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中考试题
第Ⅰ卷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奋斗目标。
D:据教材知识,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D说法符合题意;
A: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BC:不是我国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故B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2. 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装指纹锁。这说明( )
A. 生命来之不易 B. 生命是独特的 C. 生命不可逆返 D. 生命是短暂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特点。
ABCD: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表明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独特的,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
故本题选B。
3.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穿越到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期,想方设法让她高兴,虽然闹出不少笑话,却让人感受到母女情深。珍惜身边的“李焕英”,我们要( )
①尊敬父母,听取他们的谆谆教诲 ②认真学习,等将来有能力再孝敬父母
③感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理解父母,加强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孝敬父母。
①③④: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珍惜身边的“李焕英”要求我们尊敬父母,听取他们的谆谆教诲,感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理解父母,加强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孝敬父母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该规则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可行使多种教育惩戒手段,但也为惩戒划出了“红线”。下列对惩戒认识错误的是( )
A. 实施惩戒必须依法依规,尽量“小惩大诫” B. 老师使用惩戒手段可以根据需要肆意而为
C. 适度采用惩戒手段利于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D. 我们要理解老师的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CD:《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正式施行,有利于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依法依规,尽量“小惩大诫”,适度采用惩戒手段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作为学生要理解老师的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ACD说法正确;
B:错误,老师要依法依规使用惩戒手段,不能肆意而为;
故本题选B。
5. 下列能够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 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
B. 民警帮助居民注册防诈骗小程序
C. 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D.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主要特征。
C: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体现法律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故C说法符合题意;
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体现增强宪法意识,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B:民警行为是普及法律知识表现,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故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C。
6. 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全体学生收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学校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司法保护 D. 家庭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学校保护的认识。
ABCD:题干中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行为主体是“各中小学”,因此是学校保护,A符合题意;BCD的行为主体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A。
7. 下列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诗句是( )
A.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B.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样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之情。
A:诗句 意思: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体现出家国情怀,与题干不符;
B:诗句 意思: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不能任由别人来分割它,体现出家国情怀,与题干不符;
C:诗句 意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体现出家国情怀,与题干不符;
D:体现的是深厚的友谊,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 爸爸开车送小丽上学途中,在斑马线没有礼让行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被罚款100元并记3分。爸爸没有礼让行人是( )
A. 行政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行政违法行为。
A:从题干中的“爸爸在斑马线没有礼让行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被罚款100元并记3分”,可以看出其行为违反了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A说法正确;
B: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与题干无关;
CD:违反刑法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严重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CD错误;
故本题选A。
9.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C: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选项C正确;
ABD:题干没有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材料体现了(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权力机关。
②④:分析材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是行使决定权,故①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③: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1. 下图反映了( )
①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国家通过教育制度保障教育公平
③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④受教育既是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制度保障公平。
②③:漫画体现出国家努力维护城乡教育公平,是在通过教育制度保障教育公平,表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②③说法正确;
①④:说法正确,但与漫画主旨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C。
12.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
A. 监督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姓名权 D. 物质帮助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
B:分析材料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人格尊严权,故B说法符合题意;
ACD: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但是题干没体现,故AC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13. 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飞船精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
A.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B. 我国科技创新已经领先世界
C. 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D.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国情。
A: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成绩,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A说法正确;
BC: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BC错误;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错误;
故本题选A。
14.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决定明确,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这有利于( )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
③实现香港的长治久安 ④保持香港的繁荣昌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②③④:题干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这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有利于实现香港的长治久安,保持香港的繁荣昌,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故本题选B。
15. 妈妈帮小红买了一款网红小白T恤,它是用新疆棉制造的,妈妈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支持新疆棉。”妈妈的言行说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基本权利 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传递美好情感
③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正在形成 ④做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递美好情感、做自信的中国人。
②④:“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支持新疆棉。”说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传递美好情感,做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②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③: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
故本题选B。
16. 阅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我国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④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①②④:分析材料数据可知,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故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我国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7.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生前最常说的话就是“下田去”。这辈子,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中国十四亿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这告诉我们( )
