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1平谷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平谷区2011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的化学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化学概念、元素周期表、物质分类、化学反应、溶液配置及实验操作等多方面的理解。题目涵盖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类型、实验操作技巧以及简单的化学计算。

平谷区2011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学试卷 2011.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Si-28、S-32、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石蕊遇碱变蓝 B.葡萄酿成红酒

C.白雪缓慢消融 D.食物在人体中消化

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蒸馏水 C.酱油 D.豆浆

4、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消毒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5、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 C.液氧 D.水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

7、我国湖南省郴州市盛产白钨矿石,这种矿石不仅富含国家稀缺的战略物资白钨,而且还富含着铅、锌、钼、铜等多种贵金属。其中的铅、锌、钼、铜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8、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都有的图标是

A B C D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水银”不是银 D.“干冰”不是冰

10、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NH4NO3 B.K2CO.Ca3(PO4)2 D.KNO3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CO作燃料 B. CO2作灭火剂

C. CaCO3细粉作白色涂料 D. 酒精作燃料

12、在加压条件下,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碳酸钙(CaCO3) B.碳酸钠(NaCO3)

C.氧化钙(CaO) D.氯化锌(ZnCl2)

15、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A.胃液 B.血液 C.乳汁 D.唾液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该元素的原子有24个电子

17、在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有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纸类  ②塑料  ③玻璃  ④金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19、第29界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 + 5O2 x CO2+ y H2O 其中x、y分别为

A.3 4 B.3 . 1 3 D.1 5

20、右图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实验装置,但它不适宜

A. 排气取气法收集气体 B. 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C. 除去CO中的CO2 D. 作为气体爆炸实验的反应容器

2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纯碱作用制烧碱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2、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KNO3、HCl、CuCl2                     B.HCl、Fe、Fe2O3

C.Na2CO3、NaCl、Ca(OH)2                 D.NaOH、KCl、H2SO4

23、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锌、②一定有铁、③一定有铜、④可能有锌、⑤可能有铁、⑥可能有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2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25、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0分)

2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图一为某梳打饼干的营养成分表。已知人体所需六大类营养素,该表中没有列出的是___▲___;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这里的钙是指___▲___(填分子或元素)。

(2)人体缺钙可能引起___▲___(填字母)。

A.贫血 B.佝偻病 C.坏血病 D.骨质疏松 E. 软骨病

(3)图二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①连接电源的___▲___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广泛应用于氢能汽车。它的固体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7、(6分)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___▲___。

(4)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

(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28.(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1个B物质分子中有___▲___原子。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3)C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在一密闭的容器内中,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其中,a值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

29、(6分)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填序号)___▲___。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有金属光泽

(2)炒菜的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经常会出现锈斑。铁锅生锈的原因是___▲___。

(3)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工业上,常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若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冶炼铁,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黄铜酷似黄金,不法分子常用它进行诈骗,其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请你用化学方法区别黄铜与黄金,方法是___▲___。

30.(6分)A ~ 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⑴若C、G都能与同一物质反应,其中生成的E为单质、F为化合物,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⑵若②③为同一反应,④为化合反应。A ~ G均为化合物且B、C、D由两种元素组成,则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共19分)

31、(6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⑵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

⑷右图是某同学放置在桌面上的一瓶无色纯净气体,已知它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确定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32、(共5分)某小组用碳酸钠和石灰乳来制备烧碱,反应结束后滤去沉淀,将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小组同学按以下实验流程对粗产品的纯度进行分析。

A .粗产品 B.饱和NaHCO3溶液 C. D. NaOH

(1)实验资料: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2)操作步骤:

①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 m;

②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③将过量的浓盐酸慢慢滴加到盛有粗产品的锥形瓶中,直至无气泡冒出;

④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 m(m1﹤m2;假设产生的气体均被装置D吸收)。

(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粗产品中一定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

②C中的试剂为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③该方案测得烧碱的纯度比理论值偏小,请分析“偏小”的原因___▲___。

33.(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A剂的主要成分和B剂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剂可能是过碳酸钠。

猜想Ⅱ:B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设计实验】 请你帮助小丽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验证猜想 Ⅰ

验证猜想Ⅱ

【反思拓展】请你针对制氧剂的保存或反应后的剩余物的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四、计算题(共6分)

34.(3分)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高温 Si + 2CO↑。若生产硅,理论上需要二氧化硅(SiO2)多少克?

35、(3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盐酸分5次加入到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

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请计算: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40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