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道德与法治4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友谊的天空,承载着我们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兴许还有困扰和烦恼。这启示我们交友时( )
A. 坦诚相待 不分界限 B. 真诚待人 求同存异
C. 推心置腹 无限宽容 D.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2. 对下列观点或社会现象点评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满车乘客被困在车厢里。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去救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②珍视生命,自己生命最宝贵
③生命是独特,不可逆的 ④休戚与共,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下边漫画反映了( )
A. 负面情绪和情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C. 负面情绪和情感对个人成长毫无意义 D. 情绪和情感是不可调控的
5. 王某因贩卖毒品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款8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王某行为属于( )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一般违法行为
6. 开国将军甘祖昌夫妇生活上十分节俭,他们用自己的收入修水库、建校舍、扶贫济困、捐款救灾。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他们用无言的行动践行自己平凡的承诺:“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决不无功受禄、不劳而获。”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 )
①发扬实干精神能创造美好生活 ②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③社会地位高低决定人生价值大小 ④参加公益活动能获得社会赞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要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对下边漫画《厚此薄彼》中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错误,没有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B. 正确,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 正确,义务是可以推卸的 D. 正确,必须充分享有权利
9.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强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④贫困现象已不复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建言献策。这说明( )
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②网络协商提高了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③实行民主决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④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保障公民权利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1.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2021年1月1日实施。该法的颁布
①体现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②为政府公正司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为公民维权提供了基本遵循 ④保证公民通过正确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2. 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杨靖宇,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再到新时代把生命献给脱贫伟业的黄文秀……这些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 )
①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②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③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回报的权利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逐步消除了民族差别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4%,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需要( )
①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②对国家有认同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对发展有信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5.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对话会中强调,解决时代课题,必须维护和推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事件与此相一致的是( )
①2021年2月26日,美国空袭叙利亚
②2021年5月7日,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③2020年6月17日,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④2020年11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召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了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这表明中国( )
①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②作为负责任大国国际担当
③坚决维护世界各国利益 ④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7题9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2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桂梅,坚守云南贫困山区教育40多年,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800多名家庭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她始终坚持言传身教,给予困难学生母亲般的呵护;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兴教办学,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成为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
(1)请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张桂梅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人生梦想需要老师来点亮,更需要自己去努力,为了实现梦想,你准备如何努力?
材料二 张桂梅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是:“灿烂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张桂梅老师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材料三 面对自己的人生,张桂梅作出了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选择:放弃优越条件,只身来到贫困山区支教;到处筹款,只为这些女孩们能读书;由于多年辛劳,她病魔缠身,面对个人生死,她坦然处之;成立儿童福利院,照料幼小孤儿。
(4)有人说,面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张桂梅老师选择为别人而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请结合“感受生命的意义”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8. 请对以下观点或事例进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括号里打“正确”,错误的在相应括号里打“错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出判断的理由。
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有很多学生玩网络游戏上瘾而无法自拔,他们每天上课身在教室心在游戏。对此,有家长认为,网络游戏正在成为毒害部分青少年的新“鸦片”。
(1)判断( )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当前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3月1日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克服教育领域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疾。对此,有学生认为,唯分数不利于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服务社会更能助我成长。
(2)判断( )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精彩纷呈,得益于我国实施哪一项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谈两点措施。
材料二 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会产生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总量叫碳排放量。同时,节能减排和植物会减少或吸收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总量叫碳吸收量。人类想办法让碳排放等于碳吸收就叫碳中和。中国已经制定了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2)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体现我国坚持走什么发展道路?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
材料三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3)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把“爱国”放在第一位,请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