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0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题目设计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内容和要求、典型题例以及习题精练,帮助学生掌握物质分类、原子结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涵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相关概念,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等,并涉及原子结构、元素组成、物质分类、化学式命名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一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运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特别是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发现规律、判断元素所属类别及原子得失电子等有关能力。

3.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分析、比较物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判断一些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能区分单质的化合物。

5.能对常见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和命名。

6.能找出物质分类中的包含、并列、交叉等,简单逻辑关系。

二、典型题例

例1.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抓住概念的本质,注意概念的外延。分子、原子却可以构成物质,而不停地运动是它们的性质之一。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又是由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构成的,因此,原子能再分。D选项就是分子的定义。

例2.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臭氧由3个氧元素组成 B.臭氧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是单质 D.臭氧是氧化物

解析:由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臭氧是由一种元素新组成的纯净物,。应属单质, 既然是单质就不可能是化合物,当然也不属氧化物。它们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A叙述不正确。

臭氧是由大量的臭氧分子构成,而每个臭氧分子又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不能跳过一个层次进行叙述。

例3.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依据元素的概念,同种元素一定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这里的②和③的核电荷数均为16。

例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盐可能含氢元素 B.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C.酸、正盐、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 D.酸、碱、盐都可能不含金属元素

解析:注意“可能”、“一定”的用词,善于寻找反例。

NH4Cl属正盐,因是铵盐而含氢元素。当然NaCl就不含氢元素。A正确

NH4Cl,HCl和NH3·H2O就都不含金属元素。

酸、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正盐可能含氢元素。碱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只有含氧酸才既含氢元素又含氧元素。

例5.下列说法是滞正确?为什么?如何改正?

(1)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分子组成。

(3)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不同原子组成的混合物。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 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构成观点具体分析:

(1)该说法有两个错误:①二氧化大是宏观概念,碳原子和氧分子是微观概念,二者不好搭配;②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含氧分子,不能将化学式CO2中的“O2”单独看成氧分子。改为:二氧代经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该说法错误。改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按宏观组成观点,由元素组成宏观物质。原子是微粒,应讲构成。改为: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4)符合微观构成的观点。原题正确。

三、习题精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任何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C.分子比原子或离子大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2.金属元素M的相以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等于166 B.等于.等于428 D.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3.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

A.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不是化合物

5.推断题

A、B、C、D四种微粒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但都不超过18,A微粒失去二个电子后呈中性;A、B、C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且A与C可形成CA型离子化合物; B和D微粒均不显电性,D微粒的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试判断:

(1)A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

(2)B微粒的名称___________;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什么水中即含有氧元素,却不能燃烧?

7.有A、B、C、D四种元素,B的单质B2在常温下是气体;B和C两元素都能跟元素D化合分别形成共价化合物DB和D,D在常温下是液体A、B、C三种元素能形成化合物ABC3,ABC3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得离子化合物AB及单质C+和B—具有相同的Ar原子电子层排布;液态的单质D可作高能燃料。据此推断:

(1)A、B、C、D的元素符号:A B C D ;

(2)写出上述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铁 (B)氩 (C)二氧化硫

(D)氯化镁 (E)氮气

9.试写出由H、O、S、K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类别和名称。

四.知识拓展:

10、某离子化合物的组成为Rx(SO4)y已知一个R原子失去n个电子,则这种金属氯化物的组成是 ( )

A.RCly/x B. RCl x/ y C. RCl2y/x D. R x Cl y

11、X、Y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和6个,则它们相互化合后可能生成

( )

A.XY2型共价化合物 B. XY2型离子化合物

C. X2Y型共价化合物 D. X2Y型离子化合物

12、A、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之差为3,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A2B B.AB C.AB2 D.A2B3

13、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的质量分数44.1%.若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34.5%,则乙的化学式为 ( )

A.X3Y B. XY3 C. X2Y D. XY

14、有A、B、C、D、E五种元素,A、B二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都差1,在五种元素、中,E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最小。D元素共有三个电子层,每个电子层均达到饱和的稳定结构。E元素的单质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可形成苍白色火焰,生成的化合物EB是共价化合物。

(1)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 ,B ,C ,D ,E 。

(2)C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是:K 、L 、M 。

(3)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有A、B、C、D、E五种元素,E的L层为最外层,L层有6个电子时为中性微粒;A与E形成化合物AE2,在AE2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B原子核内质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数多6个;C2-离子与氩原子结构相同,D3+与Na+电子数相同。请回答:

1)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A ,B ,C ,

D ,E 。

2)C2-、D3+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 。

3)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高温下生成: 。

16、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B分别为 ;C、D分别为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28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