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1. 为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______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
A. 70 B. 80 C. 90 D. 100
2. 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________”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不是“无以复加的荣誉”,而是在保护中传承推广的起点。( )
A. 巫家拳 B. 五禽戏 C. 赛龙舟 D. 太极拳
3.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________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
A. 十三 B. 十四 C. 十五 D. 十六
4. 2021年3月31日,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与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施行。此次修订突出确保“________”的主旨和原则,进行系统性制度构建。( )
A. 议员治港 B. 劳动者治港 C. 爱国者治港 D. 群众治港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言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________的艰巨任务。
A. 高质量发展 B. 消除绝对贫困 C. 农业现代化 D. 两步走战略
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巨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全面推进多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在于( )
①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②实现同步富裕 ③彻底解决主要矛盾 ④城乡共享发展成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7. 面对下图中父母的做法,青少年正确的态度是( )
A. 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更要学会直面挫折 B. 安于父母的保护,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C. 学会独自地成长,摆脱父母的一切呵护 D. 增强生命的韧性,不借助任何外部力量
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意思是人们要彰显美德,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达到完美的境界。下列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安分守命,顺时听天,随遇而安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9. 某超市摄像头记录到,5岁的小哥哥选了一瓶饮料,结账时发现老板不在,就认真把钱放在柜台,然后赶紧拉住1岁的弟弟,不让他乱拿东西。小哥哥的行为最值得我们称道的是( )
A. 讲诚信 B. 会分享 C. 能谦让 D. 有自信
10.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蓄意挑起事端。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英雄官兵们的正义之举( )
①坚定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②积极履行了军人应尽责任和义务
③完全解决了我国边境领土争端问题 ④有效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参加完宪法学习之后,小刚创作了一首《宪法四句歌》,其中有知识性错误的一句是( )
A. 第一句:宪法才是根本法 B. 第二句:依法首先必依宪
C. 第三句:制定修改更严格 D. 第四句:宪法权威靠宣传
12. 近年来,我国政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逐年上调养老金,全面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的“保障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体现我国政府( )
①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 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④确保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切权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个别反华势力借新疆棉花生事,炮制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之类耸人听闻的谎言,其目的是破坏新疆安全稳定,阻遏中国发展。下列知识中可以用于反驳上述不实言论的有( )
①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4. 从“鲲龙”击水、“奋斗者”号深海探索,到“九章”凭实力出圈;从“北斗组网”成功、“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新旅程,到“嫦娥五号”奔月带回月壤……这一系列科技成果取得表明我国( )
①已经成世界科技强国 ②激活了创新引擎,释放出创新活力
③正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可喜的成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2020年,世界在动荡变革中艰难前行,但危机往往孕育新局,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和全球合作正出现深刻调整,这一调整的趋势是( )
A. 竞争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 B. 国家间的竞争远大于合作
C.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D. 国际格局呈现单极化特征
16. 今年5月14日,武汉和苏州两地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出现了破坏力较大的龙卷风,且出现的地方还是相对较为繁华的城乡结合部,给两地都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若发现龙卷风即将临近,下列躲避方法正确的是( )
A. 尽可能撤离至混凝土建筑地下室 B. 在家中时,应靠在门或窗的旁边
C. 及时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转移 D. 迅速朝着龙卷风前进的方向逃离
17. 截至2021年6月2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70482.6万剂次。从6亿到7亿剂次仅用5天,彰显了“中国速度”。国家在行动,公民要响应,因为接种疫苗能( )
A. 有效控制传染源,实现传染源无害化 B. 切断传播的途径,杜绝易感人群出现
C. 使个体产生免疫,由此建立群体屏障 D. 取消常态化防控,迅速降低防疫等级
18. 你知道电子烟吗?你知道看似新潮的电子烟里可能会被掺入毒品吗?有一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同等剂量下毒性比海洛因还大。一旦误食,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为避免掉入“迷”烟在内的毒品陷阱,青少年应该( )
①认识毒品危害,不被他人迷惑 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新奇
③树立知耻之心,筑牢拒毒底线 ④培养高雅兴趣,避免沉迷低俗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1分,共10分)
19. 我们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
20. 真正的批判就是对一切事情敢于说“不”。( )
21.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22.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督权。( )
23.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
24.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
25. 小明妈妈接到自称网络客服的陌生电话后,立即按照其要求提供了银行账号和验证码。( )
26. 小宇是个“音乐迷”,就算是骑车回家的路上,也不忘带着耳机听音乐。( )
27. 10岁的南南学游泳时请求父母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
28. 小敏在遭遇勒索后,受其威胁,决定不告诉家长和老师。( )
三、【朋友时空】(8分)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即将毕业的吴凡,经父母同意,开通了自己的微信账号,他将朋友分成“同学旧时光”与“网友新时空”两组。
【同学旧时光】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就要分别了,吴凡很不舍,希望毕业后依然能和大家保持友谊。而对于那些和自己有过争执,甚至是相互伤害的同学,也能彼此谅解。
【网友新时空】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吴凡想利用微信这个交往新通道,毫无顾忌地结交网友,拓展朋友圈。
(1)珍惜同学旧时光,呵护初中阶段的友谊,吴凡应该怎么做?
(2)拓展网友新时空,请你对吴凡“毫无顾忌地结交网友”的想法进行简要评析。
四、【种子之光】(10分)
3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您倔强,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您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中国人怎么办?人类怎么生存?”
您坚持,70年如一日,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虽然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也曾如影随形,但您默不作声,顽强攻关,用一场又一场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增产,为杂交水稻扬名,展现了自己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您奉献,一辈子像农民一样,打赤脚,戴草帽,日晒雨淋,九旬高龄还坚持下实验田。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也把自己种在了亿万人心里。我们会牢记您的嘱托:“做一粒好种子!”
您走了,但您永远是夜空中那颗璀璨的明星——“袁隆平星”。
(1)袁隆平爷爷是如何做负责任的人的?
五、【法律之窗】(10分)
3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两部法律是国家送给未成年人的重要礼物,一个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一个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
(1)请根据礼物内容,填写序号处的礼物名称。
(2)让未成年人自由、幸福地成长,是两部法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请说说我们未成年人该如何珍视自由,才能幸福成长?
六、【环保新词】(8分)
3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4月22日,值《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和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鲜明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峰会中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气温已上升1.2摄氏度。一旦温度升高突破2摄氏度安全阈值,极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损害将不可逆转,生物多样性迅速恶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碳中和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必要步骤。中国再次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注: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碳中和,则是指通过各种环保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1)请说明我们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由。
(2)请谈谈中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促进碳中和?
七、【百年华诞】(18分)
33.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市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系列活动。请跟随同学们一起回顾党的百年征程,汲取前进力量。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史明理,从党的百年征程中,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
(2)学史增信、学史崇德,透过“韶灌”精神在“韶灌”工程中的作用,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3)学史力行,少年有为。请你以“做一个走向未来好少年”为题,制定一份个人修炼守则。(要求不能出现本人的真实姓名和学校,否则记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