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40分)
1.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2.(2.5分)(2015•攀枝花)为防止面粉加工厂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
3.(2.5分)(2015•攀枝花)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4.(2.5分)(2015•攀枝花)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
5.(2.5分)(2015•攀枝花)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6.(2.5分)(2015•攀枝花)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7.(2.5分)(2015•攀枝花)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8.(2.5分)(2015•攀枝花)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9.(2.5分)(2015•攀枝花)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2.5分)(2015•攀枝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2.5分)(2015•攀枝花)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2.(2.5分)(2015•攀枝花)“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3.(2.5分)(2015•攀枝花)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14.(2.5分)(2015•攀枝花)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15.(2.5分)(2015•攀枝花)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6.(2.5分)(2015•攀枝花)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现在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则每处理100kg这种石油产品,可以节约经费多少?( )
NaOH和Ca(OH)2市场价格如下表: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3分)
17.(5分)(2015•攀枝花)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氢分子 4H2 ;(2)3个氢氧根离子 3OH﹣ ;(3)小苏打的化学式 NaHCO3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5)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CO2 .
18.(6分)(2015•攀枝花)Na2S2O3(硫代硫酸钠)和Ca(IO3)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1)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X↑+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SO2 .反应产物S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 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产生一种 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2)Ca(IO3)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由碘酸钾(KIO3)溶液和氯化钙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IO3+CaCl2=2KCl+Ca(IO3)2↓ .
19.(6分)(2015•攀枝花)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化学式为 Mg2+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Na2O .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元素符号) Cl 、 I .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18 .
20.(6分)(2015•攀枝花)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甲 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N (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 不会 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
(3)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4.4%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21.(2分)(2015•攀枝花)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
A.净化后的河水属于混合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2.(5分)(2015•攀枝花)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 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须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的理由是 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
23.(8分)(2015•攀枝花)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Na2CO3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Ca2+ (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 稀硫酸 (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图2中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30 ℃以下,因为Na2SO4溶解度 30℃以下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
四、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4.(10分)(2015•攀枝花)“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 O2 (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3.0>活性氧含量≥10.5%是合格品.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
(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实验前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排出空气,避免产生误差 .
(4)装置B的作用 ab (填字母代号).
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5)若没有装置E,会导致x:y的值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 13.3 %(计算结果精确到0.1%);属于 一等品 (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y= 2:3 .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25.(4分)(2015•攀枝花)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
(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8:1 (填最简比).
(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9 g.
26.(8分)(2015•攀枝花)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Na2CO3与NaCl .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70.7%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