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矿泉水 C.不锈钢 D.食用醋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 B.延展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 B.氯化钾-KClO3 C.三个氢原子—H3 D.二氧化硅-SiO2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海鲜防腐,甲醛浸泡 B.回收塑料,再生减污
C.煤气泄漏,明火检查 D.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5.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6.下图是粗略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的部分操作,其中对应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甲:称量 B.乙:溶解 C.丙:过滤 D.丁:蒸发
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对自水进行杀菌消毒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纱线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黑色固体生成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C.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至沸,出现红色沉淀
D.配制一定体积的稀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10.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燃烧: P + O2 P2O5
B.小苏打受热分解:NaHCO3 NaOH + CO2↑
C.不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2Fe + 3CuSO4 Fe2(SO4)3 + 3Cu
D.用食盐生产氯气和烧碱:2 NaCl+ 2H2O Cl2↑+2NaOH + H2↑
1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工接金属的保护气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H2 H2O H2CO3
B.Ag AgCl AgNO3溶液
C.Ca(OH)2溶液 Ca(NO3)2溶液 CaCO3
D.NaCl NaHCO3 Na2SO4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有Cu2(OH)2CO3[Mr=222]与Cu的混合物25.4g,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23.1g,向该固体中加入300.0g9.8%的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测得反应过程中实际消耗9.8%的稀硫酸25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为纯净物
B.上述加热过程中共生成H2O和CO2的质量为2.3g
C.原混合物中Cu2(OH)2CO3与Cu的质量比为111:16
D.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318.7g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7.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
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
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18.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b~c段只发生1个反应
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3.7%
D.m=37.85
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KCl、稀HNO3、CuSO4 B.稀HCl、NaNO3、K2CO3、Ca(NO3)2
C.K2SO4、Ba(NO3)2、Na2CO3、NaCl D.BaCl2、MgSO4、稀HNO3、NaOH
20.右下图是一种吸收废气中SO2并得到H2SO4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吸收时的反应为
Na2SO3+SO2 + H2O 2NaHSO3
C.阴极区产生的气体X是O2
D.该方法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金刚石 ;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
(3)儿童缺少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聚乙烯 C.硝酸钾 D.碳酸氢铵
E.烧碱 F.活性炭 G.熟石灰 H.聚氯乙烯
(1)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 (2)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5)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6)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
23.(2分)如右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
紫红色气体。
(1)该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 (选填“变大”或“变
小”)。
24.(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
(1)试剂X可用 (选填序号)。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K2CO3溶液
(2)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和烧杯。
(3)操作II的名称为 。
25.(2分)将一定量的Na2O2固体投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Na2O2与CuSO4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观察到蓝色沉淀中含有少量黑色的氧化铜,则上述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6.(10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
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 。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右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
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
质量比为 。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
观察到 现象。
27.(7分)下图为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2生成Ca(HCO3)2。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说明CaCO3比Ca(HCO3)2热稳定性 (选填“强”或“弱”)。
某地区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Ca(HCO3)2 、Mg(HCO3)2 。
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煮沸硬水可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生成难溶性混合物固体A。
[猜想]固体A中除CaCO3外,还含有:
猜想1:只含MgCO3 猜想2:只含Mg(OH)2 猜想3:MgCO3和Mg(OH)2
[实验]取10.0g干燥的固体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4.4gCO2气体。
[结论]①猜想1、2错误。其中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 。
②猜想3正确。固体A中MgCO3和Mg(OH)2的质量比是 。
[拓展]在100℃时加热溶有较多Ca(HCO3)2 、Mg(HCO3)2的硬水,1小时后得到CaCO3和Mg(OH)2•MgCO3•3H2O的固体混合物。写出Mg(OH)2•MgCO3•3H2O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8. (5 分)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Fe(NO3)3 、CaCO3、NaCl、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
(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
(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 溶液,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还含有NaCl。
29.(6分)右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丙均为气体,乙有刺激性气味,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化肥,H为红棕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B ,F 。
(2)自然界中,甲和D反
应产生一种供呼吸
的气体,该反应名称
为。
(3)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4)由反应②可知,在农业上施用G时应
注意 。
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30.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
的 有关。
(3)右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
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
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酸溶”时H2SO4与Fe、FeCO3反应,还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2(SO4)3=3FeSO4。
“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A B C D
【资料】①NaFex(SO4)y(OH)z在T1℃分解会生成H2O(气态),提高温度至T2℃继续分解产生SO3气体,并得到Fe203和Na2SO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分别控制温度在T1℃、T2℃对A中固体加热。
控制温度在T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2℃,加热至反应完全。
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
完全反应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x(SO4)y(OH)z中,x:y:z= 。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说明:
化学专用名词或仪器名称写错不给分。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给分;若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配错,每错一个扣0.5分, 未注明反应条件、未标出“↑”或“↓”及出现差错,不扣分。
与参考答案不同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A 2.C 3.D 4. B 5.C 6. A 7.B 8. B 9. C 10. B 11. D 12. A 13. C 14. D 15.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 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 D 17. BC 18. BD 19. C 20. AC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 (共4分,每空1分)
⑴C (2) Fe3O4 (3) Zn (4) H2O
22. (共6分,每空1分)
(1) F (2) E (3) A (4) C (5) G (6)B
23. (共2分,每空1分)
(1)物理
变大
24.(共4分,每空1分)
b
漏斗(或普通漏斗或三角漏斗) 玻璃棒(或玻棒)
蒸发(或蒸发结晶)
25. (共2分,每空1分)
(1)2Na2O2 +2CuSO4 + 2H2O = 2Cu(OH)2 + 2Na2SO4+ O2↑
(2)放热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6.(共10分,每空1分)
①铁架台 ②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A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aCO3+2HCl = CaCl2+H2O+CO2 ↑ C CO2密度比空气大
① 14:3
② 溶液变蓝
27.(共7分,每空1分)
CO2 + Ca(OH)2 == CaCO3↓+ H2O
Ca(HCO3)2 CaCO3↓+CO2↑+ H2O 强
①肥皂水(或加热煮沸)
[结论]①若只含MgCO3,则生成的CO2大于4.4g(或MgCO3产生CO2的能力大于CaCO3)
②21:4
[拓展] Mg(OH)2·MgCO3·3H2O + 4HCl == 2MgCl2 + CO2↑+ 6H2O
五、 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28.(共5分,每空1分)
Fe(NO3)3
Ba(OH)2 CaCO3
MgCl2
Ba(NO3)2
29.(共6分,每空1分)
NH4HCO3[或(NH4)2CO3] Fe(OH)3
光合作用
(3)① 3CO + Fe2O3 2Fe + 3CO2
②Ca(OH)2 + 2NH4Cl CaCl2 + 2NH3↑+ 2H2O
(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肥料)混合施用
六、 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14分)
30.(共14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 Fe + 2Cl= FeCl2 + H2↑
(2) 水和氧气(或H20和O2)
(3) 加快铁的腐蚀
(4) 2Fe + O2 + 2CO2 == 2FeCO3
(5) Fe3O4
(二)废铁的再利用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铁的浸取率)
(2)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2FeSO4 + H2O2 + H2SO4 == Fe2(SO4)3 + 2H2O 防止H2O2分解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使生成的H2O和SO3分别被B装置和D装置充分吸收
(3)3:2:6 (2分) 偏小