点:(至少两条)
案例三 网民李某怀疑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有贪污行为,遂进行了实名举报。当地监察机关经查证后发现举报不属实,并向李某反馈了处理结果。但李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刘某贪污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3)这一案例给我们的警示:(至少两条)
17. 优化发展环境 促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潍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目标,集聚优势奋力攻坚,努力干出新成效、干出新气象。
优化环境
(1)结合材料,说明潍坊市如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发展
(2)分析上述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18.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与时代共命运、与世界心连心!
中国行动】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多位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大国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
【世界评说】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展现的大国风范。
19. 缅怀致敬英烈 放飞青春梦想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某校举办了“学习党史·缅怀英烈·激扬青春”主题探究活动。
缅怀,为铭记,更为传承。致敬每一位英烈,是对初心的叩间,也是对精神的唤醒!英雄不容亵读,坚决捍卫英烈尊严荣光!
(1)分析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诋毁英烈的违法行为进行评析。
问题二 捍卫英烈尊严,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走好未来的路,去放飞青春梦想,成就精彩人生!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名篇《青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2)你打算怎样肩负起“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这一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