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化学专题八--综合实验设计(无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针对中考化学复习,特别关注实验设计与评价。试卷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评估实验方案的有效性和环保性、以及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方法、各种除杂技术,并能设计和评价实验过程。此外,试卷还涉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验结果的表述。

所涉及的知识点

设计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和除杂技术。

中考复习专题八:综合实验设计

 1. 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2. 能评价化学实验方案。

 3.能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4. 能用书面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5.反思评价过程,评价探究结果。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7.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2)会检验碳酸盐、铵盐;(3)会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探索导航】

〖活动一 〗物质的检验、除杂

【知识准备】请你回忆填写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1、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2、常见离子的检验

3、常用除杂的方法

①常用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等方法。

②常用的化学方法

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经典例题透析】

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除去杂质所需试剂及其操作方法。

总结升华:除去杂质选择试剂的原则是:所选试剂只和杂质反应,能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者气体,并且不添加新的杂质。

举一反三:

  1.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仅供选用的试剂:

    ①烧碱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盐酸④水

  (1)把选择的试剂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CaCO3粉末(Na2CO3)___________;H2(CO2)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适量稀HCl   

  C.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加适量稀HCl   

  D.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适量稀HCl,虽然能除去杂质Na2CO3,但同时又添加进了新的杂质NaCl,因此此方案不合理。 

 总结升华:评价实验方案时,要分析每一个选项看方法是否正确,操作是不是合理还有就是该方法对环境的影响。

 举一反三:

  2.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K2SO4

〖活动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准备】

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

 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实验设计题包括实验仪器的设计和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组装设计,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连接等等。解答此类试题时一是要遵循上述原则,二是要有创新意识,三是围绕目标理清思路,制定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1)理论正确。设计方案一定要符合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2)操作可行;(3)经济合理;(4)推理严密;(5)保护环境。

【经典例题透析】

3、(2008·山东)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  ;② 。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3)小华想用右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

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 (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

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

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

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 ;

猜想二: ;

猜想三: 。

总结升华:解决实验探究题时,注意多读几遍题,弄清题意,充分利用题中

信息,逐一回答题中的问题,并且注意前后问题的连贯性。

  举一反三:

3、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52-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52-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52-2装置与图52-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52-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52-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课堂达标检测】

1、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课后拓展练习】

某活动小组同学用加热草酸晶体制得的CO

(H2C2O4·2 H2O==CO↑+ CO2↑+3H2O),做炼铁原理实验并进行尾气处理,设计以下装置(图甲、图乙)。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加热分解草酸晶体的装置中,有下列仪器供选择使用: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蒸发皿⑤铁架台(含铁夹)⑥带导管的橡皮塞⑦集气瓶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为了获得干燥纯净的CO,A、B两装置中应分别存放 、

(3)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选择图甲处理尾气,实验时应先点燃 (填“a”或“b”)处的酒精灯。图乙与图甲所示的尾气处理方法相比较,其主要优点是

(5)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于是他们选择了将尾气直接通入氯化钯溶液中进行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PdCl2+H2O==Pd↓+ CO2 + 2R,其中R的化学式为 。此法与上述方法相比除了具有图乙比图甲所示方法的优点外,从实验角度看它还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60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