①有实践才会有创造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劳动是致富的捷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劳动的重要性。
①②③:袁隆平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中国十四亿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实践才会有创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本题选A。
18. 2021年2月3日,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主题云发布仪式在泰州举行。本届省运会吉祥物“泰宝”“凤娃”,选取凤城奉州“凤凰”和麋鹿故乡“麋鹿”为设计原型,以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卡通形象塑造。吉祥物的设计( )
①充分展现泰州地方文化特色 ②是融入不同元素的文化创新
③有利于泰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生动诠释了泰州的风土人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
①②④: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选取凤城奉州“凤凰”和麋鹿故乡“麋鹿”为设计原型,以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卡通形象塑造,体现出泰州地方文化特色,生动诠释了泰州的风土人情,同时融入不同元素,进行了文化创新,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题干内容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A。
19. 2020年,泰州市政府拆除了城市道路沿线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围墙,而向市民开放公共活动空间,打造没有围墙的“花园城市”。这一举措( )
①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②有利于提升泰州的文明形象
③能够美化泰州的市容市貌 ④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③④:泰州市政府打造没有围墙的“花园城市”,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够美化泰州的市容市貌,有利于提升泰州的文明形象,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这并不能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
故本题选D。
20.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这主要体现了( )
①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全球已经形成公平合理环境治理体系 ④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积极有作为。
①②④: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出中国积极有作为,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说法不符合实际,应排除;
故本题选C。
第Ⅱ卷共30分
二、简析题(要求对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与说明。2题,共15分)
21. 【生活在线】
(1)下面是小刚的一些生活情境,他做得很棒,大家为他点赞。
情境一 垃圾分类投放
点赞理由: ① 。
情境二 过马路走斑马线
点赞理由: ② 。
情境三 主动帮邻居奶奶寄快递
点赞理由: ③ 。
【学习在线】
小刚很勤奋,但因学习不得法,功课一般,他很沮丧,请教老师和同学后,小刚找回信心,改进方法,挖掘潜能,持之以恒,终于取得好成绩,展现出更好的自己。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让自己更出彩。
【答案】(1)①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②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要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2)①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②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客观冷静分析,主动改正缺点,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解析】
【详解】(1)本题为情境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情境一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是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表现。情境二过马路走斑马线士遵守规则的表现,理由从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来回答。情境三主动帮邻居奶奶寄快递是关爱他人的表现,理由从关爱他人心怀善意;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等方面来回答。
(2)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如何让自己更出彩,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按材料中的“因学习不得法”,可以看出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从“请教老师和同学后,小刚找回信心,改进方法,挖掘潜能,持之以恒”,可以看出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客观冷静分析,主动改正缺点,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据此回答即可。
22. 【德法同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网络保护”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有关部门要求网络游戏必须设置青少年模式,即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浏览内容等方面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电商在网络平台出售能破解网络游戏青少年模式的教程,孩子们花几块钱就能买到,这让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电商出售破解教程毫无底线,是不义之举。
只要有了新修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能防止未成人沉迷网络。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答案】(1)小艳的观点正确。电商破解防沉迷系统,沉迷网络,将会危害身心健康;并实质上违反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网络平台实名验证,是违法行为,突破了法律底线,是有损他人和社会利益的非正义行为。 (2)小俊的观点错误。新修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防止未成人沉迷网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控力,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防止沉迷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要遵守法律,做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
【详解】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判断观点正误,小艳的观点正确,小俊的观点错误。再依据教材知识,说明理由。针对小艳的观点,理由从电商破解防沉迷系统,沉迷网络,将会危害身心健康;实质上违反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网络平台实名验证,是违法行为,突破了法律底线,是有损他人和社会利益的非正义行为方面来回答。针对小俊的观点,理由从新修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防止未成人沉迷网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控力,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防止沉迷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要遵守法律,做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来回答。
三、实践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15分)
2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某中学九(1)班同学拟开展以“重温红色历程励志青春人生”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党史 传薪火】
第一组同学参观党史陈列馆后,领悟到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请填写下面表格中所缺内容。
【学党史 话成就】
第二组同学聆听了一场党史宣讲报告会,以下是部分内容: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国的艰巨任务。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不移、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
开展教育扶贫,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促进教有均衡发展;
开展智力扶贫,注重农业科研,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发展;
开展旅游扶贫,利用生态优势打造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
(2)请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阐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学党史 画未来】
第三组同学怀着深深的敬意,追寻先进党员的足迹。
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优秀党员典范,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
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燃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是科学界的一面旗帜,始终推崇科技创新。
黄文秀,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典型,她舍弃个人利益,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3)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请以他们为榜样,撰写你的青春修炼手册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恰当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有关知识;
②要点式陈述,富有逻辑性,书写工整。
【答案】(1)①爱国主义 ②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④大庆精神⑤抗疫精神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②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③注重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④注重科技兴农,科技助力乡村建设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实干精神;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能力。
【解析】
【详解】本题以材料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涉及弘扬民族精神等相关知识
(1)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内涵。据教材知识,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
在建设时期主要表现有大庆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主要表现有抗疫精神、抗震精神等。
(2)本题设问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可从坚持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者努力等等角度组织答案。
(3)本题是做法类题目,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做法。解答可从树立理想,弘扬民族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等等方面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