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
知识点梳理:
1.酸碱指示剂
注意:溶液变色是酸碱知识界变色;并不是所有的酸和碱都能是指示剂变色
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值的范围:0----14
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注意: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①酸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接近于7;
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
②碱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接近于7;
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
(4)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
A: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3.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浓盐酸:
注意: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注意: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即酸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MgCl2+ H2↑
3H2SO4 + 2Al Al2(SO4)3 + 3H2↑ 6HCl + 2Al 2AlCl3+ 3H2↑
注:FeSO4 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色)
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 +6HCl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
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
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 +H2SO4 CuSO4 + H2O(注CuSO4溶液:蓝色)
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3)三种离子的检验
4.常见的碱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 、Ca(OH)2 、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a(OH)2 CaCO3
CaO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注意: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即碱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
A: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
2NaOH + CO2 Na2CO3 +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 + SO2 Na2SO3 + H2O 2NaOH + SO3 H2O + Na2SO4
Ca(OH)2 + CO2 H2O + CaCO3↓
C:酸 + 碱 → 盐 + 水
HCl + NaOH Na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H2SO4 + 2NaOH Na2SO4+ 2H2O
2H2SO4 + Ca(OH)2 Ca2SO4 + 2H2O
5.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注意: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
(2)酸与碱的反应 碱 + 酸 → 盐 + 水 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3)实质:OH-+H+== H2O
(4)盐: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5)中和和反应的应用:
A: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B: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C: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
重难点例题解析:
1.酸碱指示剂
例1:“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的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后放入消毒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中,看到 (填现象,下同),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 ,该同学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它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时,可观到 现象。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果导片”的主要成份是酚酞,酚酞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在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CO2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的同时,溶液由碱性向中性转变,酚酞的红色褪去。
答案:溶液无明显现象;酚酞在石灰水中显红色;红色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例2: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 显酸性 B.显碱性 C. 显中性 D. 无法确定
简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具有酸性
答案:A
习题:1.小玲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化学”两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B,白纸上立即显出红色的“化学”两字,再喷上无色液体C时,红色的“化学”两又消失了,小红先后用的无色液体A,B,C可能是
A. 酚酞、稀H2SO4、NaCl溶液 B. NaOH溶液、水、酚酞试液
C. 石蕊试液、NaOH溶液、稀盐酸 D. NaOH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2.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衫被咖啡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黄色污渍会变成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A. 硫酸溶液 B. 石灰水 C. 石蕊试液 D. 碘酒
答案:1. D 2. C
2.溶液的酸碱度和PH
例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简析: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7为中性。胃酸过多的人,胃液酸性强,不宜食酸性物质。
答案:D
例2.紫色牵牛花瓣的浸出液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见下表)。因此可作为一种代用酸碱指示剂。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自制的上述指示剂来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发现指示剂呈红色。则该雨水呈 性(填“酸”、“碱”或“中”)。正常雨水PH大约为5.6,造成雨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简析:食用白醋呈酸性,使牵牛花瓣浸出液呈红色,雨水也有类似现象,说明雨水呈酸性。正常雨水PH约为5.6,呈弱酸性,这是由于空气中CO2溶解在雨水中生成碳酸造成的
答案:酸;空气中CO2溶解在雨水中生成碳酸的缘故
习题:1.学校化学举小组以“苏北灌溉总渠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确的测定渠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实际PH相比较将为(填“偏大”“偏小”或具体值)若待测液为酸,所得PH ,待测液为水,所得PH ,待测液为碱,所得PH
答案:1.C 2.偏大,7,偏小
3.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
例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溶液里都含有水分子 B.酸溶液里都含有氢离子
C.酸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简析: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这是酸溶液具有一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这是碱溶液具有一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答案:B
例2.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在空气中的原因是
A.见光易分解 B.易与氧气反应 C.易潮解,易与CO2反应 D.易与氮气反应
答案:C
习题:1.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C.溶液质量都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溶液质量都变大,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2.下列不属于稀盐酸和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
C.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3.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CO3、Na2SO4、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答案:1.B 2.C 3.C
4.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
例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欲知道它们是否正好完全反应,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A.碳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简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NaOH与HCl发生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当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因此,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酚酞试液,此时溶液呈红色,当NaOH完全被HCl中和时,红色褪去。
答案:D
例2.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和烧碱溶液若将A烧杯中溶液注入B烧杯中,B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1)变化;若将B烧杯中溶液注入A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2)变化。
(1)A是 ;B是 。
(2)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 性(填“酸”“碱”“中”)
(3)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简析:两种溶液混合后在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l+NaOH=NaCl+H2O
属于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和溶质
质量分数都相同,它们的溶质质量也相同,根据反应的方程式知,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它们的质量比为36.5:40,当含等量溶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反应结束盐酸过量,混合溶液的PH<7显酸性。
答案:(1)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2)酸性 (3)HCl+NaOH=NaCl+H2O;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习题:1.某盐酸溶液的PH是6,若将其溶液的PH调至5,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浓缩 B.加水稀释 C.加适量的碱 D.通氯化氢气体
2.下表为五种溶液的PH,取其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不可能为7的是
A.甲+丁 B.乙+丁 C.丙+戊 D.甲+戊
3.庄稼需要肥料,石灰不是肥料,可是有些地方的农民为使庄稼长得好,往往向田里撒一些石灰,这是为什么呢?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代替撒播石灰?
4.在酸碱中和实验时,取一支试管,倒入2mL氢氧化钠稀溶液,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用 逐滴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 ,直到溶液恰好变成 色为止。此时试管内溶液的 比滴加稀盐酸前一定
答案:1.D 2.C 3.石灰主要成份Ca(OH)2,向田里撒石灰是为了中和土壤的酸度,改善酸性土壤,使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还可以用水灌溉。 4.胶头滴管;振荡;无色;PH;减小(或“体积;增大”,“质量;增大”等等)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项符合题意)
1.将①浓盐酸 ②固体烧碱 ③食盐水,分别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明显增加的是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2.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 ③FeCl3 ④Ba(NO3)2 ⑤KCl,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②④③①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3.(山西)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变化事实的是
A.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石灰浆抹墙后,久之变硬:
Ca(OH)2+CO2====CaCO3↓+H2O
D.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2Fe2O3+=====4Fe+3CO2↑
5.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不可能同时生成的是
A.Ca(NO3)2、CO2、H2O B.KOH、FeCl3
C.BaCO3、NaCl D.CuO、CO2、H2O
6.(重庆)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7.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含有SO离子,你认为合理的方法是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 B.先加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C.加入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 D.加入Ba(NO3)2溶液
8.下列溶液中,跟铁片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FeSO4溶液 D.CuSO4溶液
9.试管内壁残留有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掉的是
A.盛过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盛过锈铁钉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10.pH为下列各组数值的溶液能分别使石蕊试液依次显示蓝、紫、红三色的是
A.5、8、7 B.3、7、9
C.8、7、2 D.10、2、7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HS0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因此NaHS04是酸
B.一个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因此CH00H是四元酸
C.一个H3P03分子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1个H+,因此H3PO3是一元酸
D.盐酸中没有其他杂质,因此盐酸是纯净物
12.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13.(肇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 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
14.常温下某同学测得一些生活用品或食品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是
A.小苏打溶液pH=12 B.鸡蛋清pH=8
C.牙膏pH=9 D.苹果汁pH=4
1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 + CO2 + H2O ==== NH4HCO3 ②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③2 NaHCO3 ==== 2 Na2CO3+H2O+CO2↑。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盐酸、食盐、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食盐、盐酸
C.食盐、盐酸、氢氧化钠 D.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
2.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下列制备气体的各组药品中,合理的是
A.用硝酸和锌粒制氢气 B.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二氧化碳 D.用稀盐酸和锌粒制氢气
4.欲将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变成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水 B.再加入溶质
C.蒸发掉水 D.再加入溶质
5.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分别与适量的MgO、Mg、Mg(OH)2、MgCO3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Mg B.MgO
C.Mg(OH)2 D.MgCO3
三、填空题
1.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工业品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要除掉杂质得到纯净的盐酸,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_。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含有SO。
甲同学的方案: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乙同学的方案:溶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甲同学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5. (兰州)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2) 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
(1)是;增强。 (2)SO2 + 2NaOH == Na2SO3 + H2O
(3)(每空1分)用玻璃棒沾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
四、简答题
1.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桶盛装,但盛装过浓硫酸的铁桶用水清洗时要远离火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现有一瓶无色溶液,设计实验证明它是硫酸。
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C 5.B 6.B 7.B 8.D 9.D 10.C
11.C 12.B 13.D 14.D 15. A
二、1.A 2.D 3.D 4.BD 5.A
三、
1.CaCO3+2HCl====CaCl2+H2O+CO2↑
2Al+6HCl====2AlCl3+3H2↑
2.蒸馏之后气体溶于水
3.不合理,若存在Ag+同样有此现象。
合理,排除Ag+的干扰。
4. (1)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2SiO3
5. (1)是;增强。 (2)SO2 + 2NaOH == Na2SO3 + H2O
(3)用玻璃棒沾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
四、1.Fe+H2SO4====FeSO4+H2↑
2H2+O2=====2H2O
2.取液体少许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之一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是酸性物质会有H+,另一试管中滴加Ba(NO3)2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有